“風云”之戰現彩虹——我國首顆“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發射側記
北京時間今天11時0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送入太空。
約19分鐘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數據表明,衛星已成功進入高度為807公里、傾角為98.8度的太陽同步軌道。
“風云三號”衛星是我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質量2295千克,安裝有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儀、紅外分光計、微波溫度計、微波成像儀等10余種有效載荷,可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三維、全天候、多光譜、定量探測,獲取地表、海洋及空間環境等參數,實現中期數值預報。在遙感能力上實現了從單一遙感成像到地球環境綜合探測、從光學遙感到微波遙感、從公里級分辨率到百米級分辨率、從國內接收到極地接收的四大技術突破。“風云三號”衛星將與目前在軌穩定運行的“風云二號”C、D雙星一起,為抗震救災和北京奧運會提供氣象保障服務。
有關專家介紹說,“風云三號”氣象衛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世界氣象組織已將其納入新一代世界極軌氣象衛星網。
震驚,173名參試人員家中受災
5月12日14時28分,正和同事一起執行“風云三號”任務第一次火箭推進劑加注演練的加注手田華,突然感覺“全世界”都在晃動:地震了!
傍晚,完成演練任務回到宿舍,打開電視,田華難以置信:地震,發生在自己老家!打電話給家里,不通;撥給親朋好友,還是不通……
田華迅速向上級報告……
情況很快匯集。和田華一樣家住地震災區的參試人員,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共有173人,家中房屋都有不同程度損壞;處于重災區的有27人,其中有4人與家人失去聯絡。
與此同時,另一份報告也呈到了中心領導案頭:173名家中受災人員中,有147人定位在發射任務一線,其中59人是重要、特殊崗位。
溫暖,516萬元愛心捐助撫慰心靈
中心黨委形成共識:竭盡所能,給受災人員提供堅強的精神依托、心理依靠和物質支撐。
各單位迅疾開通“災情專線”,向災區政府了解地震災害情況,為家庭受災人員提供災情通報,防止因信息不暢導致他們擔心和焦慮。各級骨干,與家庭受災人員結成“對子”,通過談心、聊天等方式“一對一”地做好思想工作。
愛心捐款活動迅速展開。1天不到,中心就收到了現金130多萬元。隨后,中心廣大黨員還掀起繳納“特殊黨費”的熱潮,交納錢款386萬余元。在用好上級下撥救助金的同時,有的單位還自籌資金對家中受災人員進行了補貼。
地震中,房屋倒塌、父母被埋4天后才被救起的光纜專業負責人唐祖貴動情地說:“我一定牢記黨和人民的恩情,用干好本職的實際行動為抗震救災貢獻自己的力量。”173名家中受災人員也都很快走出地震陰霾,全身心投入到衛星發射的各項準備工作中。
奮起,2000多個崗位共戰“風云”
“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發射需要火箭研制單位、衛星研制單位、氣象用戶和中心等“四方”合作,涉及發射、測控、通信、氣象、勤務保障等5大系統的2000多個專業和崗位。
按照衛星發射技術與管理問題“雙歸零”標準,各專業人員反復進行崗位自查、專業互查,堅持做到不漏測一個數據、不忽略一個疑點、不放過一個隱患。5月的發射場天氣多變,供電安全存在諸多隱患。供電專業負責人梁建忠帶領20多名骨干,連續10天奮戰在巡線一線,對30余條供電線路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供電線路暢通無阻。
按照各單位、各系統、各專業“無縫對接”的要求,中心上下攜手同力,先后7次進行聯試聯調,把所有問題和隱患都解決在衛星進入臨射狀態之前。5月25日,組織各參試單位進行第一次模擬發射,中心所有崗位和專業全部實現零故障、零隱患、零差錯。
5月27日上午,伴隨著一陣轟鳴,“風云三號”氣象衛星如期發射,在湛藍的天空劃出一條美麗的彩虹……
相關報道:
美國基特峰國家天文臺的麥克梅斯-皮爾斯太陽望遠鏡捕捉到藍行者3號留下的痕跡。圖片來源:網絡在已經布滿衛星的天空中,“藍行者3號”是最耀眼的新成員。僅SpaceX一家航天公司就向軌道發射了5000多顆衛......
據香港星島網等港媒報道,香港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香港科大”)21日宣布,將于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名為“香港科大-雄彬一號”的多光譜光學衛星。此項目是香港科大作為香港首家發射衛星的高等院校,邁向建立......
8月9日6時5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F星。環境減災二號F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支持立項,由生態環境部與應急管理部聯合牽頭組織研制的......
2023年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靈犀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由銀河航天公司自主研制,衛星配置了數......
低軌星座建設是國家戰略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功能的需求不斷增加。低軌星座建設可以提供更加精準、實時、高效的服務,滿......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北京時間2023年7月13日,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簡稱“微笑衛星”)中歐評審委員會主席正式簽署SMILE任務轉正樣設計評審報告,標志著該任務完成初樣階段全部......
7月9日晚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攜手遠征一號S上面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
北京時間2023年6月20日11時1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五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新型對地觀測技術試驗......
Astranis是一家規模相對較小的太空公司,總部設在加州舊金山,其使命是為服務不足的地區帶來適當的互聯網連接。第一顆Astranis衛星現在已經進入太空,并且該技術正在按預期運行,因此該公司正在計劃......
記者從劉建強同志治喪委員會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建強同志在工作會議現場突發疾病,送醫搶救無效,于2023年5月25日3時4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