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繪制中國食管癌基因圖譜、創立以精準的“累及野”放療技術為核心的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療方案,到最后形成食管癌放化療“中國方案”關鍵技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教授趙快樂團隊歷時近30年完成的項目“中國食管癌基因譜特征和放化療方案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12月1日獲頒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食管癌發病人數占全球一半,且90%以上是食管鱗癌。歐美國家食管癌發病率低,且多為食管腺癌。目前中國食管癌治療方案的制定主要依據歐美國家循證醫學的證據(國際標準方案),但在臨床一線工作數十年的趙快樂認為,中國食管癌與歐美食管癌從發病原因、發病數量、病理類型等都存在巨大差別,應該從生物學角度出發,確定中國食管癌與歐美國食管癌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建立中國特色的食管癌治療方案。
研究團隊從基因層面入手,繪制了中國食管癌的基因圖譜,確定了中國人食管癌的特點基因,找到了多個新的放射抵抗新基因。在臨床上,優化國際方案和創立了新的放化療體系。這個新體系是在傳統的國際方案基礎上進行多個放療關鍵技術革新和放化療方案融合,包括首次前瞻性設計了食管癌三維適行放療的“累及野”照射技術,首創了食管癌 “后加速”放療技術等,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最終形成食道癌精準放療“中國方案”。該方案使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根治性放化療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一倍。
據介紹,研究項目的主要貢獻包括:首次提出和證明中國人食管鱗癌基因譜與歐美白人明顯不同,倡導建立符合中國食管癌特點的治療方案;首次發現食管腫瘤的運動規律并測定了運動范圍,創立了以精準的“累及野”放療技術為核心的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療方案;建立降低食管鱗癌放療抵抗的新技術,明顯提高生存率;創建了免疫治療的標靶景觀,為食管鱗癌的放療與免疫結合提供了基礎。
據悉,該項目是國內4家單位歷時近30年合作成果,共發表論文201篇,總影響因子752分,引用次數5021次。2篇論文被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NCCN)指南引用、4篇被中國指南引用,有3項技術被定為中國食管癌標準治療方案,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該項目建立的 “累及野” 等放療技術已經成為了中國食管癌標準放療技術之一,在臨床實踐中作為常規方法在使用。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食管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數第8,年死亡人數第6的惡性腫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國尤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過一半在中......
中國是腎癌大國,其中40%的腎癌患者在初診或隨訪過程中出現轉移,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其中,遺傳異質性高、缺乏精準有效治療靶點是腎癌治療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葉定偉團隊攜手復旦表型......
近日,科學家完成蘇鐵基因組解析工作,發布蘇鐵完整基因組圖譜,這意味著種子植物基因組演化研究中的最后一塊拼圖已順利完成。4月18日,《自然-植物》(NaturePlants)以封面文章發表該研究成果。據......
從繪制中國食管癌基因圖譜、創立以精準的“累及野”放療技術為核心的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療方案,到最后形成食管癌放化療“中國方案”關鍵技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教授趙快樂團隊歷時近30年完成的項目“中國......
從繪制中國食管癌基因圖譜、創立以精準的“累及野”放療技術為核心的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療方案,到最后形成食管癌放化療“中國方案”關鍵技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教授趙快樂團隊歷時近30年完成的項目“中國......
食管癌在全球范圍內是第六大癌癥死亡原因,其中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是最常見的亞型[1]。ESCC在不同地區的發病率有很大的差異,總體上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要遠低于低收入國家[2],我國山西省就是高發......
與安慰劑相比,Opdivo術后輔助治療將無病生存期(DFS)延長了一倍(22.4個月vs11.0個月)。食管癌2021年07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
食管癌食管癌是在中國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2020年6月,中國食管癌領域迎來了兩款創新藥,分別是恒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和默沙東(MSD)的帕博利珠單抗。其中,帕博利珠單抗被批準單藥用于通過充分驗證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采購公布了一項采購項目,該項目總金額2174萬,涉及拉曼成像顯微鏡、小動物活體光學成像系統、高通量蛋白穩定性分析儀、蛋白質相互作用分析儀、蛋白純化系統(蛋白分析......
核心信息:1.建議對長期出現反流癥狀(>5年)或對有著1個及以上危險因素(包括男性性別、年齡超過50、白種人、中心性肥胖和吸煙史)的人群行Barrett食管篩查。2.對于無異型增生的Bar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