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位于第三世界國家的地區,由于沒有清潔的飲用水,使得民眾的健康飽受威脅,而和飲用水有關的常見疾病,則包括傷寒、痢疾、霍亂等。十九世紀初,當時的凈水技術并不如今天進步,像是美國也曾有許多人因感染傷寒而死亡,在1900年高峰期時,每十萬人中的死亡人數曾高達25人。至1908年,美國開始使用氯來消毒自來水,才得以供應衛生、安全的自來水,而在自來水中以加氯的方式來消毒,也逐漸為各國采用。從此自來水的衛生得以確保,使全球數以億計人口的健康得到保障。當時享譽國際的《生命》雜志有這樣的評論:“水的加氯消毒方式,應是本世紀中一項zui重要的公共衛生成就。”
跨入科技一日千里的現在,除了氯之外,已有其他消毒自來水的方法,如二氧化氯、臭氧等,除成本較高外,zui主要的問題還是在完成消毒過程之后,便會溶解消失于水中;而氯則不會,且水中的余氯尚能減少自來水在輸送過程中受細菌污染的機會。
自從在自來水中加氯的消毒方式成為衛生安全課題后,科學家便不斷進行研究。雖然加氯消毒有許多好處,但科學家也發現不少的問題和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水中的余氯會影響水的口感和氣味,特殊刺激的氣味使得水的品質大打折扣。但若是水中的余氯不足,也不能保證自來水的衛生。況且水的余氯量,常因輸水管線的問題而不穩定,因此并不建議生飲一般的自來水。
除了影響水的口感外,科學家更關心長期飲用加氯消毒的水是否會影響健康。1974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使用氯消毒的自來水中含有有害的“消毒副產物”。在消毒過程中,氯與水中殘余的有機物產生化學作用,一系列的化合物如三氯甲烷(即氯仿)、溴仿、溴二氯甲烷、氯二溴甲烷等便產生了,而這些物質經證實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致癌。由于在輸水過程中水中仍有余氯的關系,所以這些化學作用不單是在水廠消毒的過程中會發生,當水在輸水管線內流動時也會不斷進行,尤其是在夏天炎熱的氣溫下水溫跟著升高,化學反應也隨著溫度的上升增加。而多少量的“消毒副產物”是人體可以“忍受”的?這是一個尚在不斷探討的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長期飲用含“消毒副產物”的自來水,對人體是有害的。
1993年美國的密爾瓦基城爆發了一次嚴重的腸道感染,有超過400,000人因飲用自來水而致病。工程人員后來發現是因自來水廠的顆粒過濾系統失靈所造成,雖然水中已添加氯,卻無法去除致病的隱鞭孢子蟲。近年因隱鞭孢子蟲污染自來水的案子在許多先進國家也偶有發生,令科學家因而關注到加氯消毒,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證自來水的衛生。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一個革命性的水處理系統,可以有效和安全地從飲用水中徹底消除"永久化學物質(PFAS)"。開發該技術的UBC化學和生物工程教授MadjidMohse......
近期,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團隊堅持“四個面向”,在水處理、生命科學、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并連續發表在《自然通訊》、《先進功能材料》等學術期刊上。01 近日,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
TOD是總需氧量,是指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在高溫下燃燒后變成穩定的氧化物時所需要的氧量,結果以mg/L計。TOD值可以反映出水中幾乎全部有機物(包括碳C、氫H、氧O、氮N、磷P、硫S等成分)經燃燒后變成C......
121.絲狀菌:結構為絲狀的一類細菌。菌膠團的骨架。122.自養菌:以無機碳源為碳源的細菌。123.異養菌:以有機碳源為碳源的細菌。124.厭氧環境:理論上厭氧是指沒有分子氧,也沒有硝態氮......
電去離子(EDI)系統主要是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通過隔板的水中電介質離子發生定向移動,利用交換膜對離子的選擇透過作用來對水質進行提純的一種科學的水處理技術。電滲析器的一對電極之間,通常由陰膜,陽膜和隔......
水資源在人類的生存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當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存在著水資源匱乏、水污染嚴重的狀況。因此,要想實現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對水污染的處理,環保型的水污染處理技術......
為進一步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推進排污許可制度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有關規定,依據《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環......
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和環渤海沿岸13個城市的生態環境部門發揚生態環境鐵軍精神,提前摸底排查,宣貫培訓、集中填報審核、按期調度督......
把握北方水處理行業發展方向,北京國際水展預登記火爆開啟十年沉淀,北京國際水展作為華北高品質專業水展。十年之間,北京國際水展立足北京,深深扎根于北方沃土之中,逐漸成為輻射華北乃至全國的年度水業盛會,行業......
共享發展機遇,共創行業盛會2019武漢國際水科技博覽會11月亮相江城 2019第三屆武漢國際水科技博覽會由湖北省環境科學學會、亞洲水利企業聯合會、湖北省水利發電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