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還處于網絡公示、征求意見階段,《飲用天然礦泉水》新國標的修訂已提前預熱。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備受爭議的溴酸鹽問題終于浮出水面,新標準草案中,首次將溴酸鹽列入限量指標,初定溴酸鹽濃度低于0.01毫克/升,與生活飲用水標準一致。對于首次將溴酸鹽問題明確作為一個限量指標寫入《飲用天然礦泉水》國標,不管是在業界還是消費者中間,都引發了熱議。
一些對此持肯定態度的專家認為,早在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在《飲用水水質準則》中,對溴酸鹽進行了限定,當時的限值定為0.025毫克/升,2004年修改為0.01毫克/升。我國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溴酸鹽限值為0.01毫克/升,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一致。在國際上,部分國家已對溴酸鹽限量作了規定,如歐盟規定為0.003毫克/升,美國規定為0.01毫克/升。此次《飲用天然礦泉水》新標準的修訂,意在與國際接軌。此前,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溴酸鹽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一修訂體現了對消費者知情權的尊重和保護。
據了解,以前國內的礦泉水企業都用氯來給礦泉水消毒,并不用臭氧,所以基本不存在溴酸鹽這個問題。當然,氯本身也有很多問題,帶來很多副作用,于是近些年來,業界開始轉而使用臭氧來殺菌,目前這種工藝在國內使用得已經非常普遍,于是溴酸鹽超標就開始凸現出來。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礦泉水中含有溴酸鹽有兩個原因:一是水源水本身富含溴化物,一般純凈水不含溴化物,也就不存在溴酸鹽的問題,而礦泉水中溴化物的含量是有高低不同的,需要區別看待;二是企業使用較高濃度的臭氧殺菌,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才會產生較高濃度的溴酸鹽。
在沒有新工藝取代之前,臭氧仍是礦泉水行業最有效的消毒劑。要達到標準中新修訂的限量指標,企業必須通過改進工藝來降低臭氧濃度。眾多被溴酸鹽問題牽動神經的企業也看法不一,某大型礦泉水企業負責人認為,新國標帶來了新的考驗,但企業只要在工藝上適度處理,相信達標不成問題。只是如此一來,增加了企業的檢驗成本,進而提高了生產成本。但也有企業認為,既然溴酸鹽的潛在危險尚沒有定論,沒必要在限定值上過于苛刻。
讓企業感到欣喜的是,新標準草案中,刪除了“菌落總數”指標。據了解,礦泉水國標過去一直對菌落總數限定嚴格,每毫升不得超過50個,這樣近乎苛刻的嚴格限值,導致眾礦泉水企業為控制菌落總數而加大臭氧投放量,也增大了致癌物溴酸鹽產生的幾率。
事實上,并非所有“菌落”中的細菌都是有害的,只有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才會危害人體。在WHO(世界衛生組織)等的最新標準中,菌落總數已是非檢驗指標,但對致病菌的控制卻越來越嚴。此次礦泉水國標的修訂雖然取消了菌落總數的要求,但新增了對糞鏈球菌、綠膿桿菌和產氣莢膜桿菌3項致病菌的檢測要求。這樣一來,衛生、安全的門檻絲毫沒有降低,反而體現了檢測手段科學進步。同時,也利于我國的礦泉水產品和國際標準接軌,方便其出口國外。對于這項規定,國外的企業普遍持強烈歡迎態度,這將使一些國際品牌更加符合中國市場的要求。以前發生的法國依云礦泉水因為菌落超標被判不合格而引發的爭議有望避免。
業內人士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最直接的一點是,菌落總數刪除后,臭氧問題的解決降低了難度系數,溴酸鹽超標的幾率也小了很多。
基層質檢系統對于溴酸鉀的問題也保持著密切關注。廣州市質監局相關人士表示,飲用水的質量衛生問題一直是質監部門關注的對象,對礦泉水企業的檢查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目前該局正在開展“清泉行動”,對一批不合格的飲用水企業進行了查處。
這位人士表示,如果新標準實施后,將會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進行檢查,要求所有生產企業加強工藝控制,保證礦泉水溴酸鹽含量符合飲用水標準。
相關鏈接
近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于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33期)顯示,無錫歐尚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西巴馬麗瑯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馬麗瑯飲料公司”)生產的“巴馬麗瑯”飲用天......
本專題涉及飲用水中硫化物的標準有1條。國際標準分類中,飲用水中硫化物涉及到。在中國標準分類中,飲用水中硫化物涉及到。關于飲用水中硫化物的標準CSN830520Cast.16-1976飲用水的物理化學分......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5月13日,瑞士通過RASSF通報原產于土耳其的礦泉水硼含量過高。具體通報內容如下:通報時間通報國通報產品編號通報原因銷售狀態/采取措施通報類......
很多礦泉水會在包裝上標出鈣、鎂、鉀的含量,并且在宣傳中特別聲稱“該水含有鈣、鎂、鉀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天然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給人感覺是這種水是鈣、鎂、鉀的一個重要來源,其實跟食物比起來,水對鈣、鎂、鉀的......
天氣漸熱,買來解渴的礦泉水,瓶子可能致癌?近日,一則“喝一口,就會致癌”關于瓶裝水對人體有害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文中稱幾乎所有瓶裝水都含有微小的塑料顆粒。很快,該條朋友圈內容被刪除。對此,有專家表示,......
西藏,不僅以“雪域高原”“世界屋脊”之稱名揚世界,更以平均年淡水資源總量達4394億立方米的儲量優勢,獲得“亞洲水塔”的美譽。作為我國淡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加之以優良的生態環境,其天然飲用水產業的開......
25日,遼寧省食藥監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3批次不合格飲用水,主要為檢出偏硅酸、溴酸鹽、銅綠假單胞菌等不合格。抽檢信息顯示,1批次福樂礦泉水(大連)有限公司生產的新景田時代飲用天然礦泉......
最近,網上有傳言稱:“桶裝礦泉水開封3天后,比自來水里的細菌還要多得多,是典型的危險水”。桶裝水是不少家庭和單位常用的飲用水,如果喝的人不多,一桶水常常會喝上一個星期,甚至十天半個月。一些網友看了網上......
8月13日,華商報A02版報道《抽檢5種產品不合格》一稿,其中寶雞九龍富鍶天然礦泉水8項指標中沒有一項達標被要求下架召回。8月14日,華商報記者對寶雞市場進行走訪發現,銷售商戶稱沒有接到廠家下架召回通......
2017年8月1日,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發布通知,發布擬修訂的礦泉水標準草案并征求意見,涉及“食品標準與食品添加劑標準規則”第2.10條、第2.10.7款,包括:1.在第2條之后,關于“礦泉水的說明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