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不介意其他人握著你妻子無毛的手掌,但介意他人摸她有毛的手背?
這當然違背我國俗話“手心、手背都是肉”所強調的手掌和手背無差別,俗話流行乃因我們知識有限。
要驗證手心手背有無差別,可以“以手試法”:在握手掌時撫摸對方的手背幾次,看看對方和旁觀者會如何反應,如果當場不遭暴力,可能人家以后也怕與你交往。
手掌、手背有何區別?為什么可以通過撫摸安慰人和動物?
昨天出版的學術刊物《神經元》發表的文章,對此方面有迄今最詳細的述評。當然,文章并非針對你和你妻子,以上比喻是為了吸引眼球。
長期以來,科學界研究軀體感覺限于痛、溫、壓/觸,近十年研究了癢(其中華盛頓大學的陳宙峰和霍普金斯大學的董欣中貢獻很大)。
最近對觸覺的研究也逐漸明確觸覺可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一般的觸覺用來辨別物體,特別的觸覺用來交流感情,所謂discriminative touch和affective touch。
我們大家常被手掌和腳掌“一葉障目”,手掌的作用特別強,我們一不小心就以為它就代表全身。其實,手掌、腳掌無毛(glabrous),其觸覺只有辨別性,無感情(也就是為什么“你不介意其他人握著你妻子無毛的手掌”)。但全身更多的部分有毛(hairy),對觸覺的空間辨別程度遠低于手掌,但起著情感交流的作用,撫摸的愉快不能通過手掌,只能通過有毛區的皮膚(包括手背,這就是為什么你“介意他人摸你妻子的手背”,雖然你無需知道其中的生物學道理)。
英國Liverpool大學的McClone等復習文獻,提出情感性觸覺與辨別性觸覺從分布在皮膚的第一級神經元就不同,傳入中樞神經系統的通路不同,最后到達的大腦皮層區域也不同。辨別性觸覺最后到初級感覺皮層,情感性觸覺到島葉(insula)等情感性區域。
這兩個系統有多個差別。辨別性觸覺所用的神經屬于比較粗、傳播速度較快的Ad類,情感性觸覺所用的神經屬于傳播速度慢的C類。辨別性觸覺神經末梢在有毛和無毛的皮膚下都有,在手掌的分布密集,所以手掌對觸覺的空間分辨率較高。情感性觸覺神經末梢在無毛皮膚中缺乏,只在有毛皮膚中,所以只有后者能夠感受情感性觸覺。辨別性觸覺對他人和自我來源的觸覺無差別,有同樣的分辨率,而情感性觸覺在他人撫摸的時候效果遠優于自我撫摸。這需要腦中有機制分別他人和自我,可能是自我撫摸時同時又沖動傳到情感系統告訴它不要受騙了,這是來源自我、無情感交流的意義。
這樣,也可以提出皮膚是社交器官(social organ),而且是面積最大的社交器官。有些病態可以也與此有關,比如有些人大叫:不要碰我,可能不僅是正常人避免交往的一種信號,也是病人的一種表現形式。輕輕的碰,不是因為產生一般的痛覺,而是在社交異常的人產生更加不愉快的感覺?
12月24日—25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九屆年會舉行。今年年會的主題是“教育的情感轉向”,經合組織(OECD)教育官員、教育政策研究者、地方教育管理者、中小學校長等60余人在論壇發表演講。中國教育三......
瓦礫、碎石、破損的家具、飛揚的塵土……在一線消防救援單位實地調研并經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專業人員指導后,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副所長、傳感技術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陶虎團隊構建的,人體被瓦礫石堆覆蓋......
觸嗅一體仿生智能機械手 受訪者供圖瓦礫、碎石、破損的家具、飛揚的塵土……在一線消防救援單位實地調研并經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專業人員指導后,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副所長......
在開發元宇宙的道路上存在著諸多挑戰,其中之一就是在元宇宙中模擬觸覺。為了應對這一挑戰,Mete公司現實實驗室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在著手研發觸覺手套。這種手套舒適且可定制,最重要的是該手套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再......
日前,《自然》(Nature)期刊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由清華大學藥學院肖百龍課題組與生命科學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合作撰寫的《哺乳動物觸覺感知離子通道Piezo2的結構與機械門控機制》(Structurea......
哥倫比亞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發現一個簡單的大腦區域,本來以處理基本感覺信息聞名,如今看來,它也可以指導復雜精神活動,例如記憶和學習。位于軀體感覺皮層的細胞在獎勵學習中起關鍵作用。獎勵學習是一種復雜的學習方......
生命體總能進化出各種復雜、精細的結構來實現特定的功能,皮膚就是這類杰作中的代表之一,它不僅是人體的天然屏障,也是感知外界環境變化的門戶。基于皮革的電子皮膚設計原理示意圖但在生活中,人體不可避免地會受到......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可穿戴設備原型,可通過檢測皮膚汗液來分析人們的情感壓力,幫助醫生早期診斷由壓力導致的疾病。7月20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的研究顯示,一種有彈性的可穿戴設備能......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已經用小鼠模型,將冷接觸的感覺映射到其大腦中。研究結果發表在日前出版的《比較神經病學》雜志上,它提供的實驗模型,能推動對感冒和過敏的研究,并有助于繼續揭示觸覺在大腦中呈現的......
記者6月7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徐文濤團隊與美韓兩國科學家合作,研發出了世界上首條柔性人造觸覺神經,讓更智能的人造皮膚離現實又近了一步。這一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國際刊物《科學》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