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破解新能源車續航焦慮的關鍵突破,超級充電站讓新能源車補能時間與燃油車接近,短短幾分鐘,就可滿電出發。各地超充建設正在加速,不過,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是超充?4月1日起,超充有了首個地方標準。
????由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組織制定的《電動汽車超級充電設備分級評價規范》和《電動汽車集中式公共充電站設計規范》4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次發布的超充設備分級評價和超級充電站設計地方標準,在行業內率先提出“超級充電設備”等術語定義。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超級充電設備分級評價規范》和《電動汽車集中式公共充電站設計規范》的實施,填補了行業內標準的空白,將引導企業科學開展超級充電設備選型,高質量建設超級充電設施,提升運營管理水平。”
????規定單槍功率不低于480kW
????據悉,4月1日起實施的《電動汽車超級充電設備分級評價規范》,率先對超級充電設備充電服務能力、噪音、效率、防護等級等各項技術指標建立分級評價指標體系。《電動汽車集中式公共充電站設計規范》對電動汽車集中式公共充電站選址、充電站布置、電能質量要求等方面設置了具體標準規范。同時,還提出充電設施標識應使用全市專業化設計統一的超充標識等具體要求。
????4月1日,《證券日報》記者在深圳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門店走訪調研時了解到,是否具有超充功能已經是一些消費者挑選新能源車時的考慮因素。一品牌新能源車門店工作人員劉先生向記者表示:“當前市場上在售的超充車型不多,電動汽車平均充電時長普遍在1小時及以上,而超充技術帶來的體驗改進是非常大的,因此許多客戶看車時都會問到有沒有配備超充功能。”
????消費者付先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前由于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不同銷售人員對超充的理解不同,有的稱20分鐘充滿電也是超充,30分鐘充滿也稱是超充,讓人無所適從。”
????《電動汽車超級充電設備分級評價規范》將超級充電設備定義為固定連接至交流或直流電源,并將其電能轉化為直流電能,采用整車傳導充電方式為電動汽車提供電能,且至少具備一個額定功率不小于480kW的車輛插頭的專用裝置。
????對此,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使用480kW的車輛插頭,一輛電池容量為80kWh的新能源車,理論上10分鐘充滿電。實際使用中并不會完全消耗掉電池里的所有余電才去充電,因此一輛電池容量為80kWh的車,使用超充設備不到10分鐘就充好電了。”
????助推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
????多地“超充之城”建設進入加速度。截至4月1日,深圳已經累計建成超充站超300座,率先實現超充站數量超加油站。除了深圳之外,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長沙等地的超充站數量也在快速發展。
????在產業鏈充電基礎設施制造端,華為、盛弘股份、奧特迅、科士達、科陸電子、麥格米特等企業紛紛發揮所長。例如,奧特迅自主研發的兆瓦級超充堆單個充電接口額定功率達到600kW,可以為高壓快充電池提供高速的充電服務。瑞可達開發了全系列高壓大電流連接器及組件、液冷充電槍等產品。
????在新能源整車端,多家車企也紛紛推出800V高壓平臺車型,來適配超充充電效率。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超充產業的發展,需要充電樁企業、整車廠、動力電池廠、電網等多方協調聯動。超充相關標準的實施,將有利于降低充電兼容難度,提升車主體驗,提高充電樁利用率,助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作為破解新能源車續航焦慮的關鍵突破,超級充電站讓新能源車補能時間與燃油車接近,短短幾分鐘,就可滿電出發。各地超充建設正在加速,不過,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是超充?4月1日起,超充有了首個地方標準。由深圳市......
作為破解新能源車續航焦慮的關鍵突破,超級充電站讓新能源車補能時間與燃油車接近,短短幾分鐘,就可滿電出發。各地超充建設正在加速,不過,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是超充?4月1日起,超充有了首個地方標準。由深圳市......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江桂斌“發展新能源對于實現碳中和非常關鍵,但也要防范其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風險。”中國科學院院士江桂斌近日......
【新能源重磅利好!外資突然唱多寧德時代黃仁勛、奧特曼:AI的盡頭是光伏和儲能】3月10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將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的評級上調至“超配”,并設定目標價為210元人民幣。這個......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與此同時,被稱為“新三樣”的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額達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2月......
2月6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京會晤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會長、歐洲議會前議長馬丁·舒爾茨(MartinSchulz)一行。雙方就加強中德及中歐科技合作等相關話題交流探討。萬鋼對舒爾茨一行來訪表示......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數據,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5.1億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我國在綠色能源領域持續深耕、久久為功,為世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近年來,我國將能源綠色......
1月20日,首屆城市新能源高峰論壇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舉行。政府領導、行業協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約300余人齊聚論壇,從“雙碳”領域政策解讀、頂層規劃、能源轉型、智慧運營、前沿能源技術應用等方面......
2024年1月23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開幕,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生產總值達到4.72萬億元,增長5%。地方一般......
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2024年能源監管工作要點》,其中提出,有序推進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加強市場機制創新,逐步擴大新能源市場化交易比例,實現新能源發展與市場建設協調推進,更好發揮市場促進消納作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