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藏自治區科技廳主辦,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和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承辦的首屆青藏高原昆蟲論壇在拉薩舉辦,共24個省市自治區,46家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的140多位學者參加論壇。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赤來旺杰廳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喬格俠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赤來旺杰廳長希望本屆論壇能夠充分展示中國專家學者們致力昆蟲多樣性研究的最新成效,促進學術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同時,能夠吸引更多海內外專家學者關注、參與到青藏高原昆蟲學領域事業中來。喬格俠研究員表示,青藏高原是國際學術界高度關注的地區,它以生態環境奇特、生物多樣性豐富著稱是國際上公認的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有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的大力支持、有組委會的精心策劃和辦會單位的辛勤付出,本屆會議一定會開成一個學術氣氛熱烈合作共贏的大會。
本屆論壇共舉辦9個大會報告、10個學術報告和12個分會場報告,從青藏高原及其它地區的昆蟲起源、分類、多樣性、資源狀況、古昆蟲等不同角度,展示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并評出3個“優秀學生報告獎”。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對促進青藏高原昆蟲研究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提高了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了生物所昆蟲研究水平的提升,同時為今后舉辦類似的全國性學術論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06.shtm科技日報訊(記者頡滿斌)12月1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了解到......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方小敏帶領新生代環境團隊多位成員,聯合中科院西北院苗運法研究員等國內外多位學者協同攻關,利用3088個現代表層孢粉樣品數據庫,從生物指標角度,建立了反演古海拔高度的新方法,并將其......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內陸水環境遙感團隊在湖冰物候大范圍動態監測與模擬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利用遙感與數值模擬技術,重建了青藏高原......
山區積雪是全球水循環過程中的關鍵要素之一,其特殊的物理特性對土壤凍融循環、流域水文過程、植被物候、農田灌溉和水力發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作為天然的固體水庫,積雪是中高緯度地帶和高海拔山區水資源的重要組......
青藏高原被譽為“地球第三極”,其寒冷、低氧、低壓和強紫外線的極端環境造就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伴隨著人類遷徙與生產活動,一批家養動物也逐漸適應了青藏高原惡劣的生態條件,成為藏區居民不可或缺的生產和生活資......
地下水能影響青藏高原湖泊水量?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獲悉,基于連續5年對青藏高原西部湖泊水位和水文氣象的監測數據,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發現,地下水補給顯著增加了青藏高原西部地區的湖泊水......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14日對外表示,最新測年研究可有望解決青藏高原復雜沉積物的瓶頸問題。日前,由青海鹽湖所和蘭州大學合作的研究——復雜沉積物的單顆粒釋光測年研究取得新進展。鹽湖作為工業和農業生產所......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齊芳)四川省稻城亞丁風景區位于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腹地,現今平均海拔3700米,其旖旎的高山森林景觀引人入勝。然而,科考證據表明,以稻城縣香格里拉鎮為代表的青藏高原東部高海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274.shtm青藏高原湖泊眾多,被稱為“亞洲水塔”,湖泊面積約占全國湖泊......
蜜蜂采食小檗科植物的花蜜,被觸碰的雄蕊迅速彈起(粉色箭標出)。圖源自黃雙全課題組博士后權秋梅研究示意圖圖源自李登飛10月11日,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黃雙全課題組在eLife雜志在線發表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