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1-09 10:17 原文鏈接: 首期啟用!“雙一流”大學,新校區來了!

    11月8日上午,蘇州大學未來校區首期啟用儀式在未來校區舉行。蘇州市副市長曹后靈,蘇州大學校領導江涌、熊思東、姜建明、周高、張曉宏、沈明榮、姚建林,吳江區領導李銘、王國榮、錢宇、湯衛明、朱建文、吉偉、吳吉祥,首批入駐未來校區校企研究院企業方面代表,以及蘇州大學、吳江區各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啟用儀式。儀式由吳江區副區長陳建忠主持。

    李銘書記在致辭中說,蘇州大學未來校區建設是吳江教育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未來校區首期啟用標志著“未來”已來,也預示著蘇州大學和吳江的“未來”更加可期,以國家戰略為契機,持續深化與吳江的校地合作,在踐行國家戰略的示范區平臺上攜手共進。吳江區委、區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蘇州大學發展,不斷加快未來校區建設,共同打造人才培養的先行區、科技創新轉化的孵化器、服務國家戰略的示范樣板。

    江涌書記在致辭中指出,未來校區是蘇州大學與吳江深化全面合作的重大項目,是中國第一個以“未來”命名的大學校區,同時也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內第一個校區。蘇州大學將面向未來,全力把未來校區打造成創新人才培養的示范區;縱深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深入探索項目牽引、以院辦校、數字治理等新形態新框架,全力打造學校“雙一流”建設的增長極;構建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開環的體制機制,努力形成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應用、規模化發展的完整創新鏈,力爭在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沈明榮副校長介紹了未來校區的專業設置、人才需求等情況。他表示,未來校區將緊扣“研究型、國際化、前沿性”目標定位,首期布局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將聚焦數字與人工智能、信息與智能系統等領域,以統計學為學理基礎,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為核心,構建貫通新工科的交叉創新平臺。著力打造未來技術研究院,創建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全鏈條創新的新工科交叉創新平臺,促進政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未來校區還將大力吸引國際資源,加強與國際知名學府、科研機構交流合作,實現人才培育、科學研究和產業孵化三位一體功能,既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強大助力,更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創新引擎。

    啟動儀式上還舉行了入駐未來校區校企研究機構揭牌儀式。蘇州大學與亨通集團、匯川技術、朗開醫療、瑪冀電子、土貓智能等公司開展全面合作,雙方共建的未來信息與人工智能研究院、未來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醫療裝備研究院、行為數字化智能足球研究院、磁性芯片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智能精密制造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超精密檢測系統產業技術創新中心8個校企研究機構揭牌,首批入駐未來校區。

    校企研究院代表、亨通集團執行總裁錢建林在發言中表示,自亨通集團與蘇州大學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來,雙方在全光交換技術、超長距無中繼傳輸技術等研究課題合作進展順利,合作成果豐碩。亨通集團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高標準全面建成“未來信息通信與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院”,為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隨后,曹后靈副市長、江涌書記、李銘書記、熊思東校長、王國榮區長共同為蘇州大學未來校區首期啟用推桿。

    儀式開始前,與會嘉賓參觀了包括師生公寓和綜合樓在內的蘇州大學未來校區首期啟用樓宇。綜合樓建筑融合教學、科研、辦公、會議、住宿、餐飲等功能為一體,將作為未來校區的國際會議中心。首期樓宇所在的未來校區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面積約216畝,建筑面積11.4萬平方米,計劃于2022年9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蘇州大學未來校區緊扣“研究型、國際化、前沿性、精品化、數字化”的目標定位,以“新工科+工業設計”為特色,首期布局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打造未來技術研究院,同時以創新技術為特色布局新藥創制國際學院以及相應的國際聯合創新研究院,實現人才培育、科學研究和產業孵化三位一體功能,還承擔了蘇大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的使命,既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強大助力,更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創新引擎。

    未來校區首期布局設立的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聚焦數字與人工智能、信息與智能系統等領域,以統計學為學理基礎,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為核心,構建貫通新工科的交叉創新平臺。今年,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統計學、機械電子工程四個專業已迎來319名2021級本科新生,學生在陽澄湖校區完成大一階段學習后將于明年進駐未來校區。2022年,未來校區還將新增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兩個專業,預計2022年9月入駐學生約1000人。

    未來校區的建設堅持“四個面向”,加強與行業產業龍頭企業構建校企合作新機制,打造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全鏈條創新的新工科交叉創新平臺——未來技術研究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特別是瞄準吳江正著力打造的“工業互聯網”“新材料”等領域發力,促進政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更好地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同時,未來校區還將大力吸引國際資源,加強與國際知名學府、科研機構交流合作,實現人才培育、科學研究和產業孵化三位一體功能,既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強大助力,更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創新引擎。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在與中意創新中心全面對接,推進與都靈理工大學和熱那亞大學等高校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工業設計等領域的合作,將從聯合創新研究入手,逐步拓展到本碩博人才培養。未來校區與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合作共建的新藥創制國際學院,碩士—博士人才培養合作體系已經形成,含有本科人才培養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正在申報中,以創新技術為特色,聯合愛爾蘭、法國、韓國等知名大學的國際新藥創制研究院也正在籌劃中,按計劃202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屆時本碩博各層次學生將同時入駐未來校區。

    相關文章

    鄭永安:勇擔自主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歷史重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47.shtm人才興則國家興,人才強則國家強。“雙一流”大學要全面貫徹習......

    首批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獎勵項目擬資助項目公告

    據黑龍江省教育廳網站12月3日消息,黑龍江省教育廳等近日印發的《關于公布黑龍江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及學科名單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確定“十四五”期間該省重點建設的世界......

    兩所“雙非”力爭“雙一流”

    日前,揚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先后傳出力爭進入國家第三輪“雙一流”建設序列的消息。揚州大學9月29日,中國共產黨揚州大學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大會對未來一段時期學校事業發展作出了“三步走......

    2021年度“雙一流”高校決算出爐!最高增幅超8成!

    高校推進“雙一流”建設,離不開雄厚的教育經費做后盾。充足的經費,意味著更優質的辦學條件、國際化的交流平臺、頂尖的科研設備等等,可持續、穩定地推進“雙一流”建設良性循環。相比各高校發布的預算數據,決算更......

    多所“雙一流”高校紀委書記調整

    近日,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在內的多所“雙一流”高校迎來新任紀委書記。最新一例來自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官網近日更新顯示,原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的呂衛東現已出任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

    “雙一流”碩士畢業3年,他將論文變為現實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沈春蕾海白蝦又稱南美白對蝦,一般在海里繁殖生活。如果在沒有海水的內陸地區養海白蝦,似乎有點異想天開。畢業于上海海洋大學養殖專業的陳偉在碩士論文中提出了一種“陸基型養蝦”的方法,并......

    重磅!“雙一流”高校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統計結果出爐!

    近期,教育部正式發布2021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其中國家級3730個,省級5069個。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2019-2021年全國將建設......

    985一流學科,多舉措支持青年人才發展

    ......

    “雙一流”高校院長職位空缺!正在全球范圍內招聘!

    ......

    招聘!最高年薪超百萬+“雙一流”+“最強地級市”!

    ......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