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今年計劃發射“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可觀測黑洞、中子星、超新星爆發等。這將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
中央媒體“京津冀協同發展調研行”活動正在進行。近日記者探訪了位于北京懷柔科學城的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以高端服務業和科技創新為重點,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提出將建設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三大科學城”。
今年計劃發射“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主任鄒自明介紹,“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通過探測大批超大質量黑洞和其他高能天體,研究宇宙X射線背景輻射的性質。
X射線攜帶了大量星體本身的活動信息,通俗來說,就如在醫療就診中,經常會通過X射線來觀察人體的情況。相比軟X射線,硬X射線的能量更高。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將實現寬波段大天區X射線巡天,具有獨特的觀測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多波段快速光變的能力,將加深對致密天體和黑洞強引力場中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識,使中國高能天體物理觀測研究進入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該衛星也有助于引力波的研究。地面可以觀測到引力波,但無法確定引力波來自何方,通過多顆衛星配合,有望觀測到引力波來自哪里。
鄒自明表示,衛星科技的發展,與中國基礎工業等多領域發展密切相關,需要材料、電子學、數據處理等一系列支撐技術。“別看一個簡單的衛星,蘊含著很多工業、基礎技術的突破”。
據記者了解,除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已發射3顆空間科學系列衛星,分別是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衛星;將爭取在2020年前后,發射愛因斯坦探針(EP)、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WCOM)、磁層—電離層—熱層耦合小衛星星座探測計劃(MIT)、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等多顆科學衛星,實現中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的持續、健康發展。
其中,中國與歐洲空間局合作研制的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將有望首次對太陽風和地球磁層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全景成像,對進一步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等離子體環境和空間天氣的影響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懷柔科學城致力打造原始創新高地
北京正在加快建設懷柔科學城。據懷柔區副區長王弢介紹,2009年6月,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政府簽署《共建中國科學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合作協議》,為懷柔建設科學城奠定基礎。
目前,中科院大學建成招生,已有8000名師生入駐,中科院懷柔科教產業園有15個項目投入運營。
針對懷柔科學城的總體規劃,王弢介紹,按照“一核四區”的空間功能布局,規劃面積約41.2平方公里,具體范圍是東至京通鐵路—懷柔區界,南至京密路,西至雁棲河—京通鐵路及中國科學院大學西邊界,北至懷柔新城邊界。
其中,“一核”即核心區,主要包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臺區域,位于懷柔科學城的中部,計劃申報為北京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
“四區”,則是科學教育區、科研轉化區、綜合服務配套區、生態保障區:
科學教育區位于懷柔科學城北部,規劃面積5.6平方公里,主要依托中國科學院大學建設;科研轉化區位于懷柔科學城南部,規劃面積12.3平方公里,主要依托雁棲經濟開發區建設;綜合服務配套區位于懷柔科學城西部,規劃面積10.2平方公里,主要依托雁棲小鎮組團建設;生態保障區位于懷柔科學城東南部,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
王弢表示,懷柔科學城是承接中關村溢出效應、優化創新空間的再布局,是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集中資源要素的再安排。
中國科學院北京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姜曉明介紹,預計到2020年,懷柔科學城核心區(綜合性大科學中心)建設成效可顯現,將成為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支撐。
他說,到2030年,可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懷柔科學城,建成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在物質、材料、生命、環境等前沿交叉領域取得重大原創突破,在高精尖經濟結構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全面創新改革等方面形成示范,成為中國原始創新高地和科技綜合實力新地標。
HXI觀測到的一個較小的C級太陽耀斑,發生在10月22日,此圖為HXI分析軟件測試版中的耀斑光變。(受訪者供圖)HXI觀測到的11月11日03時耀斑的光變(左)以及成像(右)。(受訪者供圖)11月21......
HXI觀測到的一個較小的C級太陽耀斑,發生在10月22日,此圖為HXI分析軟件測試版中的耀斑光變。(受訪者供圖)HXI觀測到的11月11日03時耀斑的光變(左)以及成像(右)。(受訪者供圖)11月21......
據悉,太陽高能電子一般由耀斑磁重聯或日冕激波加速產生,是太陽硬X射線以及射電輻射的源,硬X射線和射電輻射的觀測特征敏感地依賴高能電子束的能量分布。一般情況下,輻射被觀測到的地方并不是電子被加速的地方,......
據悉,太陽高能電子一般由耀斑磁重聯或日冕激波加速產生,是太陽硬X射線以及射電輻射的源,硬X射線和射電輻射的觀測特征敏感地依賴高能電子束的能量分布。一般情況下,輻射被觀測到的地方并不是電子被加速的地方,......
3月12日,《自然》雜志發布了包埋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的目前已知最小恐龍的發現,這一發現在恐龍和古鳥類演化研究上有重要意義。此次研究的化石是一個包裹在琥珀中的完整動物頭骨,同位素測年發現該地區的琥珀形成......
3月12日,《自然》雜志發布了包埋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的目前已知最小恐龍的發現,這一發現在恐龍和古鳥類演化研究上有重要意義。此次研究的化石是一個包裹在琥珀中的完整動物頭骨,同位素測年發現該地區的琥珀形成......
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又一重大裝置項目——“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日前獲批啟動。據悉,該項目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優先布局的、國內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又一重大裝置項目——“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日前獲批啟動。據悉,該項目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優先布局的、國內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11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組織召開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HXMT)衛星工程在軌測試總結評審會。HXMT衛星是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由科工局和中科院共同支持。......
11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組織召開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HXMT)衛星工程在軌測試總結評審會。HXMT衛星是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由科工局和中科院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