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中文大學分析了香港首1040名、年齡介乎約22至52歲新型肺炎患者情況,發現約兩成三的患者出現肝臟受損,或出現肝炎、膽汁淤積或同時有這兩種癥狀。主要有三大原因導致,分別是炎癥反應影響肝功能、受藥物及類固醇影響。
香港中大的團隊同時發現,患者的肝臟受損情況與病情是否會惡化有關聯。在所有患者數據中,有5.1%曾留醫深切治療部(重癥監護室)、2.1%曾需要儀器輔助呼吸,以及0.4%病逝,當中71%人為有肝臟受損問題的患者。分析結果表明,有肝臟受損問題的新冠肺炎患者,他們病情惡化風險是其他患者的8倍。
香港研究:超兩成新冠患者肝臟受損 病情惡化風險高達8倍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麗虹表示,由于疫情爆發初期,不少感染者是由海外回港的學生,所以此次研究對象有較多年輕人。但根據現在的疫情趨勢,不少確診者為年長人士,相信若繼續研究下去,確診患者肝臟受損的數字會超過兩成。
中大表示,已按研究結果對醫護日常工作提出36項建議,包括建議應為肝病患者每星期做兩次檢測,團隊也提出建議監測新冠肺炎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早發現他們的病情有否惡化。
重大進展!張凱/唐琪琳/王朋倩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病原體被鑒定為SARS-CoV-2。截至目前(2021年4月21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
1月9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在《細胞》在線發表了題為《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多器官蛋白質組全景圖》......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中文大學分析了香港首1040名、年齡介乎約22至52歲新型肺炎患者情況,發現約兩成三的患者出現肝臟受損,或出現肝炎、膽汁淤積或同時有這兩種癥狀。主要有三大原因導致,分別是炎癥反應影......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中文大學分析了香港首1040名、年齡介乎約22至52歲新型肺炎患者情況,發現約兩成三的患者出現肝臟受損,或出現肝炎、膽汁淤積或同時有這兩種癥狀。主要有三大原因導致,分別是炎癥反應影......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4月21日美國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醫療中心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org發布研究成果。在368名COVID-19患者的羥氯喹治療試驗中,服用羥氯喹的患者死亡率更高,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