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8-18 14:17 原文鏈接: 香港測出9款嬰兒奶粉有致癌物質有這些知名奶粉品牌

      日前,香港消委會檢測了15款密封包裝嬰兒配方奶粉,而在昨天(8月17日),香港消委會舉行了記者會,公布了近期對嬰兒配方奶粉及薯片、蝦條等香脆零食樣本的檢測結果。

      結果顯示,15款密封包裝嬰兒配方奶粉均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食用過量或損害腎功能或男性生殖能力。而當中含量最高的是“BELLAMY'S ORGANIC”,每公斤含有120微克3-MCPD,若按建議份量喂哺嬰兒,會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議攝入限量。同時,有9款樣本測出含有具基因毒性、致癌性的縮水甘油酯(GE),含量最高的樣本為“雪印”,但低于歐盟規定的每公斤50微克上限。

      9樣本含致癌物但未超標

      15個樣本中,多達9個含有可致癌物縮水甘油酯,當中最高含量的為澳洲生產的雪印思敏兒初生嬰兒奶粉,每公斤含29微克、日本的meiji Infant Formula有27微克。歐盟就奶粉的規管上,每公斤的縮水甘油酯上限為50微克。至于包括鉛、塑化劑以及微生物測試等,全部樣本均符合標準。

      除此之外,由于奶粉是嬰兒主要食物,其營養含量極為重要。家長購買奶粉時,亦很自然會比較成分標簽。不過消委會發現,不少奶粉的成分標簽并不正確,其差距大于規管可容許的誤差。其中惠氏 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 ,其維他命A實際含量,較標簽所指的少了21.9%;meiji Infant Formula奶粉,其實際的維他命B12比標簽所指的少了30%,兩者均超出規限。

      消委會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指出,奶粉是影響嬰兒長遠健康的重要食物,“為提升嬰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政府有需要密切留意國際間的發展,適時檢討及考慮在香港引入相關的食物安全標準及規管。”

      食安中心無意納入規管

      消委會在最近四年,已先后在食油、牛油、曲奇餅類、蛋卷以及昨日發布的初生嬰兒奶粉的報告中,進行氯丙二醇含量的檢測,并建議政府規管。不過,政府食物安全中心對此持不同意見。

      昨日,食物安全中心在消委會公布檢測結果后不久,就在其Facebook公號上不指名地回應稱,強調消委會的有關檢測所參考的“歐盟標準”,只是“健康參考值”,即建議嬰兒每日攝入氯丙二醇的上限,而不是針對嬰兒配方奶粉所訂定的“規管標準”。

      強調美加澳未制定規管標準

      食安中心又指出包括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新加坡等地方都未為嬰兒配方奶粉所含的氯丙二醇訂定規管標準。

      至于另一種有害化學物縮水甘油酯,食安中心亦稱目前只有歐盟就嬰兒配方奶粉訂定相關標準。食安中心強調,會繼續同業界保持緊密合作,并留意食品法典委員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地方當局相關規管的最新發展情況。

      事實上,食安中心在2012年曾發表《食物中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報告,報告的結論是,市民受氯丙二醇毒性影響的機會不大,并無充分理據建議市民改變基本的健康飲食習慣。

      氯丙二醇并非添加物,而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不經意產生的化學物,通常是油脂在精煉過程中,因為要脫臭而產生。除了奶粉外,不少含油的食品,都有氯丙二醇,其中以棕櫚油所含的氯丙二醇量最高,其次是合桃油、紅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實驗證明,氯丙二醇會影響腎功能以及中樞神經系統,亦曾在老鼠實驗證實,會影響雄性的生殖系統。此外,國際癌病組織亦將之分類似“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的化學物。

      至于另一種消委會在奶粉檢測中有驗出的化學物縮水甘油酯,同樣是經油脂脫臭過程中產生出來,在動物研究發現,此化學物會影響神經系統、腎功能、減低生育能力以及具基因毒性。國際癌病組織更將之分類列在比氯丙二醇更高級別的“可能令人類患癌”的化學物。

    相關文章

    中信湘雅助孕出生嬰兒數突破20萬例

    記者7月19日從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以下簡稱中信湘雅)獲悉,該院輔助生殖嬰兒出生總數已突破20萬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已經攀升至約12%-18%。試管嬰兒逐漸成為輔助生......

    “基因編輯嬰兒”案賀建奎已釋放,曾被判三年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此前曾引發爭議的“基因編輯嬰兒”案涉案人、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已出獄。北京青年報記者7日撥打了賀建奎的電話,接電話人自稱是賀建奎。針對今后是否準備恢復科研的計劃,賀建奎稱不方......

    不堪重負!烏克蘭地下室積攢大量代孕新生兒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俄烏沖突持續之際,知名的烏克蘭國際代孕行業陷入混亂,面臨未有的困境。一些曝光的照片顯示,出于安全考慮,代孕媽媽生下的大量新生嬰兒,目前被安置在基輔近郊住宅區一處地下室內的臨時......

    妊娠期接種RSV疫苗可降低嬰兒對抗生素使用

    圖片來源:Prostock-studio/Alamy一種針對導致嬰兒胸部感染的病毒的疫苗,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減少了用于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的數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osephLewna......

    Science:發現嬰兒會通過唾液共享辨別親密關系

    在人類社會中,人們形成了以依戀、義務和相互反應為特征的“厚”關系。對嬰兒在共用餐具、接吻或其他涉及分享唾液的互動活動進行研究,發現嬰兒能夠通過共享唾液辨別親密關系。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兒起初是不知道......

    Science子刊:新冠病毒為何對嬰幼兒傷害更小?

    當父母的人都知道,嬰兒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嬰幼兒的抵抗力比成年人要低許多,沒能有足夠的抗體讓病原體繞道走。但是根據目前的研究數據來看,兒童似乎能免于發展成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患者,病毒對兒童的影響不......

    嬰兒聞到母親氣味時會與陌生人關系更好

    《科學進展》最近發布的研究顯示,當嬰兒能夠聞到母親身體的天然氣味時,他們更容易接受不熟悉的女性,這表明母親的氣味是一種安全信號。此前的研究發現,母親獨特的氣味特征能讓嬰兒認出她們,并在嬰兒感到痛苦時起......

    最新研究:嵌合胚胎也能成功誕生試管嬰兒

    體外受精(IVF,即試管嬰兒技術)成功與否的一個限制因素是可植入子宮的存活胚胎數量。11月19日,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許多因染色體異常而被丟棄或降級的胚胎有可能導致成功懷孕。......

    由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疾病,可以追溯到出生

    到目前為止,免疫系統發育背后的機制還沒有完全了解。現在,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證明了母乳、有益腸道細菌和免疫系統發育之間的聯系。這項研究發表在《Cell》雜志上。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卡羅琳斯卡學院婦......

    新研究證實有出生缺陷的試管嬰兒更易患癌

    自1978年全球首例試管嬰兒誕生以來,歷經40余年的發展,體外受精(IVF)技術從實驗室逐漸走向大眾視野。試管嬰兒的出現,不僅為不孕不育癥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還讓很多不孕的夫婦實現了“為人父母”的夢想......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