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馬鈴薯遺傳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和蔬菜分子設計育種創新團隊,對馬鈴薯單倍型DM的基因組進行了全序列組裝,獲得了包含24個端粒和12個著絲粒完整序列的馬鈴薯單倍型DM的端粒到端粒(T2T)的基因組完成圖(DM8.1),并在之前馬鈴薯基因組未能完整組裝的高度重復序列區域中,發現了調控重要農藝性狀的大量串聯復制的基因簇。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以The gap-free potato genome assembly reveals large tandem gene clusters of agronomical importance in highly repeated genomic regions為題發表在Molecular Plant(IF=21.949)上。

       馬鈴薯是僅次于小麥和水稻的世界第三大糧食作物,其同源四倍體遺傳和高度雜合性限制了馬鈴薯遺傳育種研究。高質量的參考基因組是馬鈴薯遺傳育種研究的重要基礎。雙單倍體DM1-3 516 R44 (DM)基因組在馬鈴薯基因組學、遺傳和育種研究中作為參考基因組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基因組版本自最初的DM4.04(PGSC, 2011)開始,歷經十年提高到了DM6.1(Pham et al., 2020),但仍然存在161個gap,端粒和著絲粒結構仍不完整,在這些GAP區域以及端粒和著絲粒結構隱藏著什么遺傳信息不得而知。隨著三代測序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高連續性ONT超長測序和高精度HIFI測序的結合,有望克服著絲粒或高重復區域組裝困難的問題。Gap-free基因組是基因組組裝的最終目標,是深入研究著絲粒、富含轉座因子(TE)和重復片段(segmental duplications,SDs)等序列區域的獨特基因和變異(SV)的基礎。目前實現Gap-free基因組的僅有基因組相對較小的水稻、擬南芥和西瓜。

       該研究利用Nanopore ONT Ultra-long reads和Hi-C掛載,并結合多種技術方法進行補洞(gap closing),獲得了包含24個端粒和12個著絲粒完整序列的馬鈴薯單倍型DM的T2T基因組完成圖(DM8.1)。

       研究首先利用ONT ultra-long reads進行三代組裝和Hi-C掛載,獲得了基因組大小、完整度和連續性均顯著優于DM6.1的基因組版本preDM8,其contig N50是DM6.1的兩倍。preDM8基因組12條染色體僅含有25個gap,少于DM6.1的161個,并且直接獲得了chr05的完整染色體。其次,利用迭代組裝、共線性比較、目標序列長片段擴增和HiFi測序等方法填補了preDM8中的25個gap。其中,在HiFi測序補洞過程中,基于Gap兩側5 kb的序列設計引物,使用long-PCR擴增獲得產物并進行測序,結合HiFi測序reads和gap兩側序列進行迭代組裝,最終獲得了馬鈴薯DM的gap-free基因組(DM8.1)。

       研究進一步發現在基因組DM6.1未填補的gap中存在高度串聯重復的基因簇,且這些基因調控馬鈴薯的重要農藝性狀,包括patatin、TPS、Cupin、Leucine-rich repeat等基因。其中塊莖儲藏蛋白patatin基因在馬鈴薯基因組中特異性大量擴增,且這一擴增過程在馬鈴薯物種形成、馴化和育種改良過程中持續發生;除拷貝數大量擴增之外,patatin的基因功能同時受到了強烈的正向選擇;轉錄組分析顯示,這些高度擴增的patatin基因絕大部分在馬鈴薯塊莖中特異性高表達。基于以上發現,推測patatin基因通過劑量擴增和功能進化在馬鈴薯作物馴化和塊莖形成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該發現同時也提示了通過調控單個或少量關鍵基因的拷貝數/絕對劑量來進行作物改良的潛在可行性。

       該研究成果將促進我們對基因組中高度重復序列區域或高重復結構的重視和認識;DM8.1作為茄科作物中第一個基因組完成圖,也為其他基因組的完成圖組裝提供了參考;另外,DM8.1完成圖將推動馬鈴薯及茄科其他作物遺傳育種研究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馬鈴薯遺傳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的李廣存研究員和蔬菜分子設計育種創新團隊的程鋒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所楊曉慧副研究員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博士生張令奎為本文第一作者。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的黃三文研究員對該研究進行了指導。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良種工程、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文章

    昆明植物所解析九倍體木本竹基因組

    竹子即竹亞科是禾本科的重要分支,廣泛分布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約有1,700種。作為一類生長快、多年生、可再生的森林資源,木本竹子越來越多被用作木材的替代品,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有研究發現......

    科學家測序動物界最大基因組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對動物界最大基因組的擁有者——肺魚進行了基因組測序。肺魚基因組約為人類基因組大小的3......

    910億,美洲肺魚擁有最大基因組

    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肺魚是迄今測序的擁有最大基因組的動物。8月14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研究顯示,美洲肺魚的DNA包含了驚人的910億個化學堿基,是人類基因組的30倍。然而,這910億個堿基只包含與人......

    中國熱科院在木豆農家種基因組組裝及種子百粒重遺傳基礎解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熱科院品資所牧草團隊在木豆農家種高質量基因組組裝及種子百粒重遺傳基礎解析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繪制了一個我國的木豆農家種D30高質量參考基因組,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

    生物最后的共同祖先生活在42億年前

    不同微生物的基因組指向了一個初級免疫系統的早期進化所有生物共有的最后一個祖先是一種生活在42億年前的微生物,其基因組相當龐大,編碼約2600種蛋白質,以氫氣和二氧化碳為食,并擁有一個抵御病毒入侵的基本......

    “蠶姑娘”性染色體基因組密碼破解

    7月8日,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教授代方銀團隊首次獲得了家蠶W染色體完整基因組序列,并揭示了鱗翅目昆蟲W染色體起源與進化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期刊《科學進展》。家蠶性別的決定機制一直受到科學......

    全球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發布

    5月19日,重慶市農科院發布消息,該院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楊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員發布了國際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發表。楊蕾介紹,血橙是一種極具特......

    全球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發布

    5月19日,重慶市農科院發布消息,該院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楊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員發布了國際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發表。楊蕾介紹,血橙是一種極具特......

    葉下珠科藥用植物基因組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葉下珠科藥用植物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揭示了多次雜交與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葉下珠科復雜的物種形成歷史。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學雜志》(ThePlantJournal)。葉下珠科......

    首個人參完整基因組發布

    記者6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生物轉錄組與代謝組創新團隊發表了首個人參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解析了人參重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的形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期刊《園......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