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1-05 14:33 原文鏈接: 骨纖維異常增殖癥種植修復病例分析2

    戴牙6個月后復查,周圍軟組織無炎癥,種植體周圍無明顯骨喪失,種植體穩固,臨床使用良好(圖4)。

     QQ圖片20210519065950.png

    2.討論

     

    骨纖維異常增殖癥為骨骼系統的骨纖維變性,非一真性腫瘤,而是一種發育異常。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廣泛認為FD的發生與G蛋白α亞基(Gsa)基因激活性突變密切相關。FD可發生于任何部位的骨骼,好發部位是股骨、脛骨,其次是肋骨和頜骨,臨床上分為單骨型、多骨型以及多骨型損害伴內分泌異常的McCune-Albright綜合征。

     

    FD需要結合完整病史、影像學檢查及病理結果才能最終診斷。其典型的X線表現為病變骨區阻射性降低,呈磨玻璃樣改變,邊界不清,骨皮質膨隆但無骨膜反應。病變區纖維成分較多時,可表現為囊性密度減低區,病變內骨化明顯時,則可見散在斑塊狀密度增高區。

     

    本病例中,X線片發現骨質頰、舌側膨隆,下牙槽神經管明顯被擠壓移位,X線片表現不典型,結合病史,初步考慮為良性頜骨病變,最后結合病理結果,才明確診斷為FD。FD通常于青少年時期發病,隨著骨發育成熟后,疾病的發展一般趨于停止,所以一般采取觀察至青春期結束,才對外形和功能異常進行矯正。有些患者只有輕微的畸形,因而只需觀察并不需要任何干預,那些需要手術治療的,目的也在于盡可能修整外形和恢復功能,阻止進一步的畸形,只有那些伴有嚴重并發癥的如:病理性骨折、壓迫顱神經、惡變等才需要手術擴大切除并重建。

     

    本病例中,患者自述20年前自發現左側頜骨病變后未見明顯變化,鄰近牙齒逐漸松動、脫落后也未行任何治療。在告知種植失敗的風險及頜骨病變變化的可能性,患者表示知情并堅決要求嘗試種植治療,所以我們首先安排切取活組織檢查明確病變性質,活檢術后觀察3個月,傷口愈合良好,病變區頜骨無異常,黏膜無異常,并且通過文獻檢索證明臨床有相關成功案例報道,基于以上,患者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后安排手術。

     

    骨結合是骨直接與負重的種植體表面接觸,中間沒有任何組織,從而達到穩固的要求,這是種植體成功的關鍵。然而種植體是否會在異常骨中發生骨結合尚沒有數據證明,所以一些學者建議盡量避免,Uckan等直接使用顴種植體避開骨結構不良區來恢復頜面部畸形及功能。CheungLK等在1995年報道一個顱面部FD患者手術后使用鈦板及鈦釘重建面部外形案例,他們發現在異常骨中的鈦釘沒有任何炎癥反應,同時也發現正常骨與異常骨都是直接與鈦釘接觸,正常骨的接觸面積大于異常骨,但這種大小變化尚未被證明有統計學意義,所以,他們建議使用更長的鈦釘來彌補骨接觸面積的降低,以及骨骼骨硬化程度的降低。

     

    Bajwa等報道了一例McCune-Albright綜合征患者,在病變區上下頜骨內成功植入種植體,恢復了患者咀嚼功能,并隨訪觀察5年發現,種植體周圍無明顯癥狀、無軟組織炎癥。AlbertoMonje等報道了在治療上頜骨FD后植入人工骨材料,后再通過植入種植體來恢復患者外形及功能。本病例,我們在FD患者中植入種植體并完成修復,成功的恢復了患者咬合功能,雖不能在顯微鏡下證明種植體的骨結合,但通過漸進性負重6個月后復查發現,患者感覺良好,種植體無松動,種植體周圍無明顯變化,無探查可見的臨床癥狀。我們認為,種植體支持式的修復方式并不適合所有此類患者,充分的術前評估、負重時間的延長以及定期復查都非常重要。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