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男性,26歲
【主訴】
**右側腫塊伴異常分泌物一周
【現病史】
患者自述7天余前無明顯誘因下感右側臀部疼痛不適,左下肢活動不利,可捫及**邊明顯包塊,期間未接受任何治療,尚無畏寒、發熱、惡心、嘔吐、黃疸、腰痛腰脹、下肢麻木等伴隨癥狀,入院前包塊破潰并伴膿性分泌物,曾于院外檢查提示肛瘺,現為求進一步檢查治療,于今日來我科就診,經門診檢查后以“高位復雜性肛瘺”收入院。發病以來:患者神清,精神一般,納眠可,二便正常,體力尚可。
【既往史】
既往于三年前有左側類似疾病發作病史,經手術治療后痊愈。既往無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等,既往無肝炎、結核等病史。
【查體】
T:36.4℃,P:71次/分,R:20次/分,BP:108/67/mmhg。神志清楚,發育正常,營養中等,步入病室,查體合作,對答切題。全身皮膚、粘膜未見黃染及出血點,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無畸形,五官端正,眼瞼無浮腫,雙側瞳孔等大等圓,D2.5mm,對光反射靈敏,眼球活動自如,雙側額紋、鼻唇溝對稱,口唇無紫紺,伸舌居中,咽部不紅,雙側扁桃體未見腫大。頸軟,無抵抗力,雙側頸靜脈無怒張,氣管居中,雙側甲狀腺未觸及腫大。胸廓對稱,呼吸運動均等,雙肺叩診呈清音,雙側呼吸音清晰,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濁音界無擴大,心律81次/分,節律整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部平坦,無腸型及蠕動波,腹壁靜脈無擴張,腹肌柔軟,全腹無明顯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墨菲氏征(-),腹部無腫塊,右腎區有輕度叩擊痛,左腎區無叩痛,無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及外生殖器未查。四肢及脊柱無畸形,活動自如,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舌質紅,苔薄白,脈弦。專科檢查:膝胸臥位見距離**3厘米三點鐘方向見一小包塊,按壓伴疼痛伴有少量稀薄膿性分泌物,**指檢見肛內條索狀疤痕通向6點鐘方向并延伸到直腸約3厘米,退出指套無帶血,余陰。
【輔助檢查】
肝功能一號:谷草轉氨酶41.0U/L↑;腎功能一號:尿酸450.90umol/L↑;血凝全套:凝血酶原活度134.42%↑;血型鑒定:單核細胞百分比4.14%↓,血紅蛋白測定161.00G/L↑。
【初步診斷】
高位復雜肛瘺
【鑒別診斷】
本病可與混合痔相鑒別,后者常于做體力活動后或長時間站立后肛周包塊并伴疼痛,體表無局部壓痛點。作直腸B超無陽性發現,可作鑒別。
【診治經過】
于連硬外麻醉下行肛瘺切除術,術中見截石位9點方向外口,經外口向直腸腔內探針探查,直視下找到該瘺管內口并從此導出探針,沿探針切開相應皮膚及切開瘺管,完善止血,切除瘺管,創面敞開,手術經過較順利,術中出血少,行局部凡士林加壓包扎。
【臨床診斷】
高位復雜肛瘺
【分析總結】
術后給予抗感染止血對癥治療。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及**排除物性狀。現患者恢復可,未訴腹痛腹脹等不適癥狀,大便正常,無便血情況,創面尚未完全愈合。
病例來源:愛愛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