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AM合成工藝。PAM主要原料為丙烯腈,它與水經一定比例混合,經水合、提純、聚合、干燥等工藝可得到成品。
(2)PAM的選擇。通過多次實驗和實際應用可以作出下列結論:陰離子型PAM適用于濃度較高的帶正電荷的無機懸浮物,以及懸浮粒子較粗(0.01-1mm),pH值為中性或堿性溶液。陰離子型PAM適用于帶負電荷、含有機物質的懸浮物。非離子型PAM適用于有機、無機混合狀態的懸浮物分離,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3)影響PAM絮凝作用的主要因素
1) 絮凝劑的用量:最佳的絮凝劑用量是絮凝劑全部被吸附在固相粒子表面上,且絮塊的沉降速度達到最大值。最佳用量隨著絮凝劑的離子性質、分子量、懸浮液的pH值而變化,可用試驗方法確定。當絮凝劑超過最佳用量時,絮凝效果反而下降。
2) 絮凝劑分子量對絮凝的影響:絮凝劑分子量越大,絮凝效果越好。但分子量太大,難于溶解且制造費用也高。常用的分子量為300-1500萬。
3) 攪拌對絮凝的影響:攪拌可使絮凝劑均勻的分散到懸浮液中,達到高效絮凝。但攪拌過于劇烈,會使形成的絮塊碎裂,因而絮凝劑的消耗量增加,而絮凝效果相對講是降低了。所以在絮凝處理時只能進行適當的攪拌,攪拌機轉速一般應控制在50-250r/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