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22日(北京時間)報道,法國和瑞士科學家首次使用氮化鎵在(100)-硅(晶體取向為100)基座上,成功制造出了性能優異的高電子遷徙率晶體管(HEMTs)。此前,氮化鎵只能用于(111)-硅上,而目前廣泛使用的由硅制成的互補性金屬氧化半導體(CMOS)芯片一般在(100)-硅或(110)-硅晶圓上制成。這表明,新晶體管能同由(110)-硅制成的CMOS芯片兼容,科學家可據此研制出兼具CMOS芯片的計算能力和氮化鎵晶體管大功率容量的混合電子元件,以獲得更小更快、能耗更低的電子設備。
晶體管主要由硅制成,用在高電壓電路中,其作用是計算以及增強電子射頻信號。瑞士蘇黎世聯邦高等工學院(ETH)的科倫坡·博羅內斯說:“硅是上帝賜予工程師們的禮物。硅不僅是做基座,也是做半導體和芯片的基本材料。”
然而,硅也有缺陷。當溫度超過200攝氏度后,硅基設備開始出故障。氮化鎵晶體管能應對1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其能應對的電場強度也是硅的50多倍,這使科學家們可用氮化鎵制造出更快的電子線路。博羅內斯說:“這一點對于通訊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工程師們能借此更快更有效地處理信息。”
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氮化鎵技術太過昂貴,不能取代硅技術。不過,最近工程師們開始利用氮化鎵在構建動力電子設備方面的優勢,希冀研發出更快、更耐熱、能效更高的晶體管。
因為氮化鎵和硅這兩種材料的屬性不同,很難將兩者結合在一個晶圓上,并且在加熱過程中可能也會產生裂痕。不過,在最新研究中,博羅內斯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成功地將氮化鎵種植在(100)-硅晶圓上,制造出了新的氮化鎵晶體管,也解決了高溫可能產生裂痕的問題。
(100)-硅基座的成本為每平方厘米50美分,比常用的藍寶石或碳化硅基座更便宜(碳化硅基座的成本為每平方厘米5美元至20美元),大大降低了氮化鎵技術的成本。科學家們也可以使用硅制造出直徑為30厘米的大晶圓,用藍寶石或碳化硅則無法做到這些。
另外,氮化鎵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因此由其制成的動力電子設備幾乎不需要冷卻。博羅內斯表示,如果移動通訊基站配備氮化鎵晶體管,運營商將不再需要高能耗的冷卻系統。照明能耗約占全球能耗的20%,用氮化鎵制成的一個5瓦的燈泡與傳統60瓦的白熾燈一樣明亮,因此,氮化鎵有助于為照明領域節省大量能源。
科學家們也已證明,氮化鎵晶體管能更快發光,且頻率可高達205G赫茲,足以使計算機、手機以及動力電子設備更快、更小且更經濟。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與合作者通過可控調制熱載流子來提高電流密度,發明了一種由石墨烯和鍺等混合維度材料構成的“熱發射極”晶體管,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受激發射”熱載流子生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
集成電路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石,而晶體管則是集成電路的基本單元。隨著晶體管尺寸的不斷縮小,其進一步發展的挑戰日益增多。因此,探索具有新工作原理的晶體管,已成為提升集成電路性能的關鍵。傳統晶體管主要依賴穩......
美國普渡大學團隊將堿金屬原子(銫)捕獲在集成光子電路中,可充當光子(光的最小能量單位)的晶體管。這些被“捉”到的原子,首次展示了冷原子集成納米光子電路構建量子網絡的潛力。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物理評......
英國男孩奧蘭·諾爾森接受手術,在顱內植入電子設備,以控制其癲癇發作的頻率。他因此成為全球首個接受這類手術的人。據英國廣播公司23日報道,諾爾森3歲確診患上倫諾克斯-加斯托綜合征,這是一種常在學齡前發作......
近日,該實驗室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這也是電子科技大學“銀杏一號”城域量子互聯網研究平臺取得的又一項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
4月18日,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量子實驗室獲悉,近日,該實驗室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這也是電子科技大學“銀杏一號”城域......
英國和加拿大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單分子晶體管,利用量子干涉來控制電子流。這一成果為在電子設備中使用量子效應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有望催生比現有設備更小、更快、更節能的新型晶體管,以制......
以碳化硅、氮化鎵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被稱為“未來電子產業基石”。近日,上交所科創板新質生產力行業沙龍第二期聚焦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領域,匯聚華潤微、芯聯集成、天岳先進等3家半導體頭部企業,及多家證券......
美國西北大學、波士頓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從人腦中汲取靈感,開發出一種能夠進行更高層次思維的新型突觸晶體管,可像人腦一樣同時處理和存儲信息。在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晶體管對數據進行分類的能力,超......
美國西北大學、波士頓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從人腦中汲取靈感,開發出一種能夠進行更高層次思維的新型突觸晶體管,可像人腦一樣同時處理和存儲信息。在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晶體管對數據進行分類的能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