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逆流色譜法于1982年由美國國立衛生院Ito博士研制開發的一種新型的、連續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譜技術,與其它色譜技術不同的是它不需任何固態載體,因此能避免固相載體表面與樣品發生反應而導致樣品的污染、失活、變性和不可逆吸附等不良影響。
高速.jpg
同時它也具有適用范圍廣、快速、進樣量大、費用低、回收率高等優點。因此,己在生物、醫藥、食品、材料、化妝品和環保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的分離純化領域倍受重視。
高速逆流色譜儀原理及特點
HSCCC利用了一種特殊的流體動力學(單向流體動力學平衡)現象。具體表現為一根100多米長的螺旋空管,注入互不相溶的兩相溶劑中的一相作為固定相,然后作行星運動;同時不斷注入另一相(流動相),由于行星運動產生的離心力場使得固定相保留在螺旋管內,流動相則不斷穿透固定相;這樣兩相溶劑在螺旋管中實現高效的接觸、混合、分配和傳遞。由于樣品中各組分在兩相中的分配比不同,因而能使樣品中各組分得到分離。
重現性好。如果樣品不具有較強的表面活性作用,酸堿性也不強,那么多次進樣,其分離過程穩定性都保持很好、峰的保留相對標準偏差也小于2%,重現性相當好。
應用領域:
(1)天然產物已知有效成分的分離純化
(2)化學合成物質的分離純化
(3)中藥一類、五類新藥的開發
(4)中藥指紋圖譜和質量控制研究
(5)抗生素的分離純化
(6)天然產物未知有效成分的分離純化(新化合物開發)
(7)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分離純化
(8)放射性同位素分離
(9)多肽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分離以及手性分離等
應用范圍廣,適應性好。由于溶劑系統的組成與配比可以是無限多的,因而從理論上講HSCCC適用于任何極性范圍的樣品的分離,所以在分離天然化合物方面具有其獨到之處。并因不需固體載體,而消除了氣液色譜中由于使用載體而帶來的吸附現象,特別適用于分離極性物質和其它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
標簽:色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