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轉基因技術發展的巨大潛力,各國也高度關注其發展中有沒有潛在的風險,特別是生物基因跨物種轉移是否會對健康和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均制定了轉基因生物安全風險評價的指導性文件。我國也始終堅持在推進轉基因技術的同時強化生物安全管理。早在1996年農業部即頒布了轉基因安全評價的部門法規,成為國際較早實行轉基因安全管理的國家之一。2001年國務院正式實施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明確指定農業部負責,會同科技、衛生、環保、外經貿、檢驗檢疫等10個部門組成部級聯席會議共同管理。在管理模式上既針對產品又針對過程,涵蓋研究試驗、生產加工、經營及進出口各個環節;在制度設計上強調借鑒國際經驗、適合我國國情、維護國家利益。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了轉基因生物安全法規、技術規程和管理體系,對保障生物安全、促進轉基因育種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轉基因安全評價,主要包括食用安全性和環境安全性兩大部分,重在進行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以轉基因抗蟲水稻的食用安全評價為例, 過去長達11年的時間里,我國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國際技術規范對其進行了營養學、毒理學和致敏性的全面評價。營養學評價包括宏量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等,包括氨基酸和脂肪酸構成分析)、微量營養成分(礦物質、維生素)以及抗營養因子等檢測分析,以判斷轉基因與非轉基因水稻在營養成分和抗營養因子上是否存在生物學意義上的差異。毒理學評價則研究觀察其對實驗動物是否有不良影響,并根據試驗結果進行暴露量評估(如判定殺蟲基因蛋白攝入量的安全系數)。致敏性評價則通過殺蟲蛋白與已知致敏原蛋白氨基酸序列進行同源性比較,評價其致敏的可能性,并開展體外模擬胃腸道消化穩定性試驗以確定殺蟲蛋白是否易于被消化酶分解。應當指出的是,我國轉基因水稻食品的安全性檢測指標超過了國外的標準。例如,美國在評價新的抗蟲作物時,做實驗動物大鼠口服急性毒性和90天喂養試驗就夠了,因為他們認為Bt殺蟲蛋白并非新發現的蛋白,它的性質特點已為人們長達一個世紀的試驗研究和安全應用所熟知,而且抗蟲玉米上市已十幾年,從未發現其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但是,為慎重起見,我國仍增加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沒有要求的檢測指標,如三代繁殖試驗(大鼠的自然壽命為2—3年,90天喂養試驗相當其生命周期的1/8;三代繁殖則用以分析對后代的影響)。
此外,轉基因生物安全性評價過程中還有許多詳細的規定和要求,如允許轉移的基因結構和功能必須明確、接受基因的作物特性和遺傳背景必須清楚、基因操作的方法必須安全可靠、轉基因的后代必須能夠檢測跟蹤等。又如,隨著轉基因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已能去除轉化載體上抗生素標記及其他無關序列,而且能知道外源基因在作物基因組中的插入位點,這樣就會更大限度地降低轉基因帶來的風險,從而使轉基因更為精確,快速和可控。
全球轉基因作物規模化應用已逾15年,盡管傳聞不斷,但真實的情況是:由于各國實施了科學、規范的管理,轉基因安全風險得到了有效的監測和預防,轉基因作物的品種和面積、加工食物的種類和食用人群仍在逐年擴大。每年全世界億萬公頃土地種植轉基因作物,數億人群食用轉基因食品,迄今確實沒有發生過具有科學實證的轉基因食用和環境安全事件。因此,應當肯定:經過科學評估、依法審批的轉基因作物是安全的,它的風險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近年對此也做出了肯定的結論。正是基于這一點,我國仍應積極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的研究和產業化。當然,所有的高新技術的發展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于轉基因安全風險這樣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我們仍要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我國安全評價和管理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轉基因技術也會不斷發展完善,其安全性一定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作者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一種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在農場種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監管機構已經批準了一種經過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它可以抵抗一種已蔓延到全球許多國家的毀滅性真菌疾病。近日,澳大利亞基因技術監管辦公室頒發了許可證,允許......
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的新研究揭示了首個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的致死原因。該手術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移植到人類患者體內,標志著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57歲的大衛·貝內特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
2月18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鼓勵農業轉基因生物原始創新和規范生物材料轉移轉讓轉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鼓勵原始創新,支持高水平研究。支持從事新基因、新性狀......
4日,從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舜豐生物)獲悉,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農業用基因編輯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下發全國首個植物基因編輯安全證書,該證書由舜豐生物獲得。基因編輯是世界生物育種......
據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消息,2023年1月25日,澳新食品標準局發布227-23號通知,其中A1266號申請,申請將來自轉基因里氏木霉的木聚糖酶(xylanase)作為加工助劑。據通知,該木聚......
岡比亞按蚊可以攜帶瘧疾病原蟲。圖片來源:RealityImages/Shutterstock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對攜帶瘧疾病原蟲的蚊子進行基因改造,可以減緩其體內瘧疾寄生蟲的發育,也可以縮......
利用轉基因豬唾液腺生物反應器合成hNGF蛋白示意圖。研究團隊供圖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吳珍芳團隊在轉基因豬生物反應器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利......
7月12日,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臟移植到兩名靠生命維持設備延續生命的病人體內。這兩人在移植手術前被宣布腦死亡,在術前、術中和術后一直使用呼吸機并進行透析。直到去年,異種移植,即將......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2022年春季會議上提交論文稱,他們培育出了一種能生成骨激素從而促進骨骼生長的轉基因萵苣,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培育出并食用這種萵苣,對他們在執......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2022年春季會議上提交論文稱,他們培育出了一種能生成骨激素從而促進骨骼生長的轉基因萵苣,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培育出并食用這種萵苣,對他們在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