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1-13 09:18 原文鏈接: 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啟動

      1月8日至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2010年度資助項目啟動會在蘭州召開。共有26位項目負責人就項目實施的前期背景、技術路線、預期目標等向與會人員作了介紹。黑河計劃指導專家組副組長傅伯杰研究員作了《黑河計劃的實施思路與基礎框架》的報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副主任宋長青就2010年度黑河計劃項目申報、評議、評審要求,及先期啟動的重大研究計劃的管理模式進行了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主任程國棟院士出席了會議。

      據悉,“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計劃以我國黑河流域為特定研究區域,圍繞重大研究計劃的總體目標和思路布署項目。預算總經費為1.5億元,預計執行期為8年,立項資助工作主要在前5年進行。“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計劃以我國黑河流域為典型研究區,從系統思路出發,探討我國干旱區內陸河流域生態—水—經濟的相互聯系。通過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建立我國內陸河流域科學觀測—試驗、數據—模擬研究平臺,認識內陸河流域生態系統與水文系統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機理,提高內陸河流域水—生態—經濟系統演變的綜合分析與預測預報能力,為國家內陸河流域水安全、生態安全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理論和科技支撐。

      該研究計劃主要針對以下5個核心科學問題:一是干旱環境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對水分脅迫的適應機制;二是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機理及其生態水文效應;三是不同尺度生態—水文過程機理與尺度轉換方法;四是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流域生態—水文過程的響應機制;五是流域綜合觀測試驗、數據—模擬技術與方法集成。

      2010年度重點資助領域與方向一是干旱內陸河流域冰雪、凍土演化與水文、水資源變化過程;二是地表水與地下水轉換過程及生態效應;三是不同尺度植被水分利用與耗水的生物學機制;四是典型植被格局生態—水文過程的相互作用機制;五是流域經濟—生態—水系統演變過程;六是流域生態—水文集成模型與決策支持系統;七是已有黑河流域生態、水文數據的整理與發布;八是樣帶調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