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藥衛生界全國政協委員中,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一直都是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之一。他被很多人評價為“敢說真話”。
在全國兩會期間,黃潔夫接受了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
記者:你如何看待北京霧霾?
黃潔夫:霧霾是經濟發展這么多年的代價。我們要共同承受、克服,要一起改變它。
記者:霧霾帶動了“防霾”市場,例如口罩、凈化器,你如何看待當前的口罩對霧霾的作用?
黃潔夫:我不戴。因為戴一般的口罩是無效的。PM2.5很微小,普通口罩只能阻斷PM10這樣的大顆粒,只能讓心理上舒服一些。關鍵是把環境要治理好,特別是室內的空氣凈化。
目前藥店里能買到的口罩都不行,必須特制,中間要加很多東西,但佩戴很不方便。
霧霾嚴重時,特別是出現橙色、紅色預警后,一定要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跑步。PM2.5進入肺泡的可能性更大。
空氣治理需要一定時間,也不要講得那么可怕。
我在考上研究生前,曾經在昆明鋼鐵公司工作八年。昆明鋼鐵廠以前的空氣太差了,焦炭煤灰,PM2.5肯定很高。我在那里工作了8年,但現在肺部依然很健康。現在每年兩次體檢,肺部很干凈,可以跟運動員同場打網球,根本不像68歲的老人。
當然,我說這個并不是讓大家不怕霧霾,只是說危害因人而異。
記者:當前器官移植現狀如何,下一步有什么大的舉措?
黃潔夫:中國器官移植發展進入歷史新階段,中國將走上擺脫死囚依賴的歷史階段。從去年全面啟動,到今年3月2日,1570例的器官,差不多有 5000位病人因公民身后自愿器官捐獻而獲新生。同期,已遠遠超過死囚器官捐獻,全國38家醫院的大型器官移植中心已停止使用死囚器官。
死囚也是公民,也有捐獻器官的權利,就和公民捐獻一樣,按照國家法律,進入計算機系統自動公平分配。中國為亞洲國家的器官捐獻工作創造了一個范例,可是,還剛剛起步。目前自動分配已經超過一半。
3月1日,國家成立了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國家衛計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兩家組成,由國家衛計委主導。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麻省總院于3月16日實施一例臨床異種腎移植,這位男性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已于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下午出院回家。“這是全球第一例接受基因編輯豬的器官移植走出醫院的病人。”華中科技大學同......
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血液檢測新方法可分析人體器官的老化,或能更好地預測疾病風險和老齡化影響。研究者對逾5000人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其中近20%的人表現出某一器官明顯加速老化或器官特異性疾病,這可能會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67號《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已經2023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總理李強2023年12月4日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67號《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已經2023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總理李強2023年12月4日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
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正確佩戴口罩是發揮口罩預防呼吸道疾病傳播作用的前提,建議單個口罩累計使用時間不超過8......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是人間大愛善行,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關系生命倫理和社會公平,是國家醫學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
導讀:實現了從血漿蛋白質組學分析中挑選出的器官特異性衰老標志物 新研究在血漿中發現了器官特異性的衰老標志物,可以突顯個體在一個或多個器官中的衰老速度超過正常。"我們的研究引入了使用......
部分民眾總感覺“陽康”后一直有不舒服的現象,在近期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重磅研究中得到了分子層面的科學論證:新冠病毒會對部分感染者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涉及肺、腎、腦、運動能力、血糖、疲勞、嗅/味覺異常、......
脊髓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大腦和周圍神經的重要橋梁,支配著全身各種運動功能。而這些運動調節功能的主要執行者則是脊髓內一群稀少(僅占脊髓全部細胞約0.3-0.4%)而又關鍵的細胞——運動......
依靠“冷凍技術”,穿越千年,在未來蘇醒,這是科幻小說中常有的情節。雖然,目前實現冷凍和復活整個生物體還很遙遠,但冷凍器官的科技進展還是給人們帶來不少驚喜。近期,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