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線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來自寵物狗的灰塵可以影響(主人)腸道菌群,這種菌群改變可產生抗過敏作用。再次驗證了一個道理,“不干不凈,吃了沒病”。
過去大量研究證據表明,嬰幼兒期接觸狗和家畜可減少將來發生過敏和哮喘的機會。但過去對產生這種效應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現在研究人員從腸道菌群角度尋找到這種現象的背后原因。他們最新的研究發現,即使沒有寵物,只要將某種特定細菌喂給小鼠,也可以達到預防過敏的作用。
荷蘭馬斯特里赫大學醫學中心的分子流行病學家John Penders參與了這一工作,他認為,這一研究非常清楚地證明了環境因素如何通過影響腸道菌群發揮對抗過敏的效應,給人們通過調節腸道菌群預防過敏指明了道路。
10 年前美國學者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那些在兒童時期接觸寵物(狗和貓)人患有過敏和哮喘的幾率明顯減少,尤其是寵物狗的效果最為理想。歐洲的一些流行病學研究也支持這一結論,而且提出不僅是寵物,接觸家畜也同樣有效。2010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微生物學家Susan Lynch研究發現,那些間歇在房間外生活的寵物狗可以將環境中的微生物傳遞到房間內,這些微生物部分可在主人的腸道內發現。她們過去的研究發現,寵物來源的主人腸道菌群可影響免疫反應,因此她希望了解,這些來自狗狗的細菌是否可通過胃腸道發揮抗過敏的作用。
Lynch等采集居民家庭內的灰塵,一組來自沒有飼養寵物的家庭,一組來自有門內外兩棲寵物的家庭,然后將這些灰塵和水混合給幼兒小鼠飲用。然后,通過用蟑螂和雞蛋蛋白質免疫這些動物(兩種蛋白質是引起人類和嚙齒類動物過敏的常見物質)。
結果發現,那些喂給有寵物狗房間灰塵的動物不會發生過敏,但那些喂給沒有寵物狗房間灰塵的動物則發生流鼻涕等呼吸道過敏反應。喂給有寵物狗房間灰塵的動物只有小量過敏相關免疫細胞。通過對這些動物飲用灰塵水前后腸道菌群分析發現,喂給有寵物狗房間灰塵的動物腸道內有更多Lactobacillus johnsonii(約氏乳桿菌)細菌,直接給動物直接喂約氏乳桿菌也可以減少過敏反應,即使不接觸寵物狗灰塵,換句話說,本研究找到一種可以抗過敏的腸道益生菌,也許可以開發這種細菌給患者食用作為抗過敏的一種有效手段。
這些動物感染一種可引起人類哮喘的病毒后的反應也比較小。這一研究再次給一個長期爭論的衛生假說增加了新的證據,所謂衛生假說,就是不干凈的環境,甚至細菌寄生蟲感染都可以誘導人體產生促進健康的變化。而現代清潔的生活方式可能使我們更容易發生過敏、哮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過去有許多研究證明寵物有利于減少過敏,現在的研究給這些研究提供了機制上的解釋。關于約氏乳桿菌是否通過狗的傳遞進入人體,Lynch并不這么認為,她提出可能使狗攜帶的細菌進入人體改變了主人腸道菌群結構,讓本來就存在的約氏乳桿菌生長加快。這個說法和上周《科學》上關于飲食改變迅速(5天)影響人類腸道菌群的道理類似。
當然在利用這種方法,如通過喂養寵物減少過敏患者病情或通過攝入特定細菌來治療過敏,目前仍為時過早。況且,目前這一研究只是動物實驗結果,不一定就符合人類的情況。把約氏乳桿菌作為一種益生菌預防過敏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由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疫苗研究中心(VRC)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實驗性通用流感疫苗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的杜克大學招募志愿者。這項1期試驗將測試被稱為H1ssF-3......
端粒是真核細胞線性染色體的末端結構,在細胞復制過程中起保護作用,避免DNA受到損傷,并且像帽子一樣有效防止染色體間末端重組、融合和染色體退化。在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中,端粒會隨著分裂次數的增加逐漸縮短,......
如今大量研究證據表明,機體腸道菌群對于人類健康非常重要,且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直接相關,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科學家們近期在腸道菌群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1】NatMed:腸道微生物組在CAR-......
春季是過敏的高發期。據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花粉過敏指數地圖顯示,近期,多地花粉過敏指數“爆表”。對此專家表示,過敏季易感人群應及時做好防護。春季過敏高發出門應做好防護專家表示,春季花粉過敏的“元兇”往......
近日,《先進科學》在線發表了一項關于睡眠缺失與腸道定植抗性的研究。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教授王志強等人發現,睡眠缺失削弱了腸道定植抗性,進而可能誘發腸道感染性疾病。而β-煙酰胺單核苷酸(NMN)通過調節腸道......
發表于新一期《APL生物工程》雜志上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新設備——腸道芯片,該設備模型成功地維持了人類腸道細胞和微生物群的共生體長達幾天,甚至是幾......
寵物克隆原理看上去很簡單,取一塊原本寵物的皮膚,在皮膚細胞里提取細胞核;從其它動物體內取一個卵細胞,去掉它的細胞核;再把新卵細胞植入到另一動物體內,直到孕育出一個新生命。取卵的過程是無比痛苦的,他們會......
近日,獸醫所動物腹瀉病防控創新團隊應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對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感染后不同腸道細胞的功能改變進行了系統性分析,相關研究成果以題為“IdentificationofCellTypesa......
2022年12月30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馬迎飛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Metagenomicanalysisrevea......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ChristophA.Thaiss研究團隊發現,一條依賴于微生物的腸道-大腦途徑調節運動的動機。相關論文于2022年12月14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研究人員報告了在小鼠中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