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和諾德9月1日宣布,原本計劃2019年退休的Lars Rebien S?rensen將會在2016年底提前退休,繼任者將是在公司服務25年之久的執行副總裁及企業發展部負責人Lars Fruergaard J?rgensen,任期自2017年1月1日正式開始。
諾和諾德公司董事會主席G?ran Ando評論稱:“S?rensen在擔任公司CEO的16年間,帶領諾和諾德成為受人高度尊敬的全球制藥公司,我代表公司董事會和全部員工對S?rensen杰出的領導力、專注度和為公司長達34年的忠誠服務表示感謝”。
諾和諾德同時對公司架構進行大調整,劃分為北美運營部(North America Operations)和國際運營部(International Operations)兩大部門。現任大中華區、太平洋&市場負責人及執行副總裁Jakob Riis將擔任北美運營部的執行副總裁。現任國際運營部負責人及執行副總裁Maziar Mike Doustdar將保留原職。國際運營部的業務主要覆蓋5大地區,分別是歐洲,拉丁美洲,非洲、亞洲、中東及大洋洲,日本&韓國,大中華區。除CEO之外的人事和公司架構調整即刻生效。
丹麥日德蘭銀行分析師Frank Horning Andersen 表示:“在S?rensen擔任CEO期間,諾和諾德依靠在糖尿病領域的專注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S?rensen的提前退休折射出諾和諾德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尤其是來自美國市場的挑戰”。諾和諾德管理層近期對外透露了一個信號,公司目前面臨的市場競爭以及由此帶來的付費者的壓力空前巨大。J?rgensen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采取一些壓縮公司成本的措施。
百健(Biogen)
在George Scangos擔任百健CEO的6年內,百健的年度收入、盈利水平和股價都有大幅提升,成為全球一流的生物制藥公司,百健在多發性硬化癥領域的統治地位愈發牢固,尤其是Tecfidera的上市幫助Biogen成為口服MS藥物市場的王者,但是口服MS藥物市場的增速漸漸放緩。
百健在2016Q2季報中宣布,Scangos將在未來數月確定CEO繼任人選后離職,Biogen已啟動尋找新CEO的工作,內部和外部候選人都在考慮范圍之內。這意味著百健可能會對自己的業務重心重新規劃。
Scangos表示:“Biogen在過去6年一共上市了6個新藥,公司收入和利潤增加了好幾倍,研發和商業運作達到了世界一流水準。而且Biogen目前還有多個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重磅在研藥物處于后期階段。Biogen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我很高興自己在Biogen履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這一使命中發揮了作用。現在是由新領導人來掌控Biogen舵盤的正確時機,我希望能到西海岸做一些事情,并花更多時間陪伴我的家人”。
百健目前的管線儲備確實有一些讓人非常期待的后期產品,剛公布積極Ib期數據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aducanumab在9月1日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但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的超高失敗率也讓大家始終為aducanumab捏一把汗。脊髓性肌萎縮藥物nusinersen近期也獲得了積極的數據。百健在退行性神經疾病領域的投入或許會獲得巨大回報,也可能血本無歸,留給Scangos繼任者的是機會與風險并存的資產。
葛蘭素史克(GSK)
今年3月,GSK宣布Andrew Witty將在2017年3月交出執掌9年的CEO帥印。Andrew Witty通常被視為是制藥行業最富有爭議色彩的CEO之一,包括全力支持疫苗開發(2014年拿腫瘤業務交換諾華的疫苗業務),面對飽受爭議的高藥價所采取的務實研發策略,2014年在中國市場遭遇的行賄丑聞和天價罰單,改革藥品的臨床推廣方式……
GSK近幾年獲批了不少新藥,但并未兌現成公司業績的增長。GSK放棄傾注多年心血的腫瘤業務讓外界至今爭議不斷,大股東對Andrew Witty已經到了嫌棄的地步,公開表示希望Andrew Witty退位。Andrew Witty退休消息正式傳出后,GSK公司股價甚至上漲2%,這都反映了投資人希望GSK從公司高層做出變動的期待情緒。
對Andrew Witty的繼任者而言,大家關心的是,在HIV-1感染業務風生水起的時候,GSK是否還會在呼吸疾病業務繼續不遺余力地投入。另外,GSK也表示過“沒有完全放棄腫瘤業務,只是從相對陳舊的抗癌藥物轉移到了新興的腫瘤免疫治療陣地”,GSK換帥后研發重心會做出如何轉變也非常值得關注。
吉利德(Gilead)
今年1月29日,Gilead宣布擔任公司CEO長達20年的John Martin將在3月10日正式退休,只擔任執行總裁一職。
與葛蘭素史克Andrew Witty被迫退位不同,John Martin可謂帶著巨大的榮耀功成身退。Gilead在2011年110億美元巨資收購了Pharmasset,兩個超級重磅炸彈Sovaldi 和Harvoni隨后誕生,Gilead如今的市值已突破1000億美元,相比John Martin擔任吉利德CEO初時的10億美元,20年實現100倍以上的增幅無人能及。
John Milligan作為John Martin的繼任者恐怕要面臨巨大的挑戰,丙肝藥物市場快速飽和,競爭產品爭相入市,價格戰愈演愈烈……Gilead不希望太過依賴抗病毒藥物,一直謀求轉型,但腫瘤藥研發遭遇挫折。手上現金雖然充裕,今年卻只做了幾筆小交易,股價相比年初反而下降了20%以上。投資人殷切期待Gilead能夠重現當年收購Pharmasset的神來之筆。
禮來(Eli Lilly)
受重磅藥物ZL到期影響,禮來的總收入從2013年的231億美元直線下跌至2014年的196億美元,2015年也沒能邁過200億門檻(199億美元)。與此對應,在PharmExec的全球制藥企業排名中,從2014年的第9名跌至2016年的第15名,被Gilead、AbbVie擠出TOP10不說,還落在了仿制藥巨頭Teva身后。
禮來7月27日發布消息,稱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 John Lechleiter將于2016年底正式卸任退休。John Lechleiter已為禮來服務了35年,在CEO的帥位上服役9年。
其實在John Lechleiter退休之際,禮來基本上也熬過了公司發展最困難的一段時間。公司在2014-2023年間將以平均每年2個的速度上市20個新藥。禮來2015年的業績已小幅反彈,在2016Q2季報中,禮來對于2016年實現206~211億美元的收入預期再次給予確認。禮來似乎終于迎來了“新藥帶來豐厚回報”的蜜月期。
John Lechleiter的繼任者是公司的生物醫藥業務負責人兼高級副總裁David Ricks。禮來現在最受期待的產品還是來自阿爾茨海默病領域,除了臨時修改終點的solanezumab,還有獲得FDA加速審批的LY-3314814 (AZD3293)。在solanezumab之外,禮來已經在阿爾茨海默病領域投入了大約30億美元。根據EvaluatePharma的預測,Solanezumab如果能順利上市, 2020年預計可為禮來帶來大約1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禮來其他廣受關注的新藥還包括糖尿病新藥Trulicity(每周1次GLP-1受體激動劑)和Jardiance(SGLT-2抑制劑)、乳腺癌新藥abemaciclib(CDK4/6抑制劑)、類風濕關節炎新藥baricitinib(JAK抑制劑)等。
新基(Celgene)
新基也是在今年第1季度宣布了新CEO的任命。原CEO Robert Hugin離任后擔任公司董事長,繼任者Mark Alles之前在新基擔任首席商務官及執行副總裁。
投資人對新基最關注的產品可能是克羅恩病藥物GED-0301,將其視為新基未來10年的主要增長動力,而且是新基實現收入多元化的重要依靠。GED-0301是一種口服反義藥物,靶向于Smad7信使RNA(mRNA),開發用于中度至重度克羅恩病的治療。Celgene向Nogra支付了7.1億美元的預付款獲得該藥,未來還可能會支付8.15億美元的研發里程金和11億美元的銷售里程金。
Mark Alles的壓力可能沒有Gilead現任CEO那么大,因為多發性骨髓瘤業務的增長勢頭依然迅猛。Mark Alles應該是2016年接班的新任CEO當中最幸福的一個。
拜耳(Bayer)
今年2月24日,拜耳宣布由公司戰略與投資組合管理部負責人Werner Baumann接替Marijn Dekkers擔任CEO,任期5月1日生效。實際上Marijn Dekkers早在2014年即宣布將在2年后的2016年底辭職,拜耳的這一決定只不過提前了數月。
在Marijn Dekkers任內,拜耳不僅完成了對云南滇紅藥業的36億元收購,還以142億美元收購了默沙東的消費者保健業務。拜耳的代表性新藥Xarelto(利伐沙班)和 Eylea(阿柏西普)也都增長強勁,是公司業績的重要保障。
Baumann接任CEO以后,精力似乎也不在制藥業務上,而是專心求購全球最大的農作物種子供應商孟山都,打造全球最大的種子和農用化學品生產商。拜耳5月23日在官網上正式宣布將以620億美元(每股122美元)全現金收購孟山都公開發行的全部普通股股票,最新消息是拜耳正與拒絕其報價的孟山都就收購一事積極溝通,雙方已有實質性進展,有望在未來兩周內達成協議。
在制藥業務方面,投資人對Baumann的期待就是提前做好應對Xarelto和Eylea競爭產品到來的準備,進一步強化藥物管線儲備。
威朗制藥(Valent Pharmaceuticals)
Michael Pearson的下臺是不可避免的。Valeant面臨的倒不是增長困難的問題,而是如何避免公司不被破產清算的問題。
60歲的Joseph Papa作為繼任者,今年5月初被Valeant從競爭對手Perrigo那里挖來,接手的完全是一堆爛攤子,其首要任務就是要出售一些資產,縮小Valeant的債務規模。有一副爛牌拿在手里,打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一不小心打好了,就會顯得非常有水平,這或許是Papa這個時候還愿意接手Valeant的原因。
兩個月多前,憑借在阿爾茨海默癥領域的成功,禮來市值一舉跨過4000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純藥企。就在8月8日晚上,禮來再一次創造了歷史。超強二季報發布后,盤中其股價一度達到了538美元/股,市......
——AdvionInterchimScientific公司首席執行官KavehKahen博士專訪2015年,IVD著名企業博暉創新收購美國Advion公司,進入小型化質譜市場,2020年,收購法國In......
6月3日,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正式獲國家藥監局受理。在一眾明星的減肥實測“帶貨”下,這款本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迅速火出圈。馬斯克親測過的“減肥神藥”要來了。6月3日,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注......
記者查詢公開信息發現,美國疫苗廠商Moderna公司于5月24日在中國注冊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此舉是在Moderna公司CEO斯蒂芬·班塞爾(StéphaneBancel)上個月訪問中國之后,該公司進......
IT之家12月21日消息,埃隆?馬斯克在推特發文對網友的投票結果作出回應,稱會盡快找到一個足夠傻的人來接任推特CEO一職,而一旦找到自己便辭職。馬斯克稱,辭任后他本人將只負責管理軟件和服務器團隊。馬斯......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艾伯樂(AlbertBourla)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艾伯樂表示自己“感覺很好,沒有任何癥狀”。據報道,60歲的艾伯樂曾于今年8月15日......
從藥明康德中期業績交流會上獲悉,隨著業務規模增大,公司下半年收入會增速,效率也會不斷體現,預計今年全年毛利率水平同比去年有所提升,全年經調整Non-IFRS增速會高于收入增速。其中,預計未來3-5年,......
7月21日,羅氏公布2022年上半年財報,總營收322.95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5%(按CER計算);凈利潤為91.61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12%;研發投入66.28億瑞士法郎,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羅......
2022年6月15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BusinessCouncil)公布了新當選的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和董事會成員名單。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FisherSc......
速遞|司美格魯肽組合療法治療NASH,諾和諾德/吉利德擴展合作今日,吉利德科學(GileadSciences)和諾和諾德(NovoNordisk)聯合宣布,雙方將擴展針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