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滬深股市上市公司中已發布相關環境責任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及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有效樣本企業共928家,占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總量的26.02%。未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報告的企業數量共2639家,占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總量的73.98%。
這是12月21日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與北京化工大學聯合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8年)》中統計出的數據。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度提升
《報告》發現,2018年已發布報告的企業數量共928家,比2017年增加了71家。其中,滬市為555家,深市為373家。發布報告的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度明顯提升,總體平均得分約33.14分,相比2017年指數分數提升6.32%。2018年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評價排名前十的“先鋒榜”企業為:復星醫藥、科倫藥業、景興紙業、恒邦股份、粵桂股份、京東方A、中集集團、馳宏鋅鍺、中國鋁業、海亮股份,評級均為四星半級。
對于未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報告的2639家企業,以其官網為依據對環境信息披露情況進行分析。其中,共有2465家(占比93.4%)企業設置了官網(174家企業未查詢到官網);得分率處于10%以下的三項指標分別為“污染排放披露情況”“綠色金融相關信息”“環保公益活動”。
根據《報告》,2018年未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責任披露報告的企業中,山西三維(違法傾倒工業廢渣)、先河環保(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沙鋼集團(工業固廢污染土壤水體)、藍豐生化(固廢污染)、羅平鋅電(重金屬污染)、輝豐股份(有害廢水偷排)、華自科技(超標排放污水)、安納達(廢氣污染)、渤海股份(超標排放污水)、武進不銹(固廢污染)等公司均因環境污染問題被國家、省、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處罰。
大企業更負責
“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發布相關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持續高于總體水平。”北京化工大學低碳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劉學之指出, “京津冀地區企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總體分數略高于全部樣本平均水平。”928家企業中,京津冀地區企業占比16.92%。
不同行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明顯差異。劉學之介紹說,19個行業中,僅教育業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兩個行業未發布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報告。“住宿和餐飲業環境信息公開指數最高,采礦業、公共環保業、運輸倉儲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和制造業8個行業指數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
劉學之表示,下一步將對不同行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的不同水平進行研究。
此外,公眾企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持續保持最高。公眾企業得分最高,其次為國有企業。在民營企業中環境信息披露的水平差距較大,排名前四的企業均為民營企業,同時在排名居后的企業中民營企業也占多數。
推動企業完善環境信息披露工作
從2013年首屆中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評價報告出爐開始,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與北京化工大學已經連續七年向社會公開發布報告。
“從2013年一直堅持到現在非常不容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李衛剛表示,“但是目前有一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報告是在講故事,缺少量化標準。”
2017年,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和半年度報告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進行了統一修訂,明確提出了分層次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即要求重點排污公司強制披露、其他公司執行“遵守或解釋”原則。
“到2020年中國所有上市公司將強制性披露環境信息。”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行業環境政策室主任李曉亮指出,環境信息披露不僅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更可以避免經濟損失。他以2017年數據為例,如果合規披露,僅發債和增發股份兩項,本可制止約5600億元資金流入重大環境違規上市公司。
“對受重大環境行政處罰的企業,據目前不完全統計,會在銀行貸款、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等方面受限制。但相關本應有效的限制政策目前并未有效激活,處于‘沉睡狀態’。”李曉亮對此表示遺憾。
針對當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報告》建議:一是強化政策協同引導。結合行業實踐與上市公司優秀案例,制定具有行業特色的中國企業環境責任信息公開分步提升戰略。二是重視基礎信息整合。鼓勵企業重視環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基礎工作,為企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工作的完善奠定重要基礎。三是兼顧多方期望訴求。提升企業披露環境管理信息、績效及環境信息溝通等方面指標的完整性、實質性和可比性,增強報告的可讀性。四是借鑒國外優秀實踐。制定多層次、保障措施詳盡的救濟途徑和公益訴訟制度。五是促進未發布社會責任及環境責任信息相關報告的上市公司披露水平的提升。培育和指導市場化的企業環境信息公開運作規范,有效推動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服務行業的發展。
“要讓企業由被動披露轉變為自愿披露環境信息。” 上市公司環境管理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專家張杰說。
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報告的發布,推進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總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促使更多的上市公司及時發布環境責任信息報告,不斷完善環境信息披露的體系和內容,并在全社會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相繼披露增持計劃,提振市場信心。短短6天之內,國內生豬龍頭牧原股份兩次出手護盤。繼10月20日公司公告控股股東及實際控股人之子秦牧原擬增持10億元后,10月25日,牧原股份又一次發布......
周五下午15點收盤后,上證指數定格在2983.06點,跌幅0.74%。時隔一年,上證指數再度跌破3000點大關。前一天,A股市場震蕩下挫,上證指數盤中最低探至3004.77點,最終險守3000點大關。......
十家核酸檢測上市公司上半年賺了160億。上半年國內十家核酸檢測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2022年半年報,經梳理發現,十家上市公司的營收總和為485.18億元,凈利潤總和達到162.97億元。從增幅看,十家上......
2021年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注冊成立。截至昨天(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已達106家,總市值近2000億元。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小企業占比超過七成,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占比超八成;其中23......
改個名字,就好像重獲新生。為了取一個好名字,上市公司的高管們頗費躊躇。有的是為了追風口。6月15日,成立7年有余的映客正式更名為映宇宙,大張旗鼓吹響向元宇宙進軍的號角。發布會期間,公司股價一度上漲近1......
2月16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尤安設計員工曝同事疑似被累死》一文,引起熱議。文章顯示,尤安設計(300983.SZ)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尤安巨作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尤安巨作)26歲的設計師......
2月14日,建業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同日發布公告,更換或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建業地產(00832.HK)將委任楊明耀為公司首席執行官,以接替王俊的職務,自公告日期起生效。公告顯示,為更有效的企業管理及......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落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要求,細化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內......
普華永道(PwC)根據全球上市公司2021年3月31日的股票市值(marketcapitalisation)排出“2021全球市值100強上市公司”排行榜(Globaltop100companies2......
日前,北京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正式對外推出《中關村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中關村上市公司實現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20年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