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00余顆新脈沖星。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領先全球的觀測能力,我國天文學家在脈沖星搜尋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領先國外脈沖星搜索團隊。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作為深度探測宇宙的革命性設備,“中國天眼”已發現500多顆新脈沖星,發現了其他望遠鏡很難發現的暗弱的快速射電暴,獲取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快速射電暴事件樣本集,這些發現正幫助人類進一步揭示劇變中的宇宙。
在脈沖星研究方面,2021年5月“中國天眼”團隊首次找到脈沖星三維速度與自轉軸共線的證據。“這一發現是當前超新星模擬所不能解釋的,挑戰了現有中子星起源模型,也拓展了人類對極端物理條件下特殊天體起源的認識。”李菂說。
據了解,脈沖星是一種高速旋轉的中子星,是巨大的恒星爆炸后所形成的星體。它自轉極快,密度極高,具有在地面實驗室無法實現的極端物理性質。研究脈沖星,有助于解答許多重大物理學問題。
自21世紀以來,中國科研的進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中國論文數量的爆炸性增長,成為了中國學界近年來最顯著的成就之一。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學界似乎“不愿意”引用中國論文。這一現象的成因尚待深究,但它無疑......
“企業提需求、科協搭平臺、學會送服務、產業得提升”——這是山東省泰安市自2020年6月獲批全國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單位以來始終堅持的工作思路。“秉持著‘為每個產業鏈聯系對接至少1個全國學會’的目標,近......
圖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進行谷子種質資源規模化挖掘利用等研究的試驗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供圖【新知】科技日報訊(記者馬愛平)6月10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
6月9—13日,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聯合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辦,該大會由浙江大學承辦。在本次大會上,丹......
6月9日,集美大學發布消息:經中共福建省委研究決定,王厚杰同志掛職擔任集美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6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武漢開幕,眾多院士專家、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共同研討生物醫藥技術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高福,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等專家的主旨演講......
6月6日,記者從中國科技館獲悉,2023年中國科技館“小小志愿者”公開招募正式啟動,旨在讓更多的青少年走進科技館,培養其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
醫生在手術中利用內窺影像來尋找病灶并判斷治療邊界,從而制定手術方案(如切除部位、方式、范圍和深度等)。病灶的精準高效檢測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目前,臨床常用的白光內窺鏡或窄帶內窺鏡,根據色彩信息來區分病......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同行評議和專家集中審議,并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福州大學陳秋水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22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是經濟韌性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對此大家已達成共識。近年來,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