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雜志認為,2013年有6大科學領域值得關注,分別為:單細胞測序、“普朗克”探測微波背景輻射、人類連接組計劃、探索南極冰下世界、癌癥免疫療法和基礎植物研究。
單細胞測序:細胞是生物學的基本單位,研究人員正努力嘗試將它們進行單個分離、研究和比較。目前生物學研究中的基因組測序多是提取大量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后進行的,忽略了細胞間的差異,而單細胞測序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一些科學家認為,通過研究單個、完整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有朝一日可以理解細胞,特別是腦細胞的工作機制。在2013年,單細胞測序有望揭示更多信息,如了解癌細胞如何在腫瘤內變化以及每個細胞內“定居”著多少版本的基因,相關技術有望用于癌癥診斷。
資料圖片
“普朗克”探測微波背景輻射: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宇宙誕生于距今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微波背景輻射是大爆炸的“余燼”,它均勻地分布在整個宇宙空間。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衛星以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它攜帶了一系列高靈敏度儀器,能夠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行深入探測。2013年,“普朗克”將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行迄今最精確的繪圖,以更高的精度檢測現在的宇宙學理論,并可能發現證據補充或修正“大爆炸”理論。
資料圖片
人類連接組計劃:人類連接組計劃是始于2010年的一項耗資3850萬美元的項目,旨在通過掃描1200名健康成年人的大腦,比較他們大腦各區域神經連接的不同、以及如何由此導致認知和行為方面的個體差異,最終描繪出人類大腦的所有神經連接情況。2013年人類連接組計劃將全面展開。目前,支持者和反對者正在辯論人腦神經連接圖譜可以在何種程度上促進對大腦功能的理解。2013年,人類連接組計劃將為這些爭議提供豐富得多的數據。
探索南極冰下世界:2012年,俄羅斯科學家經過多年努力后,終于鉆透南極東部約4000米厚的冰層,抵達了神秘的冰下湖泊――東方湖。俄羅斯也由此成為世界上首個接觸到冰川下湖泊的國家。這個團隊已再次回到東方湖,他們計劃帶回湖面的冰層樣本,希冀發現湖中的生物跡象,了解生命如何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美國和英國科學團隊也計劃對東方湖展開探索。
癌癥免疫療法:科學界近來已經開發了能夠驅使人體免疫細胞抗擊癌癥的藥物,并幫助一小部分受癌癥困擾的患者戰勝疾病。研究人員預測,將兩種針對不同生物通道的靶向免疫療法結合,將會給癌細胞更強烈的打擊。在2013年,有望看到聯合使用兩種療法抗癌的臨床試驗結果。
資料圖片
基礎植物研究:基礎植物研究有望在2013年獲得一些成果,如讓農民用上抗旱作物,企業也可能開始銷售首款以海藻為原料制成的生物燃油。此外,研究人員還在探索調控植物生長的因素,期望探明分子和遺傳兩方面的因素在生長過程中的互動細節。這些研究將有助于揭示植物如何通過自然變異來適應氣候變化。
摘要 蛋白質是細胞功能的主要執行者,由于其無法在體外進行擴增,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技術相較單細胞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技術而言發展相對滯后。傳統的蛋白質組學技術可......
有一種東西,你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它,但你周圍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身體,都因它慢慢地縮小和擴大。這是穿過我們星系的引力波產生的奇怪時空扭曲效應。經過15年的數據收集,現在,科學家們第一次“聆聽”到了在宇宙......
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電荷檢測質譜技術的自頂向下(top-down)的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方法。該方法在本月發表于BioRxiv預印本上,科學家們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檢測1000多個單細胞中的完整蛋白......
有一種東西,你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它,但你周圍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身體,都因它慢慢地縮小和擴大。這是穿過我們星系的引力波產生的奇怪時空扭曲效應。經過15年的數據收集,現在,科學家們第一次“聆聽”到了在宇宙......
腫瘤免疫治療可激活特異性抗腫瘤免疫效應,有望實現腫瘤治愈,因而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科研人員開發了多種新型免疫治療策略,顯著激活抗腫瘤免疫效應。然而,胰腺癌和三陰性乳腺癌等免疫排斥型腫瘤(immune......
科學家們發現了Spirostomum的超快收縮的分子基礎,Spirostomum是一種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運動而聞名的毫米級單細胞原生動物屬。利用從RNAi獲得的高質量基因組,研究人員發現收縮結構,即......
微生物生長表型篩選是工業育種、酶定向進化和合成生物學等領域面臨的限速步驟。精準的單細胞精度生長表型測量是突破上述瓶頸的關鍵。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開發了低成本、非標記的微型......
2月26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單細胞質譜分析儀”實施方案論證暨啟動會在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召開。科技......
免疫療法是目前最有希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策略之一。然而,基于該療法的抗體藥物開發卻在臨床試驗中屢屢失敗。過程工程所劉瑞田研究員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
近年來得益于單細胞測序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以單細胞分辨率去理解生物學過程,包括發育,衰老和疾病等。細胞類型注釋在單細胞數據分析過程中非常關鍵,傳統的注釋方法是將細胞降維到去除批次效應的低維空間,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