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30日,30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實施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87.5%。
根據報告,與2015年相比,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34.8%、降至30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提高6.3個百分點、達到87.5%,重污染天數減少53.6%,不少地方空氣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此外,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18.9個百分點、達到84.9%,劣V類水體比例下降至1.2%。長江干流全線連續兩年達到Ⅱ類水體,黃河干流全線達到Ⅲ類水體。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率提高約12.9個百分點、達到81.3%。全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雙雙超過90%,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突發環境事件數量逐年下降。
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累計淘汰鋼鐵產能近3億噸,2021年煤炭消費占比下降到56%,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25.5%,全國單位GDP能耗、用水量大幅降低,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穩居世界第一。
報告稱,2021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1%,濕地保護率達到52.65%。水土流失面積較20世紀80年代監測最高值減少97.76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雙下降”,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生態安全屏障越來越穩固。
生態環境規劃編制技術導則總綱Technicalguidelineforformulatingplansforecologyandenvironment—Generalprinciples標準號:HJ1......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今年一季度,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一情況。他介紹,從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來看,一季度,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
為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智化轉型,進一步規范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運行管理,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可靠,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智能站房試點研究。......
近日,我國一批重大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工程陸續展開。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是今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一批中央財政支持的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先后開工,重點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
2023年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整體處于有監測歷史以來的最好水平,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5%。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伍曉紅介紹,2023年海南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優級天數比例......
安徽省政府近日召開皖北六市空氣質量提升攻堅部署推進會議,副省長孫勇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著力扭轉皖北六市大氣污染防治被動局面,提升人民群......
2023年,對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來說,是極為不易的一年。這一年,正值氣候周期轉換、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同時又遭遇了多次外來沙塵影響,且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為近十年來之最,影響空氣質量的外在因素形勢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