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實驗結果立即引起全球的關注。有人認為它預示著生命科學可能進入新紀元,也有一些嚴厲的批評者指責實驗的操縱者“想扮演上帝的角色”。 總有人試圖解答生命的起源。如今,這個星球上信仰上帝的人們,或是堅定的達爾文主義者,可能遭遇一個突然“闖入”的強敵。 2010年5月21日,《科學》雜志報告了世界上首例“人造生命”的誕生——一種由人工合成的基因組所控制產生的單細胞生物——絲狀支原體,由美國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的科學家“制造”出來,它被該研究所的“老板”克雷格·文特爾命名為——辛西婭 (synthia,意為“合成體”)。 這項實驗結果立即引起全球的關注。有人認為它預示著生命科學可能進入新紀元,但一些嚴厲的批評者則指責文特爾“想扮演上帝的角色”。 美國總統奧巴馬很快致信總統生物倫理問題委員會主席古特曼,要求在一周內評估這項研究在醫學、環境和安全等領域的影響。 15年“制造”出最簡單生命體 聽證會是一次正面交鋒。 美國時間......閱讀全文
那個叫文特爾的人 他曾是一名成績單上寫滿C和D的學生、一名厭倦越戰的特種兵,也曾嘗試自殺,最后他只想生活得與眾不同,于是他成為了生命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 在創造出人造生命辛西婭(Synthia)之前,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最受人關注的時間是在1998年。 這一年,文特
早在1932年的《美麗新世界》里,赫胥黎就描述了有一天人類將在實驗室內以人工方式制造嬰兒,他在一張圖紙上標明了如何“造人”的步驟。從宇宙大爆炸以來,地球上的生命都是自發演變的,以至于1996年克隆羊“多利”因為基因復制而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在今年3月24日出版的美國著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美國科
5月20日,美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在創造人工合成生命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世界首例 “人造生命”,即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他們將它命名為“人造兒”。該項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不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也可以在實驗室里“被創造”。消息傳出,立即引起
價值可能超萬億美元 文特爾表示:“‘辛西婭’其實是一個人工合成的基因組,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細胞。”項目組其他成員表示,這僅僅是一個更宏大工程的一小步,未來他們甚至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定制”的有機物。此外,未來科學家還可以制造出能夠產出石油或專以二氧化碳為食的環境友好型“人造生命”。文
“人造生命”的三項基本要素:生命必須有一個容器;生命能進行新陳代謝;生命可以被儲存和復制。在一個星期五,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離開實驗室之前,將一百多萬對人造DNA堿基對注入到山羊支原體細胞中。合成的絲狀山羊支原體和野生絲狀山羊支原體的表型圖片示意圖:酵母中人造絲狀山羊支原體
人造生命單細胞制造過程示意圖 5月20日,美國私立科研機構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美國《科學》雜志上宣告世界上首例人造生命誕生。這個被命名為“辛西婭”(意為“人造兒”)的人造細胞,是一種由人工合成的基因組所控制的單細胞生物,是地球上第一個由人類制造的能夠自我復制的新物種。 “辛西婭
世界首個“人造生命”日前在美國誕生,現在人類的能力已經拓展到可以“操縱”自然界。不過這一科技突破也引來不少詬病,批評人士說人類怎能堪當“造物主”之職,而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下令在下周舉行聽證會,討論這一問題。 項目的負責人J·克雷格·文特爾將“人造生命”起名為“辛西婭
3月21日,一篇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的論文引起轟動: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花了15年時間、4000萬美金,利用化學手段合成一種 DNA,并將其注入一個被“挖空”了的細胞,制造出一個新的生命體“辛西婭”。 “首例人造生命誕生”這一新聞引起公眾的爭議甚至恐懼。但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
核心提示:竇文濤認為,人造生命辛西婭的誕生,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但這一創造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張鳴認為,人類的野心太大,潘多拉魔盒打開以后,其實人是很難控制的,人類走到今天其實算很幸運了。竇文濤說,人類的好奇心決定了,人類這個物種,多半是自己把自己玩完蛋的。 鳳凰衛視5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