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和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用尖端的X射線和紫外線研究成果揭示了幫助逃出人類免疫系統的細菌生存的分子標尺的工作機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雜志上。這標志著我們在生物學的基礎理解上,又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 生物能用分子標尺控制生物聚合鏈長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但在分子水平上科學家從來沒有親見過標尺本身。 這種細致謹慎的控制機制在自然界很常見。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15日報道,圣安德魯斯大學的詹姆斯·奈史密斯教授解釋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我們已經知道,一種僵化的卷曲螺旋蛋白質/蛋白質混合物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沒有它的存在,細菌就沒有了主見,不知道什么時候停止生產能與外細胞膜連接的糖聚合物。這些糖聚合物的長度也一樣被它控制,就如同窗簾制造商在展開布匹的時候知道從哪里剪開進而決定窗簾的長度一樣。這真是一種美麗而優雅的功能。” 當人類或動物遭到細菌的入侵時,身體會......閱讀全文
這是上個世紀的侏羅紀公園之夢。 現在,生物學家們打算用新技術來復活滅絕動物。 不過,這真的好么? 侏羅紀公園之夢:生物學家打算用新技術來復活滅絕動物 已滅絕的大海雀 日本科學家Katsuhiko Hayashi在實驗室里,用編輯過的老鼠上皮細胞造出了八只小老鼠。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