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2-22 08:45 原文鏈接: 1000多家重點污染企業入選大氣污染地圖

    究竟誰在污染中國

      北京灰霾,上海灰霾,廣州灰霾……PM2.5進入國標,也難掃污染天氣帶給公眾的心理“灰霾”。人們不禁要問,污染從何處來?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對于身邊有哪些污染源、哪些工業企業是重點污染源,普通民眾無從得知,公眾監督更無從談起。

      近日,民間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的《藍天路線圖——工業污染源定位》在北京發布。這張路線圖披露并定位了我國1000多家由環保部確認的重點污染企業,不少知名大型國企和外企赫然在列。

      這是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正在繪制的“中國大氣污染地圖”的初步成果,試圖將重點污染源信息公開,讓排放超標企業暴露在公眾監督之下。

      “沒有建立起強制的信息公開制度,是我國環境立法中的最大缺陷。”該中心主任馬軍表示,鑒于中國環境監管不嚴、違法成本嚴重偏低,讓公眾參與大氣污染的監督和治理意義重大。

      我們需要一張藍天路線圖

      馬軍曾因對中國水危機的關注入選美國《時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響的100人”,并繪制出《中國水污染地圖》。在此次發布會上,他大聲疾呼:“盡快形成一張公開的大氣污染源分布圖,在公眾監督下推動污染大戶減排,重新找回久違的藍天!”

      根據環保部2009年的試點監測,我國多個城市長時間出現嚴重灰霾天氣,其中上海134天,蘇州169天,南京高達211天。

      空氣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環境成本。2004年,全國廢氣實際治理成本為478億元,占當年行業合計GDP的0.29%;大氣污染造成的環境退化成本為2198億元,占總環境退化成本的42.9%,占地方合計GDP的1.31%。

      此外,我國多地研究顯示,工業污染區肺癌、呼吸道疾病等環境病比例明顯偏高。

      工業排放是最大的大氣污染源,包括電力、煉焦、鋼鐵、水泥等行業,排放量遠超其他排放源。

      環保部曾經確立國家廢氣重點監控企業名單。但2009年,全國共監測了3557家企業,平均排放達標率僅為73%,只有不足六成的企業二氧化硫全年監測達標,全部超標的企業達15%。

      1000多家污染企業被曝光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此次以《2011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中的4400余家企業作為試點定位,這些企業占工業廢氣排放的65%。經過一年多的調研,最終將1000多家污染企業定位到電子地圖中,披露了他們的環境違規記錄和排放量等信息。

      地圖顯示,東部地區仍然是密集排放區,但中部發展強勁,大有后來居上之勢;而北方城市因能源、資源優勢形成的排放密集區也開始向南延伸,長三角地區出現了相當數量的排放大戶,蘇州、無錫、杭州等傳統輕工業城市也成為排放密集區,顯示了污染強度正在隨產業轉型提高。

      馬軍指出,相當一部分大型國企出現超標違規現象。如中石化廣州分公司從2007年至今連續5年存在環境監管記錄,并在2007年廣東省重點污染源環保信用評價中被列為紅牌。

      “還有一些外企到了中國也屢屢超標違規,如法國的拉法基水泥。”馬軍說。

      企業排放信息急需公開

      “中國企業的排放信息公開程度和歐美差距很大。”馬軍感嘆。

      美國1986年就提出了有毒物質排放清單(TRI)制度,要求企業每年公布排放數據,最后形成了“美國五百毒”榜單。

      馬軍評價認為,這樣的體制沒有提高標準,也沒有加大環保局監管力度,卻在社會上形成了巨大的減排壓力,使企業能夠自主減排。

      歐盟2000年迎頭趕上,建立了污染物排放與轉移登記(PRTR)制度,要求企業公布污染物數據。日本和韓國近年來也建立了PRTR制度。

      “中國是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發達國家的重污染工業都往中國轉移,但是企業信息公開的程度很低。”馬軍希望中國盡快建立起向社會公開的PRTR制度,在社會監督下制約造假行為。

      此外,馬軍希望各地都能制作自己的“藍天路線圖”,識別污染源、分步減排。“希望這張圖不是只有少數研究人員和官員才能看到的秘密圖紙。”他強調。

      在談到排放信息公開時,北京國能中電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白云峰指出,中國也有走在世界前列的環境標準,如在明年將要實行的大氣排放標準中加入了汞的指標。但環保不能形式化,必須落到實處,一旦排放超標,應該追究主要領導的刑事責任,而非行政責任。

      中國企業家生態協會前任副會長、美通無線董事長王維嘉則指出,中國的環保事業不可能一蹴而就,喚醒民眾自我維權意識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精準阻擊大氣污染源藍天白云漸成常態

    在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主樓里,懸掛著一幅特殊的日歷圖,日歷圖顯示著北京2013年以來每一天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情況。“顏色越深越紅,表明空氣質量越差;顏色越淺越綠,表明空氣質量越好。”黨的......

    朱彤院士:大氣污染與人群健康息息相關

    在健康管理中,個人雖然是第一責任人,但卻難以控制外部環境的影響。大氣污染是一類致癌物,數據顯示,每年因大氣污染而過早死亡的人數約有700萬,其中因PM2.5死亡的人數有400多萬。整體而言,空氣污染具......

    天大科研團隊研發出可用于美妝產品的新型光子顏料

    日前,天津大學教授宋東坡課題組成功研發具有靚麗結構色的光子晶體顏料。這種新型光子顏料具有生物安全性好、可降解的優點,有望為美妝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技術革新。該成果已發表于業內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據介......

    91.5億!財政部下達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

    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第二批)的通知財資環〔2022〕58號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大氣質量改善,......

    俞使超:新污染物治理——新“病”還需新藥醫

    日前,國辦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完成高關注、高產(用)量的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篩查,完成一批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實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新污染......

    生態環境部等14家單位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

    近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生態環境部聯合最高法、最高檢和科技部、公安部等11個相關部門共14家單位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震驚!僅在2019年,全球就有900萬人死于污染

    《柳葉刀·星球健康》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有900萬人死于污染,占全球死亡人數的六分之一。瑞士全球健康與污染聯盟的RichFuller和同事于2015年首次評估了污染對過早死亡的影響,......

    令人驚訝!研究首次在活人肺部深處發現微塑料

    近年來,關于微塑料污染的新聞已屢見不鮮,但在活人的肺部深處發現微塑料污染還是第一次。4月6日,英國《衛報》報道了這個駭人聽聞的發現。這項研究的樣本取自13名接受手術的患者的肺部組織,其中11例發現微塑......

    放大二氧化氮身份標識快速鎖定大氣污染“元兇”新方法

    通俗地講,就是把吸收到的二氧化氮光譜信號進行有效放大,再通過我們開發的可靠算法進行計算,最終實現對大氣二氧化氮的精確探測。基于多模激光的振幅調制腔增強吸收光譜技術,適用于長期穩定運行、免人工維護的二氧......

    亞熱帶丘陵區排放氨氣近源沉降特征獲揭示

    丘陵區稻田氨氣排放、近源沉降及大氣轉化示意圖。課題組供圖氨氣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堿性氣體,主要來自于農田氮肥施用及畜禽糞便導致的氨揮發。氨氣與酸性氣體反應會形成大氣氣溶膠,因此它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中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