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分子影像團隊聯合華科大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教授王良團隊開發了一種前列腺癌神經密度可視化技術,實現了活體評估前列腺癌的神經密度,并可通過納米顆粒負載神經功能阻斷藥物,抑制前列腺癌進展。該研究為臨床前列腺癌神經的成像和治療提供了潛在的依據,相關成果已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前列腺癌是我國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雖然血管系統和免疫系統已經被證明對腫瘤的影響,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神經系統在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發揮了作用。前列腺癌的周圍神經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即腫瘤圍繞神經纖維或侵犯神經束膜,沿著神經周圍間隙侵襲轉移,呈現親神經性的腫瘤蔓延。PNI與前列腺癌不良預后有關。近年來,多篇文獻報道前列腺癌與神經的關系密切,腫瘤內有新生的神經元,腫瘤內及其周圍自主神經會促進前列腺癌的發生和進展,前列腺癌的神經密度會增加,......閱讀全文
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分子影像團隊聯合華科大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教授王良團隊開發了一種前列腺癌神經密度可視化技術,實現了活體評估前列腺癌的神經密度,并可通過納米顆粒負載神經功能阻斷藥物,抑制前列腺癌進展。該研究為臨床前列腺癌神經的成像和治療提供了潛在的依據,相關成果已發表在Science
“三維成像技術是這項發現的得力工具,”文章共同一作研究生Jingyi Chi說。 項目領導者Paul Cohen助理教授說,米色脂肪(beige fat)是治療肥胖和代謝紊亂(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極具潛力的靶標,因為經過誘導,它能迅速從完全休眠狀態轉變為非常活躍的能量燃燒狀態。因此,他們
投放測量拖魚。圖片由虞起正、焦蒲峰提供 發射低空探測火箭。圖片由虞起正、焦蒲峰提供 吊放某型水文調查裝置。圖片由虞起正、焦蒲峰提供 綜合遠洋測量船:開辟水下安全通道 ——東海艦隊某偵測船大隊“竺可楨”號應急遠洋測量見聞 編者按:大洋深處,神秘莫測,遍布暗礁、渦
科技部2月27日在北京公布了“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實現星地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首次探測到雙粲重子;實驗發現三重簡并費米子;實現氫氣的低溫制備和存儲;研發出基于共格納米析出強化的新一代超高強鋼;利用量子相變確定性制備出多粒子糾纏態;
阿爾茨海默癥(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缺乏能夠有效延緩或逆轉疾病進程的藥物及干預手段,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負擔。AD的發病機制一直存在膽堿能缺損、β-淀粉樣蛋白級聯反應、Tau蛋白過度磷酸化等多種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舉辦,截至2018年已舉辦13屆。研究進展由《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五家編輯部推薦,由兩院院士、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專家學者經過初選和
該項活動旨在加強對我國重大基礎研究進展的宣傳,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熱情和奉獻精神,促進公眾更加理解、關心和支持科學,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該項活動已成為我國基礎研究傳播工作的一個品牌,在科技界產生了良好反響。 1、實現星地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墨子號”衛星實現千公里級
來自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證實,可以采用定量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顯微鏡來檢測人類腦腫瘤浸潤。這一研究成果發布在10月14日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 哈佛大學
本期為大家帶來關于病毒感染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大家一起學習了解病毒如何感染機體。 【1】Nat Microbiol:首次發現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細菌能互相協作促進宿主感染 DOI:10.1038/s41564-019-0447-0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
優點:完全自動化的圖像獲取與分析 ?快速得到每個細胞的多表型參數 ?實時監測活細胞的毒性,可持續幾分鐘至幾天 神經系統對許多毒性化合物以及自然環境中生成的有害物質非常敏感。在疾病發生過程中,神經毒性可以對大腦或者外周神經系統造成短暫或持續性的損傷,例如脊髓損傷,中風,創傷性腦損傷等。同時這種神經毒性
再帕爾?阿不力孜科研團隊 第61期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文獻整理:金波 指導教師:賀玖明 德國明斯特大學K. Dreisewerd團隊在《Nature Methods》上發表了一篇題為“Transmission-mode MALDI-2 mass spect
美國密歇根大學發育生物學家Yukiko Yamashita曾認為自己很了解果蠅睪丸。但5年前,當她在這個器官上做了一系列實驗時,結果卻讓她很困惑。 Yamashita團隊一直在研究果蠅如何維持精子的供應,并設計了特定細胞在該過程中以產生特定的蛋白質組。但是,一些蛋白質似乎已經完全轉移到了另一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盡管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動物組織或液體中,有囊泡在細胞周圍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術語“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來定義所有的由脂質雙層包圍的胞外結構,如圖1所示。在1980年代,人們描述了EV可以通過質膜向外出芽或通過細胞內內吞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基因表達譜 的發展有助于科研工作人員進一步的理論知識充實及應用到研發等領域中。基因芯片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基因表達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對這種技術的數據分析和管理方法作具體介紹。一、引言DNA微陣列(DNA microarray),也叫基因芯片,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能快速、高效檢測DNA片段序列、基因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8月16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對再生醫學監管的放松會在國際上引起連鎖反應 doi:10.1126/science.aax6184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和英國的研究人員指出放松再生醫學監管的國家
(化學與材料)科學擬資助項目編號擬資助項目名稱依托單位申請者職稱合作單位擬資助金額(萬元)重點項目2191001二維碳基負載過渡金屬單原子的高效氧還原反應催化劑制備與催化機理探究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802191002光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鐵基納米催化材料的理性設計與性能調控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
孕育是人類繁衍中最重要的過程。一個小生命從受精卵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發育成熟,經過十月懷胎,最終來到人世間。在短短的10個月時間里,這個幼小的生命受到的每一種影響都可能使他夭折。事實上,這十個月里,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十分深遠,孩子順利出生并不意味著母親的影響告一段落,可能是影響才剛剛開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共同主辦,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屬組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探討金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FDCT)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澳門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60份。經初步審查并與澳門方核對
“人類天生就可以收集大量的視覺信息。”范德堡大學醫學院斯坦福·摩爾生物化學主任與質譜研究中心主任Richard Caprioli表示,“我們喜歡圖樣、我們喜歡照片,我們通過一張簡單的照片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 在Caprioli看來,這一點解釋了質譜成像技術(MSI)為什么越來越受歡迎
“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2013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落實《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根據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總體精神,促進科技支撐傳統制造業轉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效組織實施“十二五”先進制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