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首次分離到2010年獲得諾獎,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的碳納米材料備受關注,目前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布局石墨烯產業。“由于具有優越的性能和廣闊的應用前景,被公認為當下最具發展前景的新材料之一,世界主要國家產業巨頭紛紛布局,與石墨烯相關的研究和產業化持續升溫。”中科院院士劉忠范在日前召開的2018中國國際石墨烯產業發展論壇暨中關村石墨烯產業聯盟年會上表示。 我國已成為全球石墨烯研究和應用開發最活躍的國家——中國石墨烯基礎研發投入走在世界前列,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一,全球產能前三位的石墨烯企業都在中國。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建成或在建的石墨烯產業園、石墨烯創新中心、石墨烯研究院等已超過30家,全國目前有2000多家企業從事石墨烯原材料和產品的研發,且這一數字還在逐步增長中。業內樂觀預計,石墨烯必將引領一個萬億級產業。 石墨烯專利更要重質量 石墨烯發展的火熱程度,從專利數量可見一斑。據北京國知專利預警咨詢......閱讀全文
5月23日,由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石墨烯創新中心(籌)、浙江石墨烯制造業創新中心、浙江省石墨烯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寧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聯合策劃推出的《2017石墨烯技術專利分析報告》在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召開的“石墨烯標準與專利融合戰略研討會”上公
在當今的中國與世界,關于石墨烯可能引發的材料革命乃至新技術革命討論非常熱烈。最近,我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江蘇、浙江、黑龍江、山東、陜西和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地方和研究機構對石墨烯進行了調研。石墨烯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我們必須統籌規劃,精心布局,緊緊抓住石墨烯研發和產業化所帶來的重
不久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會同浙江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寧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等多家單位,撰寫完成了《2015石墨烯技術專利分析報告》并向社會公開發布。作為2015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的前奏,該報告分析了全球石墨烯技術的整體專利態勢和研發熱點,為石墨烯學術界和產業界指明
科技專論:慎防石墨成為下一個稀土產業 天然石墨是戰略性礦產資源 1.石墨及制品已成為高技術產業的基礎性材料 天然石墨與稀土一樣,有“工業味精”的稱號,石墨新材料已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關聯性極強,膨脹石墨、各向同性石墨、氟化石墨、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金屬—石墨復合
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在前期發布《發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石墨烯未來先導產業的地位,“石墨烯+”戰略有望提升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石墨烯同下游應用產業的結合將提供豐富的投資機會,因此我們將發布石墨烯行業系列研究報告,梳理相關投資機會。第一篇石墨烯報告主要梳理了石墨烯的
一年前,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院發布首個商業化應用產品,卻因知識產權有可能歸屬海外而遭到國會質疑。不久,研究院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用于保護其產品不被侵權。 有多位業內人士斷言,未來3到5年,石墨烯專利訴訟如同沒有硝煙的戰爭會時常發生。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企業的國際專利布局意識薄弱,不懂如
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的單層碳原子結構材料,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強、最堅硬、最薄的物質,同時由于它在已知的材料中電阻率最小、導熱系數最高,因此也是最理想的電極和半導體材料,被認為可以引發現代電子科技和信息技術的革命。 石墨烯比鉆石還堅硬,強度是世界上最好鋼鐵的上百倍,以至于科學家想用它制備夢寐以求的“
2014年11月12日,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進入“新三板”上市,成為國內首家石墨烯上市企業。 2013年2月,諾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爵士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接受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理事長馮冠平饋贈由中國制造的全球首款石墨烯觸屏手機。 ■創新驅動發展 “這
石墨烯玻璃、石墨烯護腕、發熱膜……“神奇材料”石墨烯正從實驗室走進百姓生活。8月22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2016石墨烯產業·技術高峰論壇”上,一些專家和企業家認為,中國石墨烯研究論文和專利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石墨烯產業方興未艾,但也呈現出低端產品一哄而上、高端產品介入不夠的隱憂。 石墨烯正進
石墨烯,是當前世界上最薄、最輕、最硬、導電性最好而且擁有強大靈活性的納米材料。 它的強大能力常常令人咋舌。一塊一厘米厚的石墨烯板,能夠讓一頭5噸重的成年大象穩穩站在上面;用石墨烯做的手機電池,一秒內就能把電充滿;以石墨烯為材料的平板電腦,可以隨意折疊成手機大小放在口袋里。 自石墨烯誕
石墨烯,是當前世界上最薄、最輕、最硬、導電性最好而且擁有強大靈活性的納米材料。 它的強大能力常常令人咋舌。一塊一厘米厚的石墨烯板,能夠讓一頭5噸重的成年大象穩穩站在上面;用石墨烯做的手機電池,一秒內就能把電充滿;以石墨烯為材料的平板電腦,可以隨意折疊成手機大小放在口袋里。 自石墨烯誕生以來,
4月25日及26日,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相繼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與石墨烯歐盟旗艦項目單位比利時法語魯汶大學(UCL)簽署協議,聯合開展石墨烯高端應用合作;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深化合作,簽署國際技術交流培訓合作諒解備忘錄。 北京市豐臺區副區長、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張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
“石墨烯產業發展要扎扎實實,要做高尖端的‘殺手锏’應用,不能滿足于不顧未來只做產品,比如現在市場上流行石墨烯內衣和腰帶,更不能一擁而上,轟轟烈烈搞石墨烯產業的‘大躍進’運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劉忠范指著屏幕上“大煉鋼鐵”的照片說道,臺下響起一陣默契的笑聲。這是1月10日在哈爾濱召開的
石墨烯LED燈、石墨烯涂料、石墨烯口罩……走進近日于南京舉行的石墨烯材料應用博覽會展廳,這些“接地氣”的產品琳瑯滿目。 “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擁有石墨烯專利技術,從事石墨烯研發、生產、銷售、推廣的相關企業數量達到2000多家,其中已形成石墨烯業務的企業超過50家,2016年國內石墨烯產業整體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近日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推進石墨烯產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鼓勵石墨烯粉體制備與天然石墨資源開發有機結合。 《意見》提出,石墨烯是在光、電、熱、力等方面具有優異性能,極具應用潛力、可廣泛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新
石墨烯是單原子層的二維晶體材料,也是結構最為簡單的碳材料。常見的石墨材料可以看作由石墨烯層層堆疊而成,因此石墨烯也被視作“單層石墨”。被譽為“21世紀神奇材料”的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室溫下導電性最好而且擁有強大靈活性的納米材料:它可以薄到只有一個碳原子的厚度,1毫米厚的石墨薄片中
——訪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義春重慶研究人員制備的國內首片15英寸單層石墨烯。新華社發 ■今日視點 今年4月,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材料》的主編給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GIA,簡稱“聯盟”)致電約稿,理由是在中外石墨烯各種重大活動中頻現的CGIA,在促進中外石
9月8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美國化學文摘社在北京聯合發布了《全球科技趨勢報告:石墨烯研發態勢監測分析報告》中英文版。 《報告》認為,石墨烯的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在快速發展之中,全球石墨烯研發競爭日趨激烈,中國、美國、韓國、日本等主要的技術原創國家已逐漸形成技術優勢和競爭格局。石墨烯技術從
8月26日,記者從青島高新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由青島高新區組織申報的“國家火炬青島石墨烯及先進碳材料特色產業基地”正式獲批建設,標志著青島以石墨烯為引領的先進碳材料產業正式進入國家產業布局版圖,對進一步整合上下游資源、壯大產業集群、完善創新體系、促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青島作為國內
石墨烯的理論研究始于1947年,迄今已有70年的歷史。但真正能夠獨立存在的二維石墨烯晶體則是出現在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AndreK.Geim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微機械剝離方法首次獲得了石墨烯。由于具有優異的力學、熱學、電學和磁學性能,有望在高性能納電子器
記者14日從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了解到,石墨烯國家標準制定工作日前啟動,以期在石墨烯這種新型納米材料的術語與定義、制備方法等方面制定科學標準,以引導和促進我國石墨烯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據悉,此次主要是對國家去年已批準立項的《石墨烯材料的名詞術語與定義》等4項國家標準項目進行
近日,美國科學家利用單層石墨烯作為震動膜,研發了一套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與接收器系統,它可以大幅度提高人類聽覺能力,這套系統有助于人類擁有蝙蝠一樣的聽覺功能((人類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為20至20000盒子間,蝙蝠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為9000到20萬赫茲),從而更加精準地利用聲音感知與測量周圍事物。
7月12日發布《新華(常州)全球石墨烯指數報告(2016)》,評價結果表明,中國2015年已超越美日,在全球石墨烯產業綜合發展實力榜上居于首位。 新華(常州)全球石墨烯指數從競爭潛力、競爭行為和競爭績效三個維度綜合評價一個國家石墨烯產業發展的實力,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美國和韓國石墨烯產業
中外石墨烯動態 據說,國外很多石墨烯的研究在一些領域進展得很深入,而研究人員非常低調,并沒有取得一點技術進步就奔走相告,或者夸夸其談。盡管目前中國石墨烯專利的數量居于世界領先,產業應用方面占有一定優勢,但是細細掂量國外那些努著勁兒促進石墨烯產業化的軟實力,不禁隱隱擔憂其未來可能迸發出超越我們的
據說,國外很多石墨烯的研究在一些領域進展得很深入,而研究人員非常低調,并沒有取得一點技術進步就奔走相告,或者夸夸其談。盡管目前中國石墨烯專利的數量居于世界領先,產業應用方面占有一定優勢,但是細細掂量國外那些努著勁兒促進石墨烯產業化的軟實力,不禁隱隱擔憂其未來可能迸發出超越我們的加速度。 那么,
近日,新技術行業研究公司壹行研公布“2017年全球石墨烯七大趨勢”時稱:“石墨烯未來的發展充滿變數,發展大規模應用是關鍵。”無疑,大規模應用將加速石墨烯產業化破冰啟航。那么,有哪些切實可行的路徑可以實現這一點呢?帶著這一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石墨烯產業界資深專家和學者。 路徑一:針對市場所需
在深圳市光明新區留創園,有一位年過半百的創業大叔,他就是深圳粵網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及深圳華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東。伴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他的團隊在2013年10月成為留創園首批入園企業并開始石墨烯的研發。經過近4年的努力,張明東和他的伙伴們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 作為
借助石墨烯新技術,電子顯示屏有望可以卷曲。 “如果石墨烯成功應用于鎳鋅電池,則15分鐘完成充電、續航500公里將成為可能。屆時,電動車推廣中遇到的最大瓶頸問題將迎刃而解。”為期3天的2014石墨烯高峰論壇21日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結束。 這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和深圳
在近日舉辦的2017中國(北京)國際技術轉移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納米科技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范做了題為《石墨烯產業:機遇與挑戰》的大會報告,并就石墨烯產業現狀、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剖析。 劉忠范認為,我國石墨烯產業總體基礎不錯,發展態勢良好,但也出現了很
"奇跡材料"的路與遠方 作為新一代碳納米材料,石墨烯具有優異的理化性質,是電子、光學、磁學、生物醫學、儲能等領域最具應用潛力的前沿材料之一。從2004年在實驗室被發現至今,石墨烯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源源不斷的資金與研發投入,我國對石墨烯材料的研究進程位居全球前列,各級政府也給予了較大支持。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