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分析法術語質荷比
質荷比(mass charge ratio,m/z)離子質量(以相對原子質量為單位)與它所帶電荷(以電子電量為單位)的比值。......閱讀全文
質譜分析法術語質荷比
質荷比(mass charge ratio,m/z)離子質量(以相對原子質量為單位)與它所帶電荷(以電子電量為單位)的比值。
質譜分析,基于質荷比的高端定量檢測
質譜分析法是利用電磁學原理使待測樣本粒子電離,再根據離子的質荷比將其區分開,記錄顯示這些離子的相對強度。將離子按質荷比的大小順序進行收集和記錄,得到質譜圖,最后通過對質譜圖各峰的識別和解析進行分析檢驗,以達到分析目的一種分析方法。質譜圖的橫軸表示粒子質荷比(m/z);縱軸表示離子流強度,通常以相對強
荷質比計算
質荷比,是指帶電粒子質量與電荷之比(m/e或m/q);通常說的是帶電粒子的質量數與電荷數之比(m/z),其中質量數m以原子質量(au)為單位,電荷數z以質子電荷(e)為單位,因此m/z是一個無量綱數。比如,氫離子(質子)的m/z=1/1=1,帶一個正電荷的甲基ch3+的m/z=15/1=15。質荷比
核質比與荷質比的區別
荷質比:一個粒子的質量和它所帶電荷的比(m/q),如質子:1.6*10^-19/1.6*10^-27。荷質比為物理學上的概念,核質比為生物學上的概念。
質譜分析法術語質譜
質譜(mass spectra mass spectrum)按照被測體質量大小排序的譜線。
質譜分析法術語質譜圖
質譜圖(mass spectrogram)質譜測定結果經計算機處理統計后,以棒狀圖(或數據列表形式)表示的譜圖。它是二維圖譜,橫坐標表示離子的質荷比(m/z),對于單電荷的離子,電荷數z=1,橫坐標表示的數值即為離子的質量;縱坐標表示離子流的強度,通常用相對強度來表示,即把被記錄的各個質量數的離子峰
質譜分析法術語同位素豐度比
同位素豐度比(isotope abundance ratio)指某元素的任一同位素豐度與元素中的其他同位素豐度的比值。
質譜分析法術語同量(質)異位素
同量(質)異位素(isobaric nucleus)原子質量數M(M=Z+N)相同,質子數(Z)不同,即原子序數不同的核素。
質譜分析法術語峰匹配測量法
峰匹配測量法(peak matching measurement)一種測定離子精確質量的方法。精度可達(110)×10-6根據扇形磁質譜儀的基本公式:m/z=KB21V,當B2不變時,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離子有如下關系:m1:m2=V1:V2。在離子接收狹縫前裝上一對偏轉電極,并在電極上加一個
質譜分析法術語同位素稀釋法
同位素稀釋法(isotope dilution method)采用同位素稀釋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如在含有自然豐度的某元素未知濃度溶液中,加入該元素已知豐度的定量濃縮同位素或貧化同位素溶液,等待兩種溶液均勻混合,通過待測樣品、混合溶液的同位素豐度質譜法測量,根據待測、濃縮和混合溶液中的同位素豐度和所加
質譜分析法術語計量
計量(metrology)以確定量值為目的的操作,且具有計量法規依據,確定的量值具有溯源性,則此操作可視為計量。
質譜分析法術語核素
核素(nuclide)泛指原子序數、原子質量和能態不同的原子形式,也可以定義為具有特定核特征的某種原子。核素分為穩定核素和放射核素,在已經發現的2000多種核素中,絕大多數是人造核素,天然核素僅有340種,其中穩定核素285種,其余為放射核素。
質譜分析法術語稀釋
稀釋(dilution)在較高濃度的溶液中,加入溶劑或試劑使溶液的濃度變小,稱為稀釋。所加的溶劑或試劑稱為稀釋劑(spike)
質譜分析法術語本底
本底(background)是指在測量條件下,當欲測量樣品的離子還未抵達接收器時,探測器所記錄的電信號。通常“本底”由儀器的記憶效應、殘存氣體分子離子、儀器噪聲和零點漂移等信號組成。
質譜分析法術語誤差
誤差(error)測量結果減去被測量的“真值”之差。由于真值不能確定,實際上用的是約定真值。誤差是一個單個數值,原則上已知誤差可以用來修正測量結果;通常認為誤差含有兩個分量,即隨機分量和系統分量,分別稱為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
質譜分析法術語測量
測量(measurement or determination)定義為以確定量值為目的的一組操作。
質譜分析法術語示蹤劑
示蹤劑(tracer)用于追蹤生命體內某一物質,或某一組織行為的試劑稱為示蹤劑,它通常是被濃縮的穩定性同位素或放射性同位素。
質譜分析法術語元素
元素(element)不能用化學分解方法再分成更簡單組分的基本物質,也可以把元素理解為組成分子的基本單元。
質譜分析法術語基體
基體(matrix)亦稱基質。試樣中除被測成分之外的其他組分集合的稱謂,基體對被測成分的行為有時有重要影響。
質譜分析法術語質譜法
質譜法( mass spectrometry,MS)亦稱質譜學( mass spectroscopy),采用不同離子化方式,將待測物電離形成帶電離子,離子按質荷比m/z分離、檢測的方法。質譜法是實現原子(分子)質量測定,同位素分離、分析,物質結構鑒定以及氣相離子化學基礎研究的譜學方法。作為一種檢測手
質譜分析法術語同位素示蹤法
同位素示蹤法(isotope tracer method)用同位素作為示蹤劑來觀察和研究生命體,或物體中某一物質行為的方法。
質譜分析法術語無機質譜法
無機質譜法( in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用質譜儀器對無機元素或無機化合物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早期以火花源質譜法、二次離子質譜法為主,隨著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輝光放電質譜法的成熟,拓寬了無機質譜法的應用領域。在高純氣體、高純材料中痕量雜質分析,無機物元素分析,固體
質譜分析法術語標準物質
標準物質(reference materials,RM)亦稱參考物質。已確定其一種或幾種特性量值,用于校準測量器具、評價測量方法或確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質。標準物質是國家計量部門頒布的一種計量標準,具有以下的基本屬性:均勻性穩定性和準確量值。標準物質可以是純的或混合的氣體、液體或固體,也可以是一件制品
質譜分析法術語負離子
負離子(negative ions)帶負電荷的離子,產生于質譜儀的負離子源。
質譜分析法術語放電電離
放電電離(discharge ionization)一種利用放電現象(如電弧、輝光、火花、電暈等)進行離子化的方法。
質譜分析法術語電荷數
電荷數(chargenumber)以電子電量e去除離子的總電荷q得到的值。其整數值用z表示,z=q/e。
質譜分析法術語電離度
電離度(degree of ionization)泛指液體、氣體或氣溶膠在高溫或高頻電場作用下,生成的離子濃度M+與該體系中仍然存有的自由原子濃度M和生成離子濃度M+之和的比[M+(M+M+)]。電離度遵從Saha方程,即原子的電離度與原子蒸氣的分壓強、元素原子的電離電位和體系的溫度密切相關。
質譜分析法術語絕對測量
絕對測量( absolute measurement)絕對測量泛指不依賴任何參照物,在測量過程中有效消除儀器系統誤差,給出具有不確定度測量值的方法。絕對測量值的不確定度依賴于樣品制備、消除儀器系統誤差等系列操作產生的誤差分量和儀器測量精度。
質譜分析法術語功函數
功函數(work function)亦稱逸出功,脫出功。一個電子從金屬或半導體的原子外層逸出時所需要的功,單位伏特。
質譜分析法術語電場掃描
電場掃描(electric field scan)以一定速度運動的離子進入電場后,其運動行為可以用下式描述:式中,m是離子質量;z是電荷;V是離子加速電壓;B是磁場強度;r是離子運動圓周半徑。當磁場強度B和半徑r固定時,改變加速電壓可獲得不同mz的離子軌跡,稱為電場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