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7月2日消息,由于市場擔憂中國提高對多晶硅的反傾銷稅,這一太陽能電池板原料的進口開始減少,中國國內生產商已大幅增加多晶硅的產量。 中國是太陽能電池板的最大生產國。而在5月份,兩位知情人士稱,中國正準備對進口多晶硅征收反傾銷稅。商務部聲明中國正在決定懲罰性關稅是否將以回溯的方式針對美國、歐盟和韓國的供應商。 當月,進口額即跌落至六個月以來的最低點。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五月份進口了5859噸多晶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為去年十一月以來的最低值。 報道稱,作為多晶硅行業領軍者的協鑫集團和大全集團正借助進口減少的機會提高產能。 _acK({aid:1807,format:0,mode:1,gid:1,serverbaseurl:"me.afp.chinanews.com/"}); 大全集團的投資者關系經理Kevin He稱,該公司將于第二季度在第一季度基礎上提高約1/3的多晶硅產量。......閱讀全文
美、韓等國以加工貿易、轉口貿易方式向我國出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實現了“合理”逃避關稅及反傾銷稅 在6月3日美國對華光伏產品反補貼初裁公布不久后,盡管WTO的一紙裁決指出,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了不當關稅,7月25日,美國仍發布了對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初裁結果。 簡而言之
在初裁結果出爐6個月之后,中國商務部對美韓多晶硅雙反終裁終于落定,但與業界期待仍有一定距離。 根據中國商務部1月20日的公告,本次終裁于2014年1月20日起執行,其中反傾銷稅的實施期限自2014年1月20日起5年。 “我們此前已經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將多晶硅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
一邊是美國毫無顧忌地對中國光伏實施了“雙反”,另一邊,在我國對美多晶硅實施反傾銷,并出臺“58號文”暫停多晶硅加工貿易審批的前提下,2014年11月份,我國從美國進口多晶硅卻出現了環比上升200%的增長。 日前,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以下簡稱“硅業分會”)根據海關數據統計編寫的《20
今日起,我國將對來自美國和韓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征收臨時反傾銷稅。不過,此次反傾銷臨時稅率較低,尤其是傾銷“巨頭”多晶硅生產商韓國OCI征收的反傾銷稅低達2.4%。業界認為,這對國內企業并不會產生較大的利好,多晶硅行業“命懸一線”。 值得注意的是,與美國、韓國一同被提起調查的歐盟暫時被排
位于光伏中上游的光伏組件和多晶硅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產能過剩飽受質疑。前兩年行業蕭條時,因沒有訂單或售價低于成本,甚至一些光伏上游企業被迫停工。而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光伏電站的建設迎來熱潮,光伏行業明顯回暖,上游產業鏈也正在走出“冰封期”,開始出現量價回升的復蘇景象。 多晶硅價格猛漲
伴隨光伏乃至可再生能源的火熱,以及管理層展現出著手嚴控海外廠商對華傾銷的明確意愿,中國多晶硅正呈現“觸底反彈”的投資機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以下簡稱“硅業分會”)依據海關數據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2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環比減少18.8%,達7558噸;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4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結果還沒出來,同屬北美的加拿大也開始將火力瞄準了中國企業。12月5日,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宣布,正式啟動對來自中國的晶硅光伏組件和層壓件產品“反補貼、反傾銷”調查。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受加拿大影響最大的四家國際光伏企業分別是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
6月2日,相關媒體刊發文章稱,日前,歐盟已正式啟動了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規避調查,而由此引發的惡果可能是:中國光伏企業被認定違反之前中歐間達成的“價格承諾”,并在2015年年底前遭受歐盟懲罰性關稅制裁。 此番推動歐盟對華光伏發起“反規避立案調查”的,正是歐盟對華“雙反”的始作俑者—歐洲光伏制造商
日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來源于中國的晶硅光伏產品作出“雙反”仲裁。以中國機電商會為代表的業內機構立即發表聲明,就美國方面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予以駁斥,用數據表明中國企業的“清白”。不斷浮出水面的“雙反”事件也在提醒中國光伏企業,克服技術軟肋是促進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美國時間11月
2011年10月 德國企業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訴,要求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2011年10月 中國國際商會發布聲明稱,中國企業對美出口太陽能電池(板)不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并對美國業界的做法表示強烈反對
商務部昨日發布公告,終裁六項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違反世貿組織相關規定,構成對中國可再生能源產品對美出口的貿易壁壘。這與今年5月商務部的初裁結果一致。 終裁美方補貼違規 去年11月25日,應中國機電商會申請,商務部決定對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進行貿
近期“國內太陽能產業變化”之四階段 階段一:“歐洲補貼下降”、“美國雙反” 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已初裁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征收2.9%至4.73%的反補貼稅,美國商務部于5月17日對中國 釋出開征高額31.14%至249.96%反傾銷稅,此“雙反”不但重挫中國在美上市的
經濟環境不利,貿易摩擦增加,制裁中國企業,似乎成了近期歐盟的一種慣常策略。尤其在一些成員國反對的背景下,對華光伏產品雙反的初裁“靴子”依然悍然落地,實為罕見。 此次雙反的背后是什么?對中國產業經濟帶來哪些隱憂?中國企業如何自強自救?都值得深思。 歐盟緣何“悍然落靴”
歐盟委員會近日表示,歐盟出口至中國的多晶硅將不會面臨被征收進口關稅的命運,至少到明年4月以前不會發生。大約70%的中國制造企業已經簽署了中歐貿易協議,但是最低進口價格尚未確認。 除了一些針對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特別尖銳諷刺的聲明之外,最為值得注意的是歐盟貿易委員會專員卡瑞爾-德古特(Ka
圖為江西賽維的太陽能電池生產車間。 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光伏產業近幾年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已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這個年輕的新興產業正在經歷成長的煩惱,面臨著眾多挑戰和困難: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德國、意大利等光伏主要應用國家紛紛大幅削減上網電價補貼,帶來行業需求
在6月18日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中歐雙方初步商定將于6月21日在北京舉行第27屆中歐經貿混委會。屆時,會議將研究解決包括光伏貿易爭端等雙邊經貿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如今,人們寄希望于此次由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歐委會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共同主持的高層會議,能夠盡
自2011年11月初美國光伏“雙反”以來,22個月中,光伏產業經歷了美國與歐盟的兩次雙反以及國內本土市場的快速擴容。中歐光伏價格承諾的施行,使得影響我國光伏產業前景的主要不確定因素基本消除。在這些因素的深遠影響下,未來數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路線圖已逐漸清晰。 最后一只靴子落地 自20
專訪: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征稅將傷害歐盟太陽能產業 ――訪天合光能歐洲區總裁本?希爾 中國主要光伏企業之一天合光能歐洲區總裁本?希爾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歐盟日前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此舉不僅無助于解決歐洲光伏生產企業面臨的結構性問題,還將不可逆轉地
歐盟的鍘刀落下了。即便針對中國光伏產業11.8%的臨時性反傾銷稅似乎比預期的緩和,但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利空。 歐盟是中國光伏產品的最大出口地。2011年中國有近358億美元的光伏產品出口,其中70%以上是輸送到歐洲市場;2012年歐洲市場占我國光伏產品出口份額的一半以上。據稱這次超過220
●我國光伏企業平均利潤率不到20%,如果被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勢必徹底喪失價格優勢,告別歐美市場 ●嚴重依賴出口、外延式擴張的光伏產業幾近走到盡頭,應盡快形成協調一致的政策環境和健康規范的國內市場 目前,正在廣州舉辦的第112屆廣交會上,光伏企業的展臺可以說是“門前冷落車馬稀”。這要
歐盟委員會2日宣布,自本月6日起,將對未參與“價格承諾”的中國太陽能板生產商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中歐貿易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摩擦案,在中國企業的又一次“被迫讓步”中塵埃落定。 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導致中國不少中小型光伏企業“告別”歐盟市場,殘酷的市場告退,甚至會導致不小的“倒閉潮”。而與
對于對歐盟葡萄酒貿易調查中止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一位官員對人民網稱,目前并不清楚凍結對歐葡萄酒“雙反”調查的事情。全權代理對歐盟葡萄酒“雙反”調查的律師稱,中國對歐盟葡萄酒發起的“雙反”調查仍在進行,并沒有因光伏貿易爭端的暫時中止受到影響。 負責此次調查申請人全權代理的律師事務所是北京市博
光伏步入“后雙反時代”,面對歐盟市場的失去,多家國內光伏企業已經踏上尋找新大陸的征途。 12月12日,英利集團內部會議室里擠滿了各種膚色的人,這正是該公司一年一度的銷售國際工作會議現場,各個海外分公司的人員向其董事長苗連生匯報2013年銷售情況及2014年銷售計劃。“去年開這個會的時候,主
中歐光伏貿易談判正酣之際,中國日前下發《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此間專家表示,這是對去年底和今年6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國五條”、“國六條”的深化和延伸,是中國“光伏新政”的升級版。 《意見》把擴大國內市場、提高技術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等作為促進光伏
據消息人士透露,針對歐盟對華光伏企業“反傾銷”訴訟,商務部日前緊急召見了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等中國光伏企業四大巨頭入京,共商對策。四巨頭提交《關于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實施反傾銷調查將重創我國產業的緊急報告》,該《報告》呼吁,在歐盟反傾銷立案調查進入45天倒計時之際,我國政府、行業、企業應“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