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院士付賢智:科研最怕浮躁和急功近利 在福州大學(以下簡稱福大)校園內坐落著一棟面積3500平方米的光催化研究開發樓,開發樓不遠處,還有一棟面積1500平方米的光催化工程化中試研究樓,它們共同形成了我國光催化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研究中心。 這里的學科帶頭人就是福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付賢智領導的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光催化領域創新基礎研究、應用技術開發和工程化研究的重要平臺,擁有一支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團隊,可是這支隊伍的領頭人,卻保持一貫的低調和謹慎,“成就都是一步步干出來的”他常常這樣說。“對科研工作者來說,最怕的就是浮躁和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把我們國家的科研實力提上去。” 學成回國辦個實驗室 1997年,付賢智決定舍棄美國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先進的科研設備回國。當時他所在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為了挽留他,許諾以“杰出科學家”的身份為......閱讀全文
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日前正式立項組建。作為項目依托單位的福州大學,因在光催化領域擁有優勢科技力量且擅長通過校企合作做大事業而深孚眾望。 福州大學光催化研究所暨福建省光催化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光催化領域第一個集光催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工程化研究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研究所。經過1
“我相信總有一天可以用水來作燃料,組成水的氫和氧可以單獨地或合在一起來使用,這將為熱和光提供無限的來源,所供給光和熱的強度是煤炭所無法達到的,水將是未來的煤炭。”1870年,吉爾斯·費恩在科幻小說《神秘島》中寫下了這段看似“夢囈”般的預言,但他終究沒能等來圓夢的一天。 一百多年后,這個由歐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ISF)簽署的合作協議和之后達成的合作共識,2019年雙方將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創新研究與合作。經過公開征集,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36項。經初步審查并與以方核對清單,
編 號 論文題目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