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不愿意讓孩子吃太多甜食,她們已經意識到了吃糖多的危害,如會導致肥胖、齲齒等,不過當她們看到有飲料寫著“零能量”或者零食的包裝袋上 寫著“不含蔗糖”時,她們就會放松警惕,而讓孩子自由選擇。其實這些飲料或零食中往往添加的是阿巴斯甜、甜蜜素等代糖,這些代糖的安全性目前還飽受爭議, 營養專業人士不建議媽媽經常讓孩子吃含代糖的零食。 “代糖們”隨處可見 記者在超市隨意選擇了10種兒童零食,包括山 楂片、果凍等,有9種使用了代糖,如阿斯巴甜、安賽蜜、蔗糖素、甜蜜素等,沒有使用代糖,而使用了蔗糖的僅有某一品牌的果丹皮。我們從小就非常熟悉的蔗 糖、砂糖、葡萄糖等真正的“糖”為何漸漸退出了舞臺?代糖究竟是什么東東?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治營養醫師尤華智介紹,代糖其 實就是一種甜味劑,甜味劑有效解決了蔗糖成本高、能量高等不足,而且其甜度與蔗糖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越來越受到商家的歡迎。因......閱讀全文
日前,上海多家超市銷售的小麥饅頭、玉米面饅頭被曝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劑防止發霉,一經媒體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事件過后,本市立即展開了檢查,未發現問題饅頭。 “其實,雖然本市的饅頭里面沒有發現問題饅頭,但上海的問題饅頭里面所添加的檸檬黃、山梨酸鉀、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劑卻并非是什么稀罕物,因為
食品安全關系到每一個人 乳酸飲料有12種食品添加劑,薯條里有8種添加劑,棉花糖里則有9種……“這究竟吃的是食品,還是添加劑?”近日,市民陳女士不經意瞥了一眼兒子最愛的食品包裝袋,大吃一驚。可看一看市場上的兒童食品,要想找到一種沒添加劑的食品還真難! 今年的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楊明華建議,減少食
正規加工食品也要防食品添加劑的疊加危害 色素粉末加些水,就能“變”出誘人的飲料。在食品添加劑方面,濫用和添加非法化學物質問題最嚴重。創意圖片/記者 王遠征 你吃過這些食品添加劑嗎? “無與倫比的松脆”、“絲一般順滑”、“松軟有彈性”,誘人的廣告語將
蘇丹紅、孔雀綠、三聚氰胺……近兩年,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這些因為非法添加而出現的化學名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2008年12月,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發出通知,
“香菇肥牛”沒有牛肉、“北京烤鴨”沒有鴨肉、“黃金蟹鉗”全是添加劑,這些就是充斥在校園周邊“饞”住學生、“愁”壞家長、“難”倒老師的“五毛”小零食。今天上午,市民張女士打來電話抱怨,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康康(化名)周末在家突發急性腸胃炎,而罪魁禍首可能就是校門口的“五毛”小食品。 按照包裝袋
四洲綠之寶上黑榜 市食安辦抽檢食品共3628批次 其中不合格食品161批次 不合格率為4.44% 食品安全權威發布1 開欄語:從本月起,本報和廣州市食安辦聯合推出"食品安全權威發布"欄目,從下月起,在每月第三周的周二,為市民權威發布"從源頭到餐桌"每一個環節的食品安全信息,內容
上個月,經過一年過渡期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下簡稱《通則》)正式實施。今后食品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劑、過敏物質等都必須標注,讓消費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而,當市民面對包裝背后一大堆令人眼花繚亂、似是而非的化學名稱時,疑慮也隨之而來。 我們每天吃的食品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