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到27日,質檢總局專家組對國家節能換熱設備質檢中心能力建設情況進行現場驗收,認為該中心籌建任務基本完成,同意推薦通過驗收。這標志著在質檢總局正式批準后,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節能換熱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該中心可開展23種結構、7種產品、11個領域的換熱器的128個檢測項目的檢驗與試驗,出具國家級權威性質量檢測報告。 驗收專家組一行實地察看了國家節能換熱設備質檢中心節能換熱設備性能測試、理化物性分析、能效評價、無損檢測等四大實驗室配置,并通過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盲樣檢測、現場檢查和集中評議等方式,對該中心的技術能力、科研能力、科技團隊、運行狀況、影響力和權威性、地方政府支持等6個方面28個要素進行了嚴謹細致的評審檢查。專家組認為,國家節能換熱設備質檢中心研制了自動化程度較高、穩定性較好的換熱設備傳熱與流阻試驗平臺,在測試介質和類型、測試過程的自動化和數據的實時采集處理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在換熱設備能效檢測與評價、......閱讀全文
發改辦環資[2012]1972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關于組織申報2013年節能技術改造 財政獎勵備選項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農墾總局發展改革委(經貿委、經委、經信委、工信廳、經發局)、財政廳(局)、財務局:
隨著“云時代”的到來,大型數據中心和超級計算中心成為全球關注熱點,但散熱這一技術瓶頸也制約其發展。今天,記者從中科院電工所獲悉,該所經過4年多攻關,將蒸發冷卻技術成功應用超級計算設備中,完成3套樣機和1套商業運行產品制造,月底將完成系統測試正式移機中科院網絡中心。此外,研究者還實現了浸泡和表貼式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京揭曉。現將2011年度入選項目名單予以介紹。 一、正調控水稻種子大小、粒重和產量的GS5基因克隆與功能研究 主持單位:華中農業大學 主持人:何予卿 經過近10年的研究,由華中農業大學
目前,在我國農村和城郊地區,至少有2億人采用相對分散的低效高污染的燃煤供熱方式。而天然氣、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各種供熱技術很難在農村或城郊大面積推廣:天然氣價格逐漸與國際接軌,其成本將是燃煤成本的3-5倍;采用太陽能集熱器供熱一般需要利用電能補充供熱,我國燃煤發電的供電效率低,因此采用太陽能集熱器
三峽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轉子吊裝 “天河二號”的計算速度有多快?有人打了個比方,如果全國13億人每人每秒計算一次,連算1000年,才能得出的結果,“天河二號”只需一個小時。 超級計算機的計算速度確實超乎想象,不過其能耗也大得驚人。“大型超算中心僅冷卻能耗就相當于一個小型電站。”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