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水制氫中的非貴金屬催化劑之金屬碳化物
1973年,R. B. Levy和M. Boudart發現由于碳化鎢和鉑具有相似的d帶電子密度態,存在一定的類鉑催化行為。上述開創性工作立即引起研究人員極大的興趣,同時開展了以取代高成本貴金屬催化劑為目的的金屬碳化物研究。金屬碳化物耐腐蝕、穩定性好、機械強度高,其電催化壽命較長。除碳化鎢外,許多研究了其他金屬碳化物HER電催化劑也得到了廣泛研究。近日,研究人員采用自模板保護表面活性位點的策略,用Cu-MoO2微米棒前驅體合成了Mo2C/多孔石墨烯微米棒(CLCN)復合材料。該體系在酸性電解質溶液中的電催化析氫活性遠高于以往絕大多數不含非金屬摻雜元素的Mo2C催化劑,并在酸性、中性、堿性電解質溶液中均有優異的電化學穩定性。分級結構石墨烯多孔微米棒負載Mo2C用作高效析氫電催化劑......閱讀全文
水電解下穩定的石墨納米碳封裝的富鈷核-殼型電催化劑
由Co3 [Co(CN)6] 2·nH2O-PB合成核殼結構Co @ NC的示意圖 氧電極在可再生能源技術(如燃料電池和水電解器)的成功商業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日,大邱慶北理工大學Sangaraju Shanmugam教授報告了普魯士藍類似衍生物的氮摻雜納米碳(NC)層捕獲,富鈷,核殼納米結
TPO-研究催化劑積碳
TPO-研究催化劑積碳?在烴類反應中,烴被還原為碳單質沉積在催化劑表面叫積炭,由于積炭,導致催化劑活性衰減。因此研究積炭的動力學和反應機理,對于減少積炭的發生,延長催化劑壽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減少積炭的發生,延長催化劑壽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單晶表面積碳機理的研究,已經提出了有關模型。但對實用催化劑來
多級電解槽試驗平臺,“雙碳”目標下電解鎂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研究員馬海州課題團隊通過自主研發、設計、安裝、調試,建造了實驗型多級電解槽試驗平臺。該平臺的核心組件電解系統由一個高效液鎂分離陰極、多個碳質雙極和一個石墨陽極組成。課題組以青海察爾汗鹽湖副產氯化鎂為原料,利用該平臺開展了金屬鎂電解實驗。整體設備運行正常,已產出金屬鎂
瑞士開發新型高效廉價電解水納米催化劑
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并用所獲得的電能通過電解水生產氫氣,是重要的儲存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手段。目前使用的加速電解水反應的催化劑有兩類,一種催化效率高但需要使用貴金屬銥材料,致使價格昂貴,另一類價格較低但催化效率不高。 瑞士保羅謝爾研究所(PSI)最近成功開發出一種可用于電解水獲取氫氣的高效納米催
瑞士開發新型高效廉價電解水納米催化劑
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并用所獲得的電能通過電解水生產氫氣,是重要的儲存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手段。目前使用的加速電解水反應的催化劑有兩類,一種催化效率高但需要使用貴金屬銥材料,致使價格昂貴,另一類價格較低但催化效率不高。 瑞士保羅謝爾研究所(PSI)最近成功開發出一種可用于電解水獲取氫氣的高效納
科學家開發出高效電解水催化劑
中科院化學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胡勁松課題組在氫能的清潔獲取與應用方面開展了系列研究,并開發出新型高效電解水催化劑。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等雜志。 據了解,限制電解水制氫大規模應用的最重要瓶頸是如何大幅降低其電能消耗,從而大幅降低制氫成本。其關鍵是如何有效降低電極上析氧
電解水制氫催化劑非貴金屬介紹
構建電催化劑的元素。根據其物理和化學性質,大致將這些元素分為三組:①貴金屬鉑(Pt)——目前常見的貴金屬HER電催化劑;②用于構建非貴金屬電催化劑的過渡金屬元素,主要包括鐵(Fe)、鈷(Co)、鎳(Ni)、銅(Cu)、鉬(Mo)和鎢(W);③用于構建非貴金屬電催化劑的非金屬元素,主要包括硼(B)
大連化物所實現利用鎧甲催化劑去耦合電解水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6組)研究員鄧德會團隊以鎧甲催化劑為電極,構建出高效穩定的電解水解耦裝置。該研究工作為電力削峰填谷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解耦電解水是一種具有潛力的削峰填谷策略,可以將用電低谷期的過剩電力利用起來
化學所開發出新型高效電解水催化劑
氫能是一種理想的能源載體,開發大規模、廉價、清潔、高效的制氫技術是氫能有效利用的關鍵。電解水由于環境友好、產品純度高以及無碳排放而成為具有應用前景的綠色制氫方法之一。限制電解水制氫大規模應用的最重要瓶頸是如何大幅降低其電能消耗,因而大幅降低制氫成本。其關鍵是如何有效降低電極上析氧反應(OER)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