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頭當曲流域分布著面積達14300平方公里的沼澤濕地群。然而,受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影響,這片海拔在五六千米左右的雪域圣地,正在呈現斑塊狀退化,而且速度驚人。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勘察院高級工程師辛元紅說,從2005年起,國家先后組織了數支科考隊對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進行系統調查。 “對這些調查數據最新分析的結果顯示,沼澤濕地正在萎縮乃至消失,進而導致地區干旱、湖泊沼澤對河流的調蓄作用喪失、洪水泛濫、土壤沙化、荒漠化過程加劇等嚴重生態問題。”辛元紅說。 青海省測繪局副局長唐千里說,長江源頭這片珍貴的高原濕地,對于穩定和改善整個青藏高原,乃至全國的生態環境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對于調節長江中下游嚴重的洪澇災害,也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長河的長江給中下游地區帶來了很大的洪澇災害隱患。1998年長江特大洪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551億......閱讀全文
全球氣候變暖在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已經并且正在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土地沙化、濕地減少、積雪消失……青藏高原已成為全球氣候變化的“重災區”。 “過去,這湖邊上的山上終年都有積雪,七八月份也不化。放羊時,白的雪映著太陽,耀人的眼睛。現在山頂好久看
據新華社報道,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完成投資15.4億元,這是該工程實施以來投入資金最多的一年。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總面積39.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也是中國首個生態保護綜合實驗區,被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