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制造業在三大方向實現融合發展
日前,中國5G+工業互聯網成果發布會在武漢召開,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呂堅在會上發布了《2020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當前,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應用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從融合路徑來看,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主要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管理活動三大方向,涵蓋研發設計、計劃排程、生產過程、質量檢測、園區物流、設備健康管理、營銷服務、供應鏈管理八大領域。 從融合主體來看,制造業企業與人工智能企業兩大主體兩端發力,共同推進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一方面,制造業企業發揮品牌、渠道、市場占有率等優勢,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研發應用,設立專門的人工智能研發部門,推動人工智能與企業生產運營各環節融合,實現提效降本。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企業依托深厚的技術積累,面向制造業企業提供算法、算力服務和解決方案。 從融合特點來看,我國制造業各細分行業形成領軍者、追趕者、探索者三大梯隊特色......閱讀全文
李東林代表:深化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23.shtm“建議設立校企聯合人工智能學院,加強高校與企業間的緊密合作,突破現有的企業出題-高校解題的合作模式,通過開放碩士點和博士點、允許企業資深人員任職教授和建立在校團隊等措施,共同培養符合市
人工智能與制造業在三大方向實現融合發展
日前,中國5G+工業互聯網成果發布會在武漢召開,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呂堅在會上發布了《2020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當前,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應用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從融合路徑來看,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主要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制造
醫藥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最快
記者昨日獲悉,8月份,全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在合理區間,工業增加值環比小幅回升,投資增速延續回升走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持平,財政金融運行穩健,物價溫和上漲,但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依然存在,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企穩向好基礎尚待鞏固。 醫藥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
中國制造業突圍之路
近日,在中國先進制造者聯盟、合眾資源·3A顧問等機構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企業管理高峰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管理大師與實踐企業,圍繞“中國制造突圍之路”主題,共同探討制造業管理提升大計。專家認為,中國制造的出路就是追求高品質,擁抱互聯網。 為品質付費人群遞增 中國制造業為何要轉型升級?與
美國制造業能否再現輝煌
自2009年奧巴馬政府開始致力于制造業復興以來,美國制造業發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而2010年至今,美國制造業發展速度比其總體經濟增長速度快了近一倍,新增就業崗位50余萬個,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最為搶眼的經濟增長領域之一。然而,當前美國制造業的發展,是整體經濟周期性復蘇帶來的結果,
再制造業期待標準引路
武漢千里馬工程機械公司等企業表示再制造業期待標準引路 5月18日,華中地區第一臺再制造挖掘機在武漢下線,表明我國“工程再制造”試點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再制造挖掘機是對報廢產品進行核心零部件更換,使之變廢為寶、整舊如新。據武漢千里馬工程機械公司董事長楊義華介紹,生產這臺中型
把握制造業轉型升級趨勢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通用目的技術快速發展,推動國民經濟各領域發生深刻變革,制造業發展也呈現出新的轉型升級趨勢。 產業發展趨勢明顯 我國人均GDP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外部環境、發展目標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都要求制造業加快向技術
“人工智能+制造”的本質是“人機協同”
人工智能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像人類一樣聰明的人造機器”。將這個聰明的“人造機器”應用到制造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機器能夠“達到甚至超過人類技工水平”,實現制造企業生產運營效率的提升。 “人工智能+制造”的“智能化”過程,與過去制造業追求“自動化”的過程有本質上的區別。“自動化”追求的是機器自動生
智能制造釋放中國制造全球紅利
?在前不久結束的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上,一批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制造的魅力。????顯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智能制造已然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它讓傳統制造業脫胎換骨的同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變著中國。????“AI+”成
牛津儀器打入歐洲LED制造業
隨著對LED需求的增加,牛津儀器等離子技術在高亮度LED制造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位于德國Landshut 市的Optogan集團,作為LED制造業的領先者已向牛津儀器訂購多套刻蝕及沉積的復合設備,包括PlasmaProTM System133 ICP 和 PlasmaPro 800
探訪部分中國制造業“冠軍”企業
對于企業來說,創新是生存與發展的根本。 近日,新華社記者走進各地十余家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冠軍”企業,探究這些企業的成功秘笈,輝煌背后的坎坷故事。 世界第一的企業都什么樣? “無人化”是不少“冠軍”企業車間的共同特點。在江蘇昆山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的顯示屏蒸鍍生產車間,沒有機器的轟鳴,
浙江杭州推出“新制造業計劃”
9月20日,杭州市召開全面實施“新制造業計劃”動員大會。杭州將推出“新制造業計劃”,計劃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250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800億元,年均增長10%。形成數字經濟與制造業“雙引擎”,再造杭州發展新優勢。 杭州市在《關于實施“新制造業計劃”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領跑
2021年四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保持穩定,隨著保供穩價、助企紓困和穩投資等相關政策紅利逐步釋放,工業生產穩中有進,投資持續發力,工業經濟呈現強大韌性,為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奠定堅實基礎。其中,制造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工業經濟的一大亮點。2021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領先全部投資8.6個
推動制造業可靠性提升
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提出“兩步走”目標,推動制造業可靠性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 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設3個及以上可靠性共性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形成100個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動1000家以上企業實施可靠性提升;到2030年,10類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水平達
綠色航空制造業迎來政策利好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發展綠色航空制造業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航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一輪航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是提升航空制造業未來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
香港、杭州“牽手”制造業元宇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614.shtm
香港、杭州“牽手”制造業元宇宙
5月29日,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以下簡稱生產力局)與杭州市錢塘區經濟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以下簡稱錢塘經科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共同推進科技成果技術的轉化應用,促進兩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開展制造業元宇宙項目合作是本次合作框架協議的重點領域,生產力局和錢塘經科局還將探討加強在科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聚焦智能制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4月16日,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行“透過工業人工智能賦能企業走向先進制造”會議。該會議聚焦智能制造、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方向,旨在充分釋放工業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在企業的應用與發展潛力,促進企業實現高增值生產。 “新質生產力為香港高質量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香港必須利用自身強大研發能力、國際化與市場導向經濟體
國內首個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公共服務平臺設立
近日, “微軟助力青島‘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峰會”在青島市嶗山區舉行。會上,中國國內首家基于微軟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技術的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用。 據悉,該平臺由微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及青島華師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是微軟在中國設立的唯一一家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公共服務平臺,旨在聚焦“
四川省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備案
記者獲悉,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日前已備案信息公告,四川省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長虹云帆”成功備案。據悉,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在電視終端,通過自主研發的AI技術,融合訓練大量專業模型,構建全球首個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電AI平臺“長虹云帆”,加速智慧家庭領域
風電制造業“否極泰來”漸現端倪
風電板塊自9月份以來多只個股“飄紅”,其中風電設備制造業龍頭金風科技股價以近50%的漲幅居于首位。市場熱情激起的背后,是多個因素催生下的風電制造業板塊整體回暖。多家公司三季度業績告別過去連續下滑甚至告負而紛紛預喜。同時,政策方醞釀出臺扶持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火電上網電價下調對于新能源發展也形
“高端裝備制造業”迎來投資熱
日前,《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發布,“高端裝備制造業”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這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受寵”的信號,從而引發了市場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投資熱情。 做大之后要做強 可以說,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體系非常完善。只要是裝備,在我國均可以找到生產企業,這
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納入中關村建設
近日,中關村管委會與房山區人民政府正式簽訂關于共同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房山園建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正式掛牌。雙方將以該基地為切入點,深入推進戰略合作,促進中關村“1+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覆蓋落地,打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環
科技創新助推武漢制造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武漢在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下,一批有著“全球第一”“全國第一”規模或技術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鋪開:總投資247億元的上海通用汽車武漢基地、產值將超百億元的國內第一條第六代低溫多晶硅顯示面板生產線華星光電項目、總投資185億元的80萬噸乙烯等等,一大批現代制造業項目建成投產。 依靠現代
為什么我國工業制造業要升級?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將成為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新紅利,極大地激發中國制造業創新的內生動力,催生一大批有活力的、高成長的中小制造企業群體。”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認為,科技革命正在引發產業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將為我國制造業的趕超發展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 “要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換擋但
-合成生物學:操縱生物制造業
如果有一天,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可以直接用來充當生產產品的機器或者車間,那么,工業生產或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如今,這一完美的構想正在逐步落地。 自從生物產業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培育后,生物制造業也加快了取代化工產業的步伐。而合成生物學由于能夠通過人工設計和構建自然界中不
路甬祥:中國制造業綠色制造是出路
路甬祥:中國制造業遇四大挑戰"綠色制造"是出路 8日,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路甬祥指出,中國的制造業仍面臨著四大挑戰,走向綠色和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日, 2010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在河南洛陽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其
世界制造業發展新趨勢及啟示
從生產手段看,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裝備將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智能技術日益滲透融入到產品研發、設計、制造的全過程,推動產品的生產過程產生了重大變革。一方面,研發設計技術的數字化、智能化日益明顯,縮短了設計環節和制造環節之間的時間消耗
超硬材料:引領高端制造業發展
以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制品被譽為“最硬最鋒利的工業牙齒”。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以及光伏與電子信息等領域里的各種高難材料加工難題,在它面前都迎刃而解。 而在科學家的眼中,單晶金剛石不光是“工業牙齒”,還是“終極半導體”。在7月17日召開的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發展專題研討會上,有專家甚至表示,“
擴張的中國制造業-急需“自我造血”
? 5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比上月高0.5個百分點,制造業總體擴張有所加快。然而,5月26日,眾城智庫在貴陽大數據博覽會上發布的《2018先進制造業發展白皮書》卻指出,隨著新一輪產業遷移加快,制造業流出風險加大,成為中國發展先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