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醫改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很多人在問:醫改到底能不能解決“看病難、看病貴”? 對于公眾來說,希望醫改藥到病除,根治“看病難、看病貴”,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實際上,醫改不是“速效針”,而更像是調養氣血的中藥處方。要想除病,必先補虛弱之身,日積月累,方可扶正祛邪,強身健體。 醫改是一道世界性難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各有各的難處,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任何一個國家的醫療衛生保障水平,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過于超前或者滯后,都會影響和制約經濟社會的發展。 例如,美國是全球最發達的國家,2008年用于醫療保險的費用達2.5萬億美元,占GDP的17%左右,人均醫療費支出達8000多美元,居全球之冠。但是,花費如此之高,衛生績效卻不高。同時,不斷增長的醫療開支,已經威脅到美國民眾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的基礎。 相比之下,中國人均GDP剛剛突破3000美元,2008年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約4%,年......閱讀全文
韓啟德 (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 難在“基本”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過去的一年,中國醫藥衛生事業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以醫療保障為例,到2009年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4%,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