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周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永坦盡管年歲已高,但依然骨骼硬朗。40年來,他致力于中國新體制雷達事業的發展,為中國筑起了“海防長城”。 劉永坦是中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奠基人和引領者,著名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曾先后于1991年和2015年在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上“梅開二度”。 1月8日,劉永坦榮膺2018年度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面對這份中國科學家的至高榮譽,劉老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做成了點兒事,這事離開團隊的力量也是絕對無法做到的。”1981年劉永坦訪問英國;哈工大供圖 1936年12月1日,劉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個書香門第。“永坦”這個名字不僅是家人對他人生平安順遂的祝愿,也是對國家和平的企盼。身處內憂外患的亂世,劉永坦很早便隨家人顛沛流離十余載。但這份國難記憶,也讓他有了自強強國的夢想。 從小劉永坦就在母親的督促下讀史書、誦詩文,培養了強烈的求知欲和......閱讀全文
中國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8日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共同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根據最新發布的《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規定“國家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國家科學技術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小編帶你第一時間走近這兩位最高獎得主。 劉永坦:為國筑起“海防長城” 人物小傳:劉永坦,中國科學院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繼1991年和201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之后,今年,劉永坦再次站在了人民大會堂的聚光燈下,獲頒最高科學技術獎。 劉永坦所從事的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是保衛祖國海疆不可缺少的“火眼金睛”,在長達近40年的研制過程中卻經常讓他面對外場試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