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及作用機制 雙硫侖樣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是由于應用藥物(特別是頭孢類)后飲用含有酒精的飲品(或接觸酒精)導致的體內“乙醛蓄積”的中毒反應。酒精進入體內后,首先在肝細胞內經過“乙醇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醛”,乙醛在肝細胞線粒體內經過“乙醛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進一步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由于某些化學結構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側鏈”,抑制了肝細胞線粒體內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使乙醛產生后不能進一步氧化代謝,從而導致體內乙醛聚集,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二、可導致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 ① 頭孢菌素類藥物中的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曲松、頭孢唑林(先鋒Ⅴ號)、頭孢拉啶(先鋒Ⅵ號)、頭孢美唑、頭孢米諾、拉氧頭孢、頭孢甲肟、頭孢孟多、頭孢氨芐(先鋒Ⅳ號)、頭孢克洛等,其中以頭孢哌酮致雙......閱讀全文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生物醫學合作研究項目共接收項目申請183項,根據雙方項目指南的要求和相關規定,予以受理以下158個項目申請。#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申請人單位名稱18161101162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在HIV-1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