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發布2011年全球能源統計系列報告
近期,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2011年全球能源統計系列報告,包括煤炭、石油及電力統計報告等;除此之外,IEA還發布了針對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能源統計和能源平衡報告。 煤炭:2011年全球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分別增長6.6%和5.3%;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煤炭進口國,印度尼西亞超過澳大利亞成為最大煤炭出口國。 2011年,全球煤炭產量增長6.6%,達到76.78億噸(表1)。從每年的產量看,1999年是煤炭產量下降的最后一年,2011年煤炭產量比1999年增長了68%,這種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動力煤(增長74%)和煉焦煤(增長101%)產量的增長,而褐煤產量增長較為緩慢,自1999年以來增長了26%,年均增長僅1.9%。目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國,產量達34.71億噸,其次是美國的10.04億噸,其它主要煤炭生產國還有印度、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表2)。 近年來,OECD國家和非OECD國......閱讀全文
IEA發布2011年全球能源統計系列報告
近期,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2011年全球能源統計系列報告,包括煤炭、石油及電力統計報告等;除此之外,IEA還發布了針對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能源統計和能源平衡報告。 煤炭:2011年全球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分別增長6.6%和5.3%;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煤炭進口國,印度尼西
-IEA發布《世界能源展望2014》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14》報告,對2040年的全球能源圖景進行了展望: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將增長37%,世界人口和經濟仍然繼續增長,但與過去相比,走上了能源強度較低的發展路徑;世界能源供應結構中石油、天然氣、煤炭和低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將平分秋色;全球對煤
《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2015》在京發布
4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漢能控股集團與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聯合發布了《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新能源發電延續了高速增長的趨勢,年發電量同比增速達到19%,同時,全球能源體系向分布式移動能源演進,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有望
丹麥發布“2018加速清潔能源革命”國際能源系列報告
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和能源挑戰,加強創新和推廣可持續能源技術、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對加速能源革命、實現全球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因此在2015年12月聯合國達成“巴黎氣候協議”期間,20個主要國家共同發起了“創新使命(Mission Innovation,MI)”國際倡議,承諾在五年內將參與國家能源
IEA發布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
2013 年11月12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13)。在報告中IEA認為曾在能源領域被長期堅守的信條正被改寫,能源進口國變為出口國,曾經的能源出口國則成了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中心,能源需求的重心正向新興經濟體轉移,尤其是
生物制藥領域系列全球科技趨勢報告發布
6月11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美國化學文摘社聯合發布生物制藥領域系列全球科技趨勢報告《融合蛋白藥物研發態勢分析報告》、《基因及細胞治療研發態勢分析報告》、《疫苗研發態勢分析報告》、《抗體藥物研發態勢分析把報告》和《生物制藥研發態勢分析報告》。 該系列報告主要針對生物制藥整體領域以及抗體、
《2015全球創新報告》發布
5月26日,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開放的未來:2015全球創新報告》,對12個技術領域的全球科技文獻和ZL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報告發現,雖然2014年全球整體ZL活動創出歷史新高,但新發明的年增長率大大放緩,同時幾乎所有行業的科技文獻數量均有所下滑。然而,中國的創新
IEA:預計2035年核能發電將增長三分之二
IEA:預計2035年核能發電將增長三分之二11月27日,世界能源署(IEA)首次在中國發布《世界能源展望報告》,報告對世界能源領域的最新態勢進行了詳細解讀,并對全球未來20年的能源藍圖做了展望。 報告預計,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將占全球發電能力增長的一半,其中間歇式供電(風能和太陽能光
國際能源署描繪全球減排路線圖
國際能源署(IEA)日前針對減排問題發布了一份長達650頁的專業報告——《能源技術展望2010》。在華盛頓國家新聞俱樂部舉行的發布會上,IEA總干事田中伸男表示,制作這一報告“并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要告訴世人“袖手旁觀的后果是什么”。 IEA的專家們通過這份冗長的報告警告世界:溫
IEA:水電是迄今為止貢獻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全球關于可再生能源的討論幾乎都集中在風能和太陽能上,這讓我們很容易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水電才是迄今為止貢獻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報告稱,水電可以幫助新興經濟體應對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同時減少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這份同巴西礦產和能源部共同制定的報告
“重塑能源:中國”報告發布
在G20杭州峰會領導人強調能效合作以及《G20能效引領計劃》發布的背景下,9月6日,以“能效提升”為主題的G20能效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落基山研究所以及能源基金會(中國)聯合發布“重塑能源:中國”項目成果報告。 “重塑能源:中國”項目通過
《中國能源報告(2018)》發布
1月13日,《中國能源報告(2018):能源密集型部門綠色轉型研究》在北京發布。該報告由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完成,聚焦電力、鋼鐵、水泥、化工、建筑和交通等能源密集型部門,圍繞其綠色轉型過程中的相關重大問題開展了系統性研究。 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鳴介紹,《中
IEA上調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
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最新月度市場報告中將2013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預期上調了11萬桶,升至9050萬桶。IEA預計,石油需求的增加仍主要來自新興市場。 明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以外國家的石油產量增幅將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頁巖油產量增長將帶動非歐佩克國家總體石油產量的增
2018π指數系列報告發布
10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生命健康科技智庫在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全球科研機構產出評價暨2018π指數系列報告”。該系列報告主要包括π指數年度報告、2012-2016年π 指數趨勢分析報告、生物與醫學領域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π 指數分析報告以及新研制的201
《大氣中國》系列報告發布
“對比歐美和亞洲其他典型國家的多個指標,中國已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這得益于中國空氣質量標準修訂和排放標準提升等一系列關鍵措施。”在近日舉行的2022中國藍天觀察論壇上,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中國區項目總監萬薇介紹說。 在論壇上,亞洲清潔空氣中心發布了最新報告《大氣中國2022:中國大氣污染防治
“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發布
圖片來源于網絡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近日在韓國仁川發布“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以及多個專家呼吁各國采取行動,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報告顯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至2052年間就會比工業
全球碳項目發布《2016全球碳預算報告》
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發布了《2016年全球碳預算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36.3GtC (1GtC為10億噸碳),與2014年持平,較1990年(即《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排放量計算基準年)增加了63%。 根據
《Nature》發布最新統計:全球農村肥胖增速快于城市
近日,《Nature》發布發布了一項關于全球體重指數趨勢的新研究,世界農村地區的肥胖增長速度比城市快。 這項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領導并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研究分析了1985年至2017年間200個國家和地區城鄉地區超過1.12億成年人的身高和體重數據。 身高和體重可以用來計算體重指數
國際能源署(IEA)即將釋放原油儲備
據《沙特公報》報道,在IEA不再反對美國領頭的釋放原油儲備計劃后,預計最快在9月份原油儲備將會釋放,數量將與去年6000萬桶保持一致或更多。IEA執行總裁拒絕直接表明是否已經采取行動釋放儲備,她上周認為目前尚未達到釋放儲備的條件。 但市場條件不是IEA唯一考慮的因素。美國擔心高企的油價會破
“能源與氣候金融系列教材”在京發布
在科學出版社成立70周年來臨之際,6月14日,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能源與氣候金融系列教材”在北京正式發布。本次發布的系列教材包括《氣候金融學》、《能源金融學》和《能源價格時間序列分析》。《氣候金融學》、《能源金融學》和《能源價格時間序列分析》已經分別于2024年4月、5月和6月正式出版。發布會上,科
殼牌發布能源前景展望報告-描繪清晰能源未來
日前,殼牌發布了新的能源前景展望報告,闡述21世紀可能出現的兩種新的情景。這兩種情景對社會和全球能源體系有著迥然不同的寓意。一種情景顯示,到2030年,更加清潔的天然氣將會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來源,同時伴隨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初舉措。另一種情景則顯示,到2070年,太陽能將會成為最主
報告預測全球能源需求將大增
總部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于全球人口增長和民眾生活水平提高,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比2014年增長25%。 報告說,原油將繼續在各類能源中保持主導地位。2040年,全球原油需求將增至每天1.12億桶。此外,天然氣需求將大幅增長,風能和太陽能在全
報告顯示中國推動全球能源效率提高
提高能效是政府建設可持續能源系統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檢查全球能效取得的進展,國際能源署發布《能效市場報告2016》,跟蹤了能效的核心指標,回顧了全球能效融資市場及服務業的發展趨勢,分析了能效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作用、主要影響因素以及全球提高能效的步伐是否足以滿足實現氣候目標的需求。 報告的主要結
報告:全球能源轉型已進入攻堅期
5日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能源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當天在迪拜發布報告說,全球能源轉型已進入攻堅期,應推動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韌性轉型,構建安全、經濟、智慧、綠色、開放的現代能源體系。 這份名為《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韌性轉型——方案與實踐》的報告介紹
報告:全球能源轉型已進入攻堅期
5日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能源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當天在迪拜發布報告說,全球能源轉型已進入攻堅期,應推動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韌性轉型,構建安全、經濟、智慧、綠色、開放的現代能源體系。 這份名為《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韌性轉型——方案與實踐》的報告介紹
我國首部《全球氣象發展報告》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680.shtm
低碳能源發展放緩恐難抑制全球變暖
????國際能源署(IEA)日前在其發布的《可持續能源進程報告》中警告,此前氣象學家提出的在本世紀內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恐難實現。 ????IEA總干事范德胡芬表示,目前,替代能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推行速度正在放緩。近10年間,雖然替代能源在各國都受到了足夠的重視,技術上也
國際能源署:中國將成世界可再生電力使用典范
據美國《商業周刊》雜志網站11月21日報道,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中國將在未來25年大規模生產可再生能源,擺脫其污染嚴重的惡名,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樹立典范。 根據IEA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國將在2035年前增加可再生電力發電量,總電能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可再生電力總和。
《世界能源統計》發布2012年世界煤炭數據
《BP世界能源統計2013》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煤炭產量為 78.645億噸(折合3845.3百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2.0%;全球煤炭消費量為3730.1百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2.5%。中國煤炭生產和消費占全球比重分別為47.5%和50.2%,分別比上年的49.5%和49.4%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速創歷史新高
如今,各類清潔能源越來越被人們熟知,有些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根據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場報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速創歷史新高,太陽能、風能以及其他清潔能源的新增裝機容量比2022年增長了近50%,新增裝機容量達510吉瓦。到2025年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