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牽頭發布導航電子地圖國家標準
近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必軍教授牽頭起草的國家標準GB/T 35646-2017《導航電子地圖增量更新基本要求》,由國家標準出版社出版發行,將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閱讀全文
衛星導航電子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6月24日,教育部科技司組織專家組對北京理工大學“衛星導航電子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建設項目進行了驗收。教育部科技司軍工處副處長何立芳主持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婁晶、工信部科技司調研員董曉魯。我校副校長楊樹興、毛二可院士、人事處處長韓寶玲、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處長史天貴、
中科院定量遙感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展示去年成果
2月24日,以光電院對地觀測部為基礎而組建的中國科學院定量遙感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在中科院北京新技術基地召開了第二次學術委員會會議。重點實驗室學委會主任吳一戎院士、實驗室主任兼學委會副主任李傳榮研究員、實驗室副主任兼學委會委員唐伶俐研究員、樊邦奎院士等學委會委員,以及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等近90人
全球首顆醫學遙感衛星賦能醫療大有可為!
問診蒼穹,明年我國將發射一顆名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健康號”的衛星,它也是全球首顆醫學遙感衛星。8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新聞發布會獲悉,全球首顆健康研究領域的專用遙感衛星,“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健康號”醫學遙感衛星(珞珈四號01星)將于2023年該院百年院慶之際發射升空。該衛星將以遙感技
全球首顆!醫學遙感衛星將為人類健康帶來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65.shtm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楊岑?胡弘 問診蒼穹,明年我國將發射一顆名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健康號”的衛星,它也是全球首顆醫學遙感衛星。 8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從武漢大
中科院遙感基礎理論和GIS前沿技術研討會召開
11月24日下午,由中科院資環局組織的“中科院遙感基礎理論和GIS前沿技術研討會”在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召開。本次會議旨在通過對資源環境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GIS)領域的學科發展現狀與學科前景的展望,鼓勵和進一步加強院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GIS)研究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
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先進遙感技術主題年度總結交流會
為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加強科技項目過程管理,全面、客觀地掌握科研項目的執行情況,進一步推動項目的組織實施,加強先進遙感技術主題項目之間的成果銜接,2013年12月27日至28日,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年度總結交流會。科技部高新司、國家遙感中心有關人員、先進遙感技術主題專家組和相
河南礦山空間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立項
1月11日,從河南理工大學傳來消息,該校測繪學院申報的“礦山空間信息技術”省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立項建設。 該實驗室將以礦山空間信息獲取、處理理論與方法為重點,在礦區形變監測與采動損害防護、空間定位與導航應用基礎、礦區環境遙感與災害監測、礦山空間信息處理與應用服務等方向開展研究。實驗室將為礦
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成立
7月9日,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同時工程中心第一屆學術年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召開。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吳一戎院士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等單位的9位委員出席了會議。 海大“211工程”、“9
“災害遙感應急監測與災情信息快速提取技術”通過驗收
6月30日,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目標導向課題“災害遙感應急監測與災情信息快速提取技術”的專家驗收會。驗收專家組聽取了課題組的驗收報告,觀看了成果演示,經過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該課題通過驗收。 自然災害遙感應急響應是當今的一個
用信息技術解決健康問題
健康信息學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重視,美國國家工程院將其列為21世紀最具挑戰的14個重大科學領域之一。 12月初,中國科學院健康信息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元亭于美國皮斯卡塔,獲得由電氣與電子工程師標準協會(IEEE-SA)頒發的新興技術獎,該獎肯定了其作為IEEE 1708 標準工作組主席在推動可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