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以下簡稱“總則”),《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火力發電及鍋爐》《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造紙工業》三項環境保護標準,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活動提出技術指導。 這三項環境保護標準對于支撐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規范企業自證守法行為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這三項環境保護標準的編制背景、主要內容等進行詳細解讀。 1.為什么要編制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重點排污單位開展排污狀況自行監測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環保法》第四十二條明確提出“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第五十五條要求“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我國缺少污染物排放自行監測系統性的技術指導文件。對每個排污單位來說,生產工藝的污染排放特點......閱讀全文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以下簡稱“總則”),《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火力發電及鍋爐》《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造紙工業》3項環境保護標準,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活動提出技術指導,支撐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規范企業自證守法行為。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就3項環境
環境保護部令部令 第48號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已于2017年11月6日由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部部長 李干杰 2018年1月10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排污許可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經常有企業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何開展自行監測?是企業自己監測還是必須委托專業監測單位來監測?一年開展幾次監測?廢水廢氣監測頻次怎么規定的?對于這些問題,很多企業管理人員一籌莫展,尤其是非環保專業的企業管理人員不知該如何處理。今天小編對這些問題整理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01 信息公開不透明,企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HJ 1033-2019),全面推進該行業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國家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的正式申報模塊將于近期開啟。 “工業固廢和危廢治理技術規范” 適用于指導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排污單位在全國排污許可證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HJ 1033-2019),全面推進該行業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國家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的正式申報模塊將于近期開啟。 “工業固廢和危廢治理技術規范” 適用于指導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排污單位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令第48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就《管理辦法》的立法思路、主要內容和實施重點等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 改變“保姆式”環境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中國環境報:近日環境保護部發布《管理辦法》,請介紹一下編制的背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令第48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就《管理辦法》的立法思路、主要內容和實施重點等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近日環保部發布《管理辦法》,請介紹一下編制的背景和編制依據是什么? 答: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各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江蘇省環保廳獲悉,近日,江蘇省印發《江蘇省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要全面推進VOCs監測工作。要保障固定污染源VOCs監測監管所需人員、設備和經費。推進排污單位自行監測, 2018 年年底前, 各 VOCs 重點管控企業應安裝 V
日前,江蘇印發《江蘇省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工作方案》。要求,江蘇省各市要全面推進VOCs監測,保障固定污染源VOCs監測監管所需人員、設備和經費。建立VOCs排污單位名錄庫,名錄庫中應包含企業基本信息、行業分類、排風量、排放總量等內容。要開展VOCs專項檢查監測工作等。 全文如下:
不久前,環境保護部印發了《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排污許可證的申請、核發、實施、監管的各項規定。根據規定,排污單位自行監測作為排污許可證的重要載明事項,在申請和核發環節應明確自行監測方案和信息記錄要求。從中不難看出,污染源監測是排污許可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夯實污染源監測基礎,對于支撐排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環保部連續發布四條通知,對5項標準、1項技術政策征求意見: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征求意見稿)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電鍍工業(征求意見稿)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存在范圍和要素覆蓋不全,建設規劃、標準規范與信息發布不統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監測與監管結合不緊密,監測數據質量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難以滿足生態文明建設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電子工業》(HJ 1031-2019)(以下簡稱“電子技術規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人造板工業》(HJ1032-2019)(以下簡稱“人造板技術規范”)和《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危險廢物焚燒》(HJ1038-2019)(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環境監測是保護環境的基礎工作,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15〕5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5年7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生態環境監測
“對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重點污染物的,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將依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以‘污染環境罪’,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記者日前跟隨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執法人員來到華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國境內所有排污單位均需持證排污,這是新修訂的《環保法》作出的明確規定。排污許可證是排污單位生產的通行證,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是環保部門依法監管生產經營者排放污染物的重要制度,新修訂的《環保法》只對排污許可管理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具體內容還需由環保單行法律及有關行政法規作出規定。
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10月組織對河北省282家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結果。經檢查,24家機構資質條件不滿足資質認定能力要求,71家機構存在違規行為,13家機構現場部分能力不能持續滿足資質認定要求,1家機構未主動參加京津冀能力驗證項目考核,5家機構現場能力考核不合格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 環境保護部令 第19號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已經2011年12月30日環境保護部2011年第二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部部長 周生賢 2012年2月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著眼于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環境保護責任、企事業排污單位污染治理主體責任這兩條主線,全面深化改革,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著力推動環境質量改善。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
2017年,國家層面出臺了眾多環保政策,涵蓋水處理、大氣防治、土壤修復等多領域。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根據實際情況,紛紛出臺了地方版環保條例。以大氣污染防治為例,中國環保在線將帶你一起回顧今年出臺的新規,如有不全,歡迎補充。 作為典型的政策驅動型行業,環保行業的政策變化歷來是關注重點。近年來,在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14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 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目標是,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科學布局,監測預警能力、信息化和保障水平顯著提升,監測數據信息互聯共享、高效利用,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全面建成協調統一、信息共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堅持統籌規劃、全面設點,全國聯網、測管協同,形成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山東省環保廳發布通知,公開征集污染源企業自行監測技術供方單位。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知詳情如下: 各有關單位: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取消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行政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保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一
環境監測是了解、掌握、評估、預測環境質量狀況的基本手段,是環境信息的主要來源。沒有技術先進、科學、有效的環境監測,環境質量的好壞就無從評價;而包括監測組織機構體制、監測模式、監測技術規范、監測信息資料應用和監測管理制度在內的環境監測機制,則是規范和組織環境監測有效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強化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完善與氣象部門會商機制,提高大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的準確率,及時、準確發布重污染天氣預報信息。開展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監測,加強走航監測、激光雷達監測等技術運用,為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技術保障。提高大氣超級站與區域站管理和監測數據應用水平,為區域空氣質量預報提供支撐。加強重污
2017年4月7日,海南省發出了第一張具有全國統一編碼的排污許可證。在發這張證的同時,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廳長鄧小剛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將在線監測設備所在的CEMS小屋的鑰匙交給了企業。 這雖然是一個儀式,但這一交接意味著,企業將對自己的排污行為負完全的責任,自主監測,自主記錄,自證守法
由于世界經濟的繁榮和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推 動擴大了電鍍行業的規模, 每年工業生產排放的電鍍廢水量非常巨大。 電鍍廢水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對水體和環境的破壞 會很嚴重,時間越久那么毒性也會越強,進一步對生態環境帶 來很大的破壞。 與其他污染相比,電鍍廢水的危害程度遠遠超 出其他污染。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