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曝光了哈藥總廠青霉素生產車間發酵過程中廢氣的高空排放,以及蛋白培養烘干過程和污水處理過程中無全封閉的廢氣排放,使得工廠周圍空氣污染嚴重。兩年前,該藥廠相鄰區域空氣質量檢測的結果顯示,硫化氫氣體超標1150倍,氨氣超標20倍,均超過國家惡臭氣體排放標準。 哈藥股份發布公告承認了哈藥總廠污水排放未達標。6月11日晚,哈藥總廠廠長吳志軍就污染事件向公眾道歉,并表示愿接受一切處罰。有消息稱,哈藥總廠的青霉素車間將搬遷至哈爾濱市的阿城區,以遠離居民區,但預計80億至100億元的搬遷成本該誰出,仍沒有答案。 在2010版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中明確要求,青霉素類藥品產塵量大的操作區域應當保持相對負壓,排至室外的廢氣應當經過凈化處理并符合要求。哈藥總廠因此停產或限產在情理之中,但藥企治污難題未解。 “世界工廠”的污染隱患 藥品生產要消耗大量的化工原料,是公認的“高污染、高耗能”行業,2009年我國......閱讀全文
哈藥“污染門”:折射“原料藥大國”的現實困境 作為“原料藥大國”,我國一些原料藥生產企業面臨著與哈藥總廠同樣的困境――一面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生產工藝,一面是附加值和利潤率都比較低的產品。而由于產品同質化傾向嚴重,藥企通常采用“價格戰”方式搶占市場,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率。因此在面對治理污染的
近日,有媒體報道,位于哈爾濱市區的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存在嚴重的污染問題,工廠周邊廢氣排放嚴重超標,惡臭難聞;部分污水處理設施因檢修沒有完全啟動,污水直排入河,導致河水變成墨綠色;大量廢渣不是不分地點簡單焚燒,就是直接傾倒在河溝邊上。 事實上,這已不是這家國內知名的制藥巨頭第一次遭遇環保指責,
劉珉在自家門前指著哈藥總廠的煙囪。時值傍晚,煙囪開始排煙。 近日,全國知名企業哈爾濱制藥總廠廢氣廢水污染被曝光,引起全國震動。但鮮為人知的是,有一家兄弟父子三人,已經被這家全國知名醫藥企業“臭了十年”。至今,他們狀告了哈藥總廠3年多,卻得不到任何結果。 哈藥總廠的惡臭“最前線”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