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01-04 09:12 原文鏈接: 2007制藥巨頭在中國的十大標志性事件

    2007年,許多全球知名的制藥公司仍然在中國動作頻頻,審視這些制藥巨頭在中國的舉動,有這么幾個關鍵詞:加大投資,包括資本、研發、生產等領域;加速臨床試驗,包括在中國啟動更多的新藥臨床試驗以及更多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布局OTC,包括拜耳、諾華、默克;工商角力,先后爆出西安楊森與南京醫藥、中美史克與老百姓的對抗事件;涉水商業,聯合美華與廣州醫藥的聯姻。

    在中國健康需求被進一步激發、醫藥行業高速成長的背景下,這些世界制藥巨頭在資本、研發、生產和銷售等領域的作為,無一不融入中國醫藥行業的成長潮流,并推動著產業的進步。2007年中國醫藥外企標志性事件,也因此有了更深層次的涵義。

    禮來跨國風投直入中國

    2007年11月7日,禮來亞洲風險投資基金中國區經營總部在上海正式成立,這是繼2007年6月禮來將首筆1000萬美元投向一家中國醫藥風投機構之后的又一重要行動。

    據了解,禮來未來5年內將在中國新藥領域投資1億美元,而禮來亞洲風投將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禮來全球CEO李勵達表示,隨著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具有投資前景的中小型制藥企業急需資金支持,禮來亞洲風險投資基金成立后,將幫助禮來尋找本領域內有前景的公司,也不排除日后展開并購等合作的可能。

    對于已經逐漸熟悉風投的中國醫藥企業而言,跨國巨頭以風投角色加入中國醫藥行業是一個新的風向標:跨國制藥巨頭直投成長型企業,不僅僅出于商業盈利考慮,更有可能將投資項目納入其全球研發體系。

    有跨國制藥背景的風險基金的進入,對中國中小型研發企業而言是個福音。資料顯示,僅在上海張江藥谷就有大大小小3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科技創新企業占到70%,這些企業大多在創業初期,面臨資金不足、無研發所需的儀器設備、缺乏實驗場所等共同困難,其科技成果轉化被嚴重制約。業內風投的進入,則很有可能為他們帶來新的轉機。

    羅氏建立中國藥品開發中心

    2007年10月下旬,羅氏在上海張江設立中國藥品開發中心,表示將在華完成藥物研究、藥品開發、生產制造和市場銷售環節等整體價值鏈的布局。

    自北京諾和諾德2000年在華首個設立藥物研發中心以來,禮來、羅氏、輝瑞、諾華、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先后宣布了在華藥物研發的計劃,此階段被業內稱為跨國公司在華研發布局的高峰期。據了解,目前在華的跨國藥企研發中心開展的工作都是藥物研究,即以尋找新化合物為節點的工作,還沒有延伸到以藥物設計、臨床試驗、申報新藥為終點的完整過程。

    在跨國藥企當中,上海羅氏首個設立與其藥物研究中心相對獨立的藥品開發中心,其積極意義至少有三:第一,加快羅氏新藥在華上市。目前跨國藥企創新藥在中國的上市時間普遍比歐美市場滯后4~5年,設立中國藥品開發中心將有助于羅氏創新藥物在中國的盡早上市。其二,通過在中國設立藥品開發中心,科學家有望能研究開發出更適合中國人種和疾病特征的創新藥物。第三,讓更多的中國研究機構、學者、臨床醫生更早、更主動地參與到全球創新藥物的開發過程。

    強生增持西安楊森股份

    就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12月,西安楊森4家中方股東均將所持西安楊森股份的37.5%開始轉讓給控股股東強生公司。一旦轉讓完成后,強生的持股比例將達到70%,中方4家股東總共持股30%。

    目前,強生公司占西安楊森52%的股權,其他4家中方股東占48%的股權,這一股權結構是在最初合資公司成立時確定的。1985年10月,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成立,總投資19億元人民幣,由美國強生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比利時楊森制藥有限公司與陜西省醫藥總公司、陜西漢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和中國醫藥對外貿易總公司合資興建。注冊資本比例為外方占52%,中方共占48%,合資期限50年。

    不過,合作多年過去后,外方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和十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外資增持合資藥企股份的事時有發生。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股權爭奪,沒有太多的懸念。近年籌建的合資企業,外方甚至要求擁有90%以上的股份。

    惠氏制藥大幅增資

    2007年11月初,惠氏公司宣布將對其在蘇州的制藥廠增加投資5850萬美元,折合約4.4億元人民幣。這是惠氏進入中國市場至今最大的一筆投資。在此次增資之前,該廠的總投資已達到2.2億元人民幣。

    惠氏中國方透露,此次新增投資將主要用于擴大惠氏蘇州藥廠善存和鈣爾奇系列消費保健藥物的生產能力。預計到2009年擴建工程完成后,惠氏蘇州藥廠的生產能力將從目前年產16億片上升到32億片。

    據了解,惠氏全球業務中,西藥占90%,奶粉只占10%;而在中國,奶粉卻占到85%,15%為西藥。目前,惠氏已將在華業務比例定在了西藥20%、奶粉80%,并希望通過大規模投資盡快實現在華醫藥企業銷售排名前十的目標。

    聯合美華與廣州醫藥成立合資公司

    2007年1月29日,廣州醫藥與聯合美華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已于27日簽署組建合資公司的協議。根據協議,聯合美華將通過受讓股權及增資的方式取得廣州醫藥50%的股權。為此,聯合美華將支付現金約5.45億元,其中增資金額達4.85億元。股權轉讓和增資完成后,廣州醫藥的注冊資本增至4億元。與此同時,廣州醫藥的大股東廣州藥業持有其的股權將由96.99%縮減到50%。

    這是目前我國醫藥商業領域最大的合資案例。雖然從2004年12月11日開始,我國醫藥商業就對外資開放,國內大型醫藥商業企業也紛紛與外資商業企業進行合作談判,但3年來,只有瑞士永裕新興醫藥、美國美華醫藥、日本日美健公司和日本華鐘高科醫藥公司等寥寥幾家外資企業在華設立了獨資或控股商業公司。

    這些外資企業之所以步伐遲緩,主要由于他們在進入中國醫藥市場時自建網絡、本土化銷售的成本太高,投入周期太長,而且對中國相關政策吃不準。而進入中國醫藥市場最快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并購與國內醫藥商業企業合作。因此,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化,新醫改方案的逐漸確立,我國醫藥市場將迎來大的發展機遇,外資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也會隨之加快,而那些既有規模又有專業化水準的國內醫藥商業企業,將成為外資爭奪的重點。

    GSK宮頸癌疫苗澳門上市

    2007年11月1日,澳門賭王之女、影視明星何超儀當眾為一對玩具熊母女“打針”,以推廣宮頸癌疫苗。這一天,葛蘭素史克(GSK)的宮頸癌疫苗開始在澳門銷售。

    數年前,默沙東和葛蘭素史克的宮頸癌疫苗就各自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多中心臨床試驗。據了解,這兩家公司當初均希望將中國納入其全球臨床試驗體系,但未能如愿。2006年初,兩家公司均向中國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提交了宮頸癌疫苗的注冊申請。

    據悉,目前SFDA已經同意宮頸癌疫苗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但仍然很難預測該疫苗在中國上市的大概時間。

    拜耳收購東盛“白加黑”獲批

    2007年10月11日,商務部發文同意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以及收購公司“白加黑”等西藥感冒藥業務資產等事項。

    2006年10月25日,德國拜耳和東盛科技在北京簽署并購協議,拜耳耗資人民幣10.72億元收購東盛止咳及感冒類西藥非處方藥業務及相關資產,即白加黑、小白、信力3個品牌和相關銷售部門。若在交割期間這3個品牌藥業績達到約定標準,拜耳還將向東盛方面額外支付1.92億元人民幣,由此總交易金額將達到12.64億元。

    在整合了羅氏中國的OTC業務之后,拜耳又收購了東盛的OTC業務,盡管進展不夠順利,但拜耳進軍中國OTC市場的決心已昭然于世。拜耳先靈中國區總裁康德談到:“中國國情決定了普藥的龐大市場需求,跨國藥企在中國不能夠忽視這個市場需求。”為此,拜耳先靈將2007年增長的核心放在了普藥尤其是OTC市場上。

    值得關注的是,拜耳收購東盛的OTC不僅僅限于其產品,還有整個銷售團隊和網絡,這表明拜耳看中的不僅是“白加黑”等產品的品牌價值,還看中了東盛OTC團隊的銷售能力和網絡。事實上,在處方藥上見長的外資藥企,其在OTC市場操作領域并沒有優勢,因此這種直接并購的方式,被賦予了積極的評價。據了解,并購之后,拜耳將對其旗下的OTC從產品到業務進行整合,拜耳本身的OTC品種也將納入整合后新的OTC銷售網絡,借此加快對中國OTC市場的布局。

    諾華轉身強攻中國OTC業務

    2007年10月30日,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貞賢在上海表示,諾華將不斷增加OTC產品,包括把戒煙類產品“尼派”轉變為OTC品種,收回委托給中美史克銷售的“蘭美抒”,并引進感冒和胃腸道領域的OTC新藥,計劃3~5年內使諾華中國業務中OTC的比例從目前的10%提高到1/3。

    劉貞賢坦言,過去,諾華對OTC零售市場的潛力有些忽視,因為他認為中國一直沒有像西方那樣純粹的OTC市場,65%以上的OTC還是通過醫院售出的。不過,諾華已經看到,近年來,中國沿海及一些大城市的藥店發展非常快,OTC在藥店的銷售已占總額的40%,而且這一比例仍在上升。

    為了做大OTC業務,劉貞賢表示不排除對現有國內廠家進行收購,但他沒有透露洽談的目標。

    為此,從2006年末開始,諾華作出了全面發展OTC的計劃,單獨成立OTC事業部。諾華OTC事業部中國區是個相對獨立的事業部,有獨立的市場、人事、財務、藥品注冊、銷售等業務部門,并由劉貞賢親自負責管理。

    據了解,目前北京諾華戒煙類產品“尼派”已經在申請由處方藥轉變成OTC,計劃2008年下半年可以在全國上市。而在銷售渠道上,諾華將更注重醫院、藥店、超市等多層的規劃。

      
    西安楊森與南京醫藥對話

    2007年4月28日,南京醫藥的一則公告引發了有史以來中國醫藥行業最大的工商沖突:南京醫藥宣布自4月18日起,因與西安楊森在2007年合約談判中存在利益沖突,在未正式簽訂新合同之前,南京醫藥不得不通過全面對話的方式,與西安楊森協商解決。

    5月31日,南京醫藥表示,從6月5日開始,西安楊森在江蘇、安徽、福建等地的藥店將出現產品斷貨,南京醫藥已準備以低價同質藥替代。

    實際上,南京醫藥和西安楊森合作已經有18年之久。2006年,南京醫藥銷售西安楊森的產品達4.18億元,占西安楊森國內整體銷售額的10%以上,但南京醫藥的分銷成本為3.89%,銷售毛利僅為1.55%~1.74%,對南京醫藥的邊際貢獻率幾乎等于零。

    對此,南京醫藥提出了新的合作模式,即建立集成化供應鏈,采用訂單的方式,南京醫藥以5年為一個基數,基于2006年楊森品種的銷量,與其簽訂20億元的訂單合同。楊森按訂單進行生產,賺取生產環節的利潤;南京醫藥負責分銷,賺取營銷環節的利潤。

    但是如果按照這種模式,楊森就會變成南京醫藥的上游“OEM”廠家。退一步講,如對南京醫藥進行讓利,那么不僅損失了楊森本身的利潤,而且還會波及到其與整個商業渠道利益的重新分配問題。目前,雙方的博弈已經長達半年之久,至今仍然沒有拿出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上游與商業的博弈已非一時半日。目前,中國醫藥商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專業人士預測,隨著醫藥商業話語權的增強,在醫藥產業鏈上,終端與上游的利潤重新分配是必然趨勢。

    中美史克與平價藥房起沖突

    2007年10月以來,在北京、廣州、成都等地的部分藥店里,芬必得、新康泰克等暢銷藥出現斷貨現象,與此同時,各地中美史克旗下產品的終端零售價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雙方在零售價上談不攏,在某些區域,甚至還引發了平價藥店與中美史克的沖突。

    隨著季節的變化,生產企業調整渠道、收縮庫存進行市場調控,是很正常的商業行為。但是也有零售商擔心:“不排除企業通過渠道的調整來為明年提高出廠價做準備。”

    中美史克隨即否認了“提價”一說,并針對“斷貨”風波回應道:“每個行業都普遍存在著零售企業價格差異的狀況,但是每個產品都應該有一個能被市場接受的合理的價格水平,以維持正常的批發、零售價值鏈,否則會降低對消費者進行專業服務的品質”、“中美史克希望供應鏈中各個流通環節都能得到相應的利潤,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

    作為OTC巨頭,中美史克2006年慘遭利潤大幅下滑。2007年,其在高管方面進行了“大換血”,顯示了欲突破現狀的決心。中美史克新任總經理吳漢榮曾公開表示:“將把同是快速消費品領域的不少經驗引入新的OTC事業中。”現在看來,其對渠道的調整可謂首當其沖,而這正是OTC競爭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相關文章

    剛剛!GCP重磅指導原則發布征求意見!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通知,公開征求ICH《E6(R3):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指導原則及附件1草案。ICH《E6(R3):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指導原則......

    口服降糖藥GLP1在美獲批臨床,但還面臨著這些問題

    5月16日,華東醫藥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美華東”)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FDA”)通知,中美華東申報的HDM1002片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獲......

    有效投資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4.7%,拉動GDP增長1.6個百分點。投資較快增長為我國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在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

    調查顯示:超七成受訪中國企業維持或擴大對外投資規模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記者潘潔)中國貿促會22日發布的《2022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現狀及意向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平穩發展,超七成受訪企業維持或擴大現有對外投資規模;超八成企業對......

    前瞻全球產業早報:國人買iPhone14要花12%年薪

    肯德基麥當勞的漢堡越賣越小近年來,消費者發現肯德基、麥當勞的漢堡似乎越賣越小。從企業經營的層面看,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的漲幅比很多商品要少得多,各類成本卻在不斷上升。復旦團隊發布國內首個類ChatGPT......

    開年首月我國吸收外資超千億元同比增長14.5%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謝希瑤)商務部20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5%;折合1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0%。從行業看,2023年......

    拜登計劃禁止對中國部分科技公司投資,兩大國企退出

    拜登計劃禁止對中國部分科技公司的投資,中方搶在前面停止合作,2大國企宣布退出項目,并撤資20%。據報道,近期,美國總統拜登正在推動一項針對中國的計劃,企圖完全禁止對中國部分科技公司的投資,據了解,這項......

    FDA批準榮昌生物泰它西普開展治療重癥肌無力Ⅲ期臨床

    1月30日,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331.SH/09995.HK)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愛?)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

    A股虎年紅盤收官!癸卯兔年有哪些投資機會?

    1月20日是虎年交易收官日,三大指數震蕩上行全線飄紅,兩市超3600只個股上漲,北向資金繼續大幅凈買入。截至當日收盤,滬指漲0.76%,深成指漲0.57%,創業板指漲0.56%。盤面上,從申萬一級行業......

    安捷倫投資7.25億美元擴大治療性核酸的生產能力

    該投資將使生產用于治療多種疾病的活性藥物成分的能力翻倍2023年1月13日,北京——日前,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紐約證交所:A)宣布投資約7.25億美元,將治療性核酸的生產能力提高一倍,以應對估值10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