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們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會議將在現代化的Bella中心舉行,為期兩周。聯合國氣候會議一年召開一次,其前身為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地球峰會,地球峰會的目的是協調應對氣候變化而采取的國際行動。
以下為會議議程:
12月7日,星期一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歡迎儀式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 第1項 會議開幕 |
第2項(a)——(g) 組織事項 |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第1項 會議開幕 |
第2項(a)——(c) 組織事項 |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關于長期合作行動的第18次特設工作組會議 |
關于締約方對京都議定書附件1做出進一步承諾的第十次特設工作組會議 | |
12月8日,星期二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第三十一次執行附屬機構會議 |
第三十一次科學和技術咨詢附屬機構會議 |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第三十一次執行附屬機構會議 |
第三十一次科學和技術咨詢附屬機構會議 | |
12月9日,星期三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非正式團體會議 |
全體會議 |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
全體會議 |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非正式團體會議 |
全體會議 | |
12月10日,星期四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非正式團體會議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非正式團體會議 |
12月11日,星期五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非正式團體會議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非正式團體會議 |
12月12日,星期六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非正式團體會議 |
全體會議 (暫定) |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
全體會議 (暫定) |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第三十一次執行附屬機構會議 |
第三十一次科學和技術咨詢附屬機構會議 | |
12月13日,星期日 (沒有會議安排) | |
12月14日,星期一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非正式團體會議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非正式團體會議 |
12月15日,星期二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非正式團體會議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關于長期合作行動的第18次特設工作組會議 |
關于締約方對京都議定書附件1做出進一步承諾的第十次特設工作組會議 | |
東道主歡迎部長和其他代表團團長的活動 | |
12月16日,星期三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非正式團體會議 |
關于長期合作行動的第18次特設工作組會議主席報告 |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
關于締約方對京都議定書附件1做出進一步承諾的第十次特設工作組會議主席報告 |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
COP和CMP聯合高級別會議 | |
國家發言 |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非正式團體會議 |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聯合高級別會議 | |
國家發言 | |
晚上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聯合高級別會議 | |
國家發言 | |
12月17日,星期四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聯合高級別會議 | |
國家發言 | |
午餐休息 | 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執行秘書宴請各部長和代表團團長的正式午宴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聯合高級別會議 |
國家發言 | |
政府間和非政府組織代表相關人員發言 | |
晚上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聯合高級別會議 | |
國家發言 | |
12月18日,星期五 | |
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
全體會議 |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
全體會議 | |
午餐休息 | |
下午3點至下午6點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結束:通過決定和結論 |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 |
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通過決定和結論 |
近日,全球多國持續遭遇高溫天氣。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出現了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南部信德省此前更是出現52攝氏度的高溫,逼近歷史極值。在印度東部、北部以及西部的大片地區,高溫天氣帶來不利影響。據國外......
名稱關于印發《氣候投融資試點成效評估方案》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4-00164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極端氣候事件及影響”團隊(EXCEIS)譚亮成課題組和國內外合作者利用波多黎各莫納島石筍IM-94的多指標記錄重建了該地區中全新世水文和颶風活動歷史。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M......
提到氣候變化,人們通常會想到變暖以及極端高溫。變暖的海水,導致大量海洋生物面臨死亡威脅。而近日一項發表于《自然-氣候變化》的研究卻發現,氣候變化可能與水下寒流有關。這聽起來似乎與海洋熱浪席卷全球的現狀......
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12月達到峰值,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今年1月以來,厄爾尼諾不斷衰減,預計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將于4月到5月結束。這是否意味著厄爾尼諾帶來的氣候影響也隨之結束?......
2023年被證明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這印證了一些著名氣候科學家的警告,即全球變暖的速度正在加快,并已進入一個危險的新階段。4月3日發表于《通訊-地球與環境》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這種加速的一個原因——地球......
中新社北京4月3日電(記者陳溯)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3日表示,厄爾尼諾事件目前處于持續衰減狀態,夏季有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從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自2024年1月開始衰減。該事件峰......
基于古環境記錄、古氣候模擬和現代觀測,對比了青藏高原北緣中全新世暖期、中世紀暖期、現代暖期和未來百年暖期的干濕變化,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李育教授團隊得出結論,未來全球變暖會導致青藏高原北緣暖濕化。這項......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鄭小童團隊聯合國外學者在熱帶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提出,風驅動的海洋環流變化對熱帶太平洋變暖空間結構具有重要貢獻。這項新觀點發表于《自然-通訊》。......
據“浦東發布”,日前,由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1400TEU無艙蓋集裝箱船獲得來自比利時船東CMB.TECH的訂單。該型船是全球首艘氨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其成功簽約標志著全球航運業在清潔能源領域又取得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