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光譜學會主辦的2010年北京光譜年會在北京天文館4D科普劇場隆重召開。來自北京周邊地區的光譜界專家、廠商技術專家、青年學者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2010年北京光譜年會現場
本屆年會邀請到多位光譜界專家、學者就原子光譜和分子光譜分析技術的應用及其學科的發展、實驗過程中光譜定量分析方法的使用進行了學術交流。來自江蘇天瑞、島津公司、安捷倫科技、德國斯派克公司、日立高新的技術專家分別介紹了各自的新型光譜技術及其應用。
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光譜分會 鄭國經教授
首先,來自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光譜分會的鄭國經教授上臺致辭。鄭教授在致辭中講到,分析測試技術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生存安全息息相關。當前分析化學及檢測技術的發展水平成為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分析測試學會“跟蹤國際分析上先進技術的新動向,促進國產分析儀器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活動宗旨指導下,光譜學會在促進大型儀器和分析測試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為了提高我國分析測試水平和分析儀器的制造能力和發展水平,科技部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為平臺成立了專門委員會,開展分析技術人員的技術考核和培訓,及常態化的分析儀器技術評議活動。此舉有利于促進分析技術的發展。在十二五規劃中也可以看到,分析測試日益受到關注。
隨后鄭教授介紹了本次年會的日程安排,來自清華大學化學系的孫素琴教授主持了上午的大會報告。
大會報告
軍事醫學科學院 宋占軍老師
首先由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宋占軍老師做了題為《應用紫外光譜法測定生物止血劑復雜體系中的蛋白含量》的報告。
生物止血劑(或稱為纖維蛋白封閉劑)是模擬人體自身凝血反應最后階段而起作用的一種現代生物工程產品,生物止血劑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在外科手術中起到生物止血、封閉組織創面及促進創傷愈合的作用。在生物止血劑的質量控制過程中,檢測蛋白質的總量是一個主要的指標。由于生物止血劑難溶于水,產品中的蛋白質含量檢測無法用常規檢測蛋白質的方法完成。需要使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料法—分光光度法及蛋白質溶液的紫外光譜直接測定法等測定方法來進行檢測。
宋老師的實驗以雙縮脲法為實驗基礎,通過改進實驗方法,應用紫外光譜法,精確的測定了產品中主要有效成分蛋白質含量。蛋白質濃度在0.20mg/mL至3.30mg/mL之間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蛋白含量測定的精確度(RSD)為0.40%,加樣回收率為97%。
宋老師總結該實驗建立了應用紫外光譜法測定生物止血劑復雜體系中蛋白含量的方法。經方法學驗證,生物止血劑的多種輔料對主成分定量測定無干擾,且產品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完全,反應液的顏色穩定。方法簡便可靠。因此,該實驗方法對于此類產品的蛋白含量分析具有參考價值。
德國斯派克分析儀器公司 符廷發先生
德國斯派克分析儀器公司的符廷發先生向大家介紹了新一代ICP-MS同時分析測試技術。
ICP-MS是用ICP做為離子源把物料汽化、解離、原子化、離子化,用質譜計(如四極桿)對離子過濾分離而按質荷比分別進行測定的技術。ICP-MS分析技術自1983年問世以來,深獲無機分析界的重視,得到了迅猛發展和日益廣泛的應用,成為現代無機分析的強有力手段。ICP-MS具有多元素測定,寬大線性范圍,極好檢出限等諸多優點,但由于ICP-MS儀器都是基于時序測量的技術,又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點:比如:錐孔沉積效應使用的內標離子與分析離子不同時測定帶來偏差;非全譜同時測量,影響瞬變信號的測量;同位素比值測量的精密度大受影響等。ICP-MS的發展就出現一個問題:ICP-MS能否全譜同時測量?
現在,SPECTRO分析儀器公司推出全新的質量范圍從6Li-238U的全質譜“同時測量”的ICP-MS質譜儀,該儀器的核心技術是革命性的Mattauch-Herzog扇形場質量分析器和獨有的具備全質譜同時俘獲能力的檢測器。在離子透鏡、質量分析器、檢測器上別具匠心的設計使得Spectro MS 具有與眾不同的特有性能。
采用全新設計的離子透鏡,離子提取效率高,完全拋棄電子、光子和中性粒子。整個離子透鏡的控制可完全通過軟件進行直觀操作,所有的設定均儲存在方法中,操作簡單。
Mattauch-Herzog雙聚焦扇形場質譜儀可將所有離子同時聚焦在一個相同的焦平面上,因此使用平面檢測器就可捕獲全部質譜,無須掃描或跳峰測量。即使在進行復雜基體分析,也可獲得高靈敏度和低背景干擾,而得到極好的檢出限。真正實現從Li到U全質譜同時檢測,檢測信號達到8個量級。
新型的DCD檢測器是12cm長的線性陣列,有4800個通道,每一通道有高低增益二種工作模式,每一同位素平均由20個通道檢測,能夠在全譜同時測量時縮短分析時間。
Spectro MS 的測量時間和所測元素數目無關,分析速度快,而實時內標提高分析的準確度與精密度;每次測量永久保存全質譜譜圖。它更適用于脈沖信號做全質譜的測量,提高同位素比值測量的精密度。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李娜教授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李娜教授帶來的報告題目是《熒光偏振法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李娜教授首先介紹了熒光偏振的原理。Perrin于1926年首先描述了熒光偏振理論。當熒光分子受平面偏振光激發時,如果分子在受激發時期,分子旋轉或翻轉偏離這一平面,發射光將位于與激發光不同的偏振面。如果用垂直的偏振光激發熒光素,可以在垂直的和水平的偏振平面檢測發射光光強(發射光從垂直平面偏向水平平面的程度與熒光素標記的分子的遷移率有關)。如果分子很大,激發時發生的運動極小,發射光偏振程度較高。如果分子小,分子旋轉或翻轉速度快,發射光相對于激發光平面將去偏振化。
之后,Weber將偏振理論拓展,發明了第一臺熒光偏振儀器。Dandliker及其同事將熒光偏振技術應用到生物系統中,如抗體-抗原反應、激素-受體反應。Jolley等人將熒光方法商品化,應用于治療藥物的監測以及人體液中濫用藥物的檢測。到目前為止,熒光偏振技術廣泛應用于熒光免疫分析、食品安全與環境監測、高通量藥物篩選等。最后李娜教授用紅酒中赭曲霉素的測定實驗舉例簡單介紹了熒光偏振法的實際應用。
江蘇天瑞儀器副總經理、資深技術專家 余正東先生
來自江蘇天瑞儀器副總經理、資深技術專家余正東先生帶來了題為《國產光譜分析儀器發展思路》的報告。余正東先生從江蘇天瑞儀器公司入手介紹了分析儀器行業的概況。天瑞公司產品涵蓋色譜、質譜、光譜領域:作為X熒光及其化學分析設備的專業研制、生產、銷售廠商已有近18年的歷史;公司的質譜分析儀器目前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國內25個銷售與售后服務直屬機構,提供最貼近客戶的服務模式;公司創建的中國唯一“分析測試產業園”在2010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2011年公司將在全國建立10個5S基地。
國產光譜儀器的發展現狀和國產企業存在的問題
國產光譜儀器生產規模小,單一重復,制造精度低,與國外產品在技術層面上幾乎無法競爭,設備無法走出國門,在國內又不能占領高端市場,只能在低端市場依靠價格拼殺,造成現在低價,低質的局面。
造成目前情況的原因就是國產光譜分析儀器生產企業生產工藝水平落后;光譜專業人才奇缺,國內高等教育中關于儀器制造專業幾乎空白;市場基礎配套工業薄弱,往往處在可以設計但無法制造的地步。因而國產儀器設備精度指標較低,可靠性不好,故障率較高。同時缺少行業應用人才,不能為客戶提供全套的應用解決方案。
現狀下的機遇與挑戰
我國分析測試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客戶需求也細分化,用戶越來越多,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這些有利條件無疑對于國產儀器是先天的優勢。但同時也面臨很多挑戰:需要迅速提升產品技術水平,達到與國外儀器同質競爭的地步;提高產品的技術服務水平;產品細分化,以適應專業型客戶的需求;部分光譜市場資源整合,合理利用資源與市場,避免低質低價競爭。
國產光譜儀器的出路與思考
余先生提出國產儀器需要走出困境與尷尬,必須解決7個方面的問題。1、資金,2、核心技術,3、工藝制造技術,4、人才,5、資源與市場整合,6、政府及多方政策、資金的支持與合作,7、緊盯市場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制產品,保持市場領先優勢。
根據國產光譜儀器的現狀,余正東先生闡述了天瑞儀器面對以上7大問題的一些舉措和解決辦法。天瑞公司利用長期積累、風險投資和上市融資的方法累計企業資金,這也是國產設備迎接市場挑戰的重要資本保證。天瑞公司通過建立自己的工業制造基地,學習引進國外先進分析儀器技術和工藝制造技術,消化吸收,真正掌握。并且鼓勵原創性研發,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在人才方面,合理利用國外人才資源,也注重在大中院校設立天瑞獎學金,培養人才。在國家大力支持分析測試行業的有力條件下,多方尋求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天瑞儀器注重的一個發展方向。在市場上,天瑞準備建立的10個5S基地(銷售、服務、備件、信息、解決方案),更貼近一線客戶的需求。天瑞所做所想的,不單單是個人的發展,而是希望國內的分析儀器企業共同發展起來,真正將國產光譜儀器推向國際市場。
,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 華瑞先生
來自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的華瑞先生為大家帶來了題為《島津紅外分析新應用》的報告。
島津公司具有完備的分子光譜儀器,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等。島津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的分析新應用包括ATR光纖探針系統以及應用、掠角反射系統及其應用、紅外顯微鏡系統及其應用等。利用ATR光纖探針,根據不同乳液在皮膚表面上水和酰胺基I的紅外吸收峰的強度關系,原位分析乳液在皮膚的保濕功能;利用掠角反射系統和偏振片,高靈敏度分析了金屬基底上三腈類超薄膜的紅外光譜;利用島津紅外顯微鏡的不同測量模式,分別進行了AgGaS2晶體、線路板、圓珠筆跡的微區分析。利用顯微鏡的mapping功能,進行巖心和保健品化學成像分析。這些工作體現了島津紅外光譜儀良好的功能和完備的附件以及廣泛的應用范圍。
清華大學 鄧勃教授
清華大學鄧勃教授做了《光譜定量分析中實驗方法的數理處理幾個問題的探討》的報告。鄧教授的報告圍繞實際分析工作中常遇到的幾個問題,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
一、分析方法的評價
實驗中常常使用檢出限、測定限、靈敏度來評價良好的檢測能力;依靠精密度、準確度來評價測定結果的可靠性。但使用這些分析方法的評價指標時要主要它的限定條件。
檢出限不是定性指標,是一個定量指標。求算檢出限的必要條件是:①檢出的判斷標準是分析信號與空白噪聲相區別;②表明檢出結果的可靠程度(置信系數);③足夠多的測量次數;④在低濃度區測量信號(與斜率有關) 。
測定限只有當分析信號比噪聲或背景絕對值大到一定程度時才能清晰地從‘空白’ 和背景中分辨和有效地檢測分析信號。因此,在實際測定中減小玷污、降低‘空白’對改善檢出限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有時要求測定和給出‘空白’值的原因。
靈敏度受儀器施加于檢測器上的負高壓的影響,依靠提高施加于檢測器負高壓來提高靈敏度,以期改善檢出限是不可取的。而且,還會增大分析信號的不穩定性。如果通過優化實驗條件提高靈敏度,改善檢出限當然是可取的。
精密度分短期精密度和長期精密度。短期精密度與重復性相關聯,長期精密度與再現性相關聯。精密度不等同于重復性。表征隨機誤差,與系統誤差無關。長期精密度不是多測些時間(如由30分鐘延長至2小時)的精密度。
不能混淆校正曲線的線性動態范圍與線性范圍。確定抗干擾能力,不能忽略干擾組分之間的交互作用。
二、試驗參數優化方法
單因素優化法是固定其他參數不變,只改變一個參數的水平,求得該因素優化水平,依次一個個參數進行優化。但這種方法只適合因素之間無相互效應場合,單因素優化條件是一定條件下的局部優化而非全局最優條件,只有將單因數優化得到的幾組局部優化條件再進行二次優化,才能求得全局或接近全局優化條件;或采用多參數優化的方法。不能將單因素方法得到的實驗條件視為最佳實驗條件。
三、加標回收實驗的可靠性
鄧教授舉例說明了加標回收是用來檢查準確度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通過加標量的回收率來證實加標前的測定值是否可靠。在證實的過程中采用類比推論的方法。
四、校正曲線的制作和應用
采用實驗點不少于5點,實驗點分布是中間點,低端、高端各兩點的原則制作校正曲線。實驗中注意校正曲線變動的檢查。區分校正曲線的動態范圍和線性范圍,不能隨意將校正曲線的線性范圍延至零濃度,寫為0~x,建議用校正曲線截距而不用零濃度點的值扣‘空白’。
五、分析結果的評價和表達
鄧教授給大家介紹了表述測定結果的5個要素:
⑴ 測定值集中趨勢(等精度測量用算術平均值,非等精度測量用加權平均值,在多人協同實驗中應注意非等精度測量問題);
⑵ 測定值的分散程度(標準偏差或相對標準偏差或不確定度;
⑶ 置信程度(置信度或置信范圍,k),不給出置信程度不便于不同測定結果之間的比對;
⑷ 經濟效益評價(測定次數n,n也與置信系數取值有關);
⑸ 數字的正確表示-數字修約規則。
,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光譜產品經理 李德仁博士
來自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光譜產品經理 李德仁博士做了題為《麥當勞砷油事件的省思》的報告。李經理以麥當勞砷油事件為例引發對ICP-OES分析結果準確性的思考。選擇儀器的目的都是希望得到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這其中需要考慮儀器穩定性和方法正確性兩個方面。儀器檢測過程受到物理干擾、化學干擾、離子化干擾、背景干擾等諸多干擾因素;檢測方法中基質匹配性、選擇正確的內標物等因素也影響到最后結果。
安捷倫公司在解決ICP-OES光譜干擾的問題時提出以“Multi-Cal”&“Confidence Index”進行多波長分析的解決方案,推出FACT光譜解析,該方法對低濃度樣品適用,能使用7種光譜干擾模式,并且自建資料庫,一次建立持續使用。
李經理在報告最后透露道,安捷倫科技將在今年3月份推出一款新型的ICP-OES,這款產品在運行中使用N2,溫度為5000K,使用非常安全且性價比高。
本網收錄相關產品:
北京服裝學院 龔龑教授
北京服裝學院的龔龑教授帶來《光譜檢測技術在生態紡織品檢測中的應用探討》報告。近幾年,在世界“綠色消費”浪潮的沖擊下,各國日益關注生態紡織品,對紡織品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質做了限量規定。龔教授對紡織品中重金屬檢測方法的現狀進行了概況,進一步介紹了X熒光能譜法在紡織品重金屬檢測上的應用。為紡織品中重金屬的批量檢測提供了一種無損、快速、簡便的初篩方法。
龔教授使用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能譜儀檢測了一批市場采購的嬰幼兒服裝和民國三十年代的布樣,并使用ICP進行對比試驗。結果發現X射線能譜儀對紡織品布樣進行檢測,達到了完全意義的無損檢測,檢出能力最佳可達到0.2ppm左右。在對民國布樣的檢測中發現,X熒光能譜儀檢測可以很好的保護歷史文物,分析結果和歷史背景及文獻相關聯,可以更好的推斷當時的布樣工藝。
盡管EDXRF對原子序數較低的輕元素(Na、Mg、Al等)靈敏度低,并且只能檢測表面,但是進一步結合各種前處理手段,X熒光能譜儀的檢出能力及精確度可以進一步得到提高,相信其在紡織品檢測上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日立高新 邱海林先生
來自日立高新技術的邱海林先生為大家介紹了Hitachi U-4100 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及附件和測量方法。U-4100固體樣品測量系統,是一款積分球檢測器分光光度計。具有很多顯著的特點:-2~+5Abs,保證正負數據無須改變參比樣本;獨有的60mm積分球,充分利用小積分球的靈敏度,同時保證開孔率小于8%;豐富的樣品倉附件;兩孔、四孔標準積分球,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擇高靈敏度的積分球。
U-4100利用檢測器(全積分球)的獨立旋轉,可以測量任意角度的樣品的絕對反射率。非常適合固體樣品的透射、反射、漫反射測量。
清華大學化學系 孫素琴教授
來自清華大學化學系的孫素琴教授介紹了題為《紅外光譜在復雜體系分離與分析過程中的應用》的報告。面對混合物進行全面準確分析時,要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先定性后定量”的路線原則,使用紅外光譜,對混合物進行逐步的分離與分析,也就是“邊分離,邊分析”的混合物分析路線。根據混合物的紅外光譜可以得到其整體成分信息,從而為其組分分離提供指導。在得到初步分離產物后,可以根據紅外光譜了解各部分分離產物的分子結構信息,然后對感興趣的某些部分進一步分離,直到得到各種純化合物。
紅外光譜法用于混合物分析有以下優勢:在沒有先驗知識時,紅外光譜能夠給出樣本的初步信息,為進一步分析提供方向指導;混合物的紅外光譜包含了所有組分的信息,不會因為只關注某一成分而忽略其他重要成分;紅外光譜無須標記,能夠同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種成分的結構與含量變化,能夠給出分子間相互作用信息;紅外光譜測試適合各種尺寸、各種狀態的樣本,也適合于銅其他分析技術聯用;紅外光譜測試基本無需樣品分離或其他預處理步驟,是直接、快速、無損的分析方法。
,中藥食品(紅外)光譜分析專題研討會
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會務組還特地為與會代表安排了精彩的4D科普影片。大家稍作歇息后,十余位從事紅外光譜分析的專家和老師,針對中藥及食品紅外光譜分析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清華大學化學系 周群副教授
首先,來自清華大學化學系的周群老師首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混合物紅外光譜三級鑒別法》的報告。
針對中藥及食品等混合物紅外光譜解析方法分為三級鑒別法(經典紅外光譜、二階導數光譜、二維相關光譜);整體解析法(主體成分解析法、特定成分解析法、相對含量比較法);以及專家識別法(光譜數據庫檢索、相似度量化評價、多組分定量分析)。周老師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紅外光譜三級鑒別法。
二維相關光譜為復雜體系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可通過二維相關紅外光譜求導的方法來識別兩張二維相關光譜之間的差異。導數光譜可以分辨原光譜上的重疊峰,增強其特征。對于二維相關紅外光譜,同樣可以利用求導的方法分辨其上的重疊峰,發掘那些被埋藏的信息。隨后,周老師向大家例舉了實際樣本二維相關紅外光譜重疊峰的分離。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所 劉軍博士
來自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所的劉軍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分子振動光譜儀器計量研究的新進展。
分子振動光譜儀器包括紅外光譜(中紅外,IR)、近紅外(NIR)、拉曼(Raman)光譜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地方標準中分子振動光譜儀器法有很多應用。中國藥典、美國藥典、英國藥典、日本藥典都已將紅外光譜、拉曼光譜法等收載作為法定方法,并有大量的紅外光譜譜圖庫供查詢。
儀器的發展與貿易全球化,對可控空間和時間的準確、可靠的測量技術的需求日益突出,“一次測量,處處接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也就需要定期對儀器進行檢定校準。目前,我國已頒布JJG681-2005色散型紅外分光光度計檢定規程、JJG178-2007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計量檢定規程等。英國NPL、美國NIST和加拿大NRC都有相應的檢定校準方法,并提供標準物質。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張志杰博士
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的張志杰博士為做了題為《我國藥用雄黃的晶體結構鑒定》的報告。
學術界對雄黃的主成分—硫化砷的晶體結構認識不一,自1985年版以來,我國藥典一直將雄黃規定為As2S2,而多名學者認為雄黃應為As4S4或AsS,行業內在雄黃化學本質的認識上存在嚴重混亂,測定我國藥用雄黃的晶體結構已非常迫切。
張老師所在課題組采用拉曼光譜和X射線衍射法,實驗選取我國唯一藥用雄黃的基源湖南石門雄黃礦石。經測定初步判定:湖南石門雄黃礦所產雄黃為α構型,以該礦礦石為基源的我國藥用雄黃均為α-As4S4。研究結果澄清了我國藥用雄黃的化學本質,為雄黃的質量標準制訂,吸收機理研究奠定了基礎。
北京中醫藥大學 徐蓓蕾老師
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徐蓓蕾老師為大家介紹了《不同種葛根藥材的光譜分析與鑒定》的報告。
徐老師所在課題組利用FT-IR的宏觀指紋性(包括葛根素、淀粉的峰位、相對峰強及峰形)結合二姐導數光譜、二維相關光譜成功的分析、鑒定了野葛、粉葛、煨葛三種性狀形似或相同的葛根。該方法對于中藥的鑒別和質量控制是一種快速、準確、高效的分析方法。
天津中醫藥大學 王洋老師
來自天津中醫藥大學的王洋老師介紹了《中藥甘草有效部位提取分離過程的紅外光譜分析與鑒定》的報告。
王老師所在課題組通過FT-IR、二階導數光譜、2D-IR對常用中藥甘草主要有效部位的系統提取、分離進行全程監控。通過群峰比對,甘草總黃酮的主要指紋特征為1608、1513、1467cm-1苯環的骨架振動峰,總皂苷的特征峰為1649、1608、1513、1467、1287和1084 cm-1三萜類的化合物。
該實驗方法不僅可以對中藥甘草不同有效部位的提取物進行分析與鑒定,還可以進行提取工藝的選定和優化,為混合物的分離提取和系統分析提供了一種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的手段。
,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武彥文博士
來自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的武彥文博士做了題為《應用紅外光譜技術快速鑒別中華蜂膠真偽》的報告。
近年來,國內市場上出現了已樹膠代替蜂膠的造價和摻假現象,嚴重影響了我國蜂膠行業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蜂膠的質量標準是以黃酮類成為作為主要控制指標。由于蜜蜂在加工蜂膠的過程中并為發生化學成分的改變,蜂膠的化學成分與膠源植物的極其類似,使得現有的蜂膠質量標準無法鑒別。
針對上述問題,武老師所在課題采用紅外光譜指紋技術對蜂膠的真偽進行鑒別。經分析發現,蜂膠和樹膠腫均存在著大量的長鏈烷基化合物,包括長鏈飽和烷烴,長鏈飽和烷基酯和烷基醇等。這一結論在蜂膠提取物,樹膠和假膠的二階導數譜中得到進一步的驗證。所以,根據長鏈烷基的亞甲基譜峰峰位的不同可以完成真假蜂膠的區分。這種差別可以通過紅外譜圖技術方便、快速的完成。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姚霞老師
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的姚霞老師為大家介紹了《紅外光譜法對枸杞子的分析與鑒定》的報告。
枸杞隸屬茄科枸杞屬植物,該屬植物全世界大約有80種,在全球呈離散分布;中國枸杞屬植物油7個種、3個變種。該植物具有免疫調節、降糖、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氧化/衰老等作用。
姚老師通過紅外“三級鑒定法”反應出不同種枸杞子之間的化學成分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別是脂類、脂肪酸類、揮發油類、芳香類、蛋白質、糖類等物質。該實驗方法簡便、快速,可以作為不同種枸杞子的快速鑒別手段。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徐榮博士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的徐榮博士做了題為《肉蓯蓉紅外光譜分析與鑒定》的報告。
徐老師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肉蓯蓉不同加工方式、不同季節、不同部位的紅外光譜分析;栽培與野生肉蓯蓉的SIMCA聚類分析;以及肉蓯蓉特定成分的定量分析。該研究為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性,探究更加有效快捷的方法對肉蓯蓉藥材進行品質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藥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 周應群老師
來自中國藥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的周應群老師為大家帶來了題為《甘草環境影響的紅外評價》的報告。
報告中,周老師指出通過采用紅外光譜、二階導數紅外光譜以及二維相關紅外光譜,對兩個典型甘草生態區的60份野生甘草樣品,同時栽培在兩個基地的兩種種質共80份樣品進行了分析,從整體上分析了甘草內在主要成分的差異及可能的影像因素。
天津天力集團現代重要資源有限公司 王俊全老師
來自天津天力集團現代重要資源有限公司的王俊全老師介紹了中紅外光譜技術在丹參藥材及浸膏中的應用研究。
王老師通過分析比對發現,利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丹參藥材及提取質控研究中有以下優勢:(1)利用相似度指標能夠快速獲取丹參提取批間的穩定性信息;(2)利用特征指紋譜差異結合相似度可區別丹參的不同提取工藝;(3)利用聚類分析與一維紅外譜分析結合可判定丹參藥材質量與產地歸屬。
報告最后,王老師倡議成立“紅外光譜食品藥品學術聯盟”,以清華大學分析中心孫素琴教授牽頭,整合大學、院所、企業、社區團體中專家學者力量,搭建溝通平臺,培訓新的隊伍,推廣紅外光譜的應用。
,
天津天士力集團研究院 魏繼平老師
來自天津天士力集團研究院的魏繼平老師介紹了題為《白酒質量的光譜分析與評價》報告。
基于白酒的特性,魏老師通過采用紅外光譜方法確定了白酒的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了白酒的紅外光譜分析系統。并提出了基于統計學習的白酒定性分析方法,將機器學習引入到白酒定性分析中,同統計方法建模,對未知樣品進行鑒別分析,該系統剛還可用與其它復雜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 吳黎明博士
來自在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的吳黎明博士向大家介紹了蜂王漿新鮮度的紅外光譜分析。蜂王漿在貯存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從而引起組成成分和含量的變化。但其組成和含量的變化往往是微量的,需要用比較復雜的方法和昂貴的儀器設備長期能進行區分和定量,而且蜂王漿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混合體系。因此,如何從整體上評價蜂王漿品質和新鮮度也是目前研究的趨勢之一。
由于FTIR具有宏觀整體鑒定復雜體系的優點及無損快速的特點,可對復雜體系進行質量檢測,無需分離提取。因此,吳博士所在課題組建立了利用FTIR結合計算機輔助解析激素和宏觀、整體評價蜂王漿新鮮度的快速、有效方法。初步選定紅外光譜圖中酰胺I帶特征波段的相關系數和4個相對峰強度作為新鮮度的評價指標,相關系數的閾值設定為0.9100,4個相對峰強度的閾值分別設定為1.744、2.430、3.345和1.412。經實驗得出,只要有1個或多個值低于相應的閾值,便可初步判定次蜂王漿是不新鮮的。
北京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雷雨博士
來自北京大學實驗動物中心的雷雨博士主要介紹了應用紅外光譜技術整體解析奶粉的組成。目前,我國對對奶粉中主要營養成分的檢測方法陳舊,已不能滿足食品安全的需要。頻頻發生的奶粉制假、造假事件,不僅嚴重危害了國內群眾的身體健康,同時在國際市場上產生了極其不好的影響。因此須建立一個快速、有效的檢測方法從而對奶粉質量進行控制。
雷博士所在課題組經分析,無需對奶粉進行分離、提取,完全可通過一張紅外光譜圖確定奶粉中的三大營養成分,即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的相對含量,同時還可初步確定奶粉中所添加輔料主要為糊精、蔗糖、乳糖等。
清華大學化學系 陳建波老師
最后,來自清華大學化學系的陳建波老師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混合物紅外光譜專家識別法。混合物紅外專家識別法,就是要在紅外光譜數據庫和一些化學計量學方法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客觀量化的紅外光譜解析方法,實現智能化的緩和無整體鑒別分析和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減少對操作者的主觀依賴,便于形成操作規范簡便、結果全面準確的混合物紅外光譜分析流程。
混合物紅外光譜專家識別法能夠同時解決樣品“是什么(成分/種屬)”、“是不是(目標類別)”、“是多少(組分含量)”這三個問題。在已經建立好的光譜數據庫、模式識別和定量校正模型的基礎上,操作者不需要過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就可以通過上述方法非常容易的得出專家級的分析結果,在極低的時間和物質成本下便可得到待測樣本的全面信息。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采購項目中標公告發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會員單位衡昇質譜的iQuad2300中標。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是跨部門、跨地區的全國技術型......
各有關單位: 為響應科技部、中國科協等各部委“科技服務團”工作的安排,提高廣大分析檢測技術人員的分析檢測技術水平,掌握前沿行業信息、了解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安徽省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中心)2024年7月采購意向......
7月5日消息,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必創科技提問:請問公司的光譜儀器能否應用于人形機器人的視覺感知,以及車路云一體化的配套產品應用?公司回答表示:光譜儀可以用來鑒定對象的成分、材質和類別,至于人形機器人......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54000024210200019860項目名稱:2024理化檢驗鑒定設備項目采購。預算金額:1234.780000萬元(人民幣)最高限價(如有):1234.780000萬元......
江北新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購買項目項目所在采購意向:南京江北新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2024年5月(第1批)政府采購意向公告采購單位:南京江北新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企業信息采購項目名......
據5月31日消息,知名光譜分析技術企業無錫迅杰光遠完成新一輪融資,總金額過億。此輪融資由達晨財智、元生資本共同領投,閑庭基金跟投,點石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據悉,該公司早在2022年下半年即......
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第二輪通知) 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以及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主辦的“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
由于有機物絕大部分在中紅外區(波長為4000~400cm-1)都有明顯吸收峰,因此紅外光譜是鑒別有機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藥企中,通常應用紅外光譜法進行定性分析,采用已知標準樣品對照法,即在完全相同的條......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江蘇省財政廳關于做好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規定,現將江蘇大學(本部)2024年5月(第3批)政府采購意向公告如下:編號項目名稱采購需求概況采購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