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10周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成立10周年。一年來,國家認監委找準定位、創新發展,組織實施《認證認可發展“十二五”規劃》,切實履行監管職責,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穩步推進
國家認監委積極推進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開展一年半來,已經有36家企業獲得認證,認證的節能量共計62.4萬噸標準煤(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66萬噸)。
近年來,隨著節能技術的成熟,技術節能和結構節能的難度、成本不斷加大。國內、國際都開始重視管理節能。有資料顯示,管理節能對全部節能的貢獻率能夠達到15%,是投入最少、見效最快的節能方式和途徑。2009年,我國率先頒布了能源管理體系國家標準(GB/T23331),為企業提供了管理節能的科學方法和通用要求。2010年5月,我國在鋼鐵、有色、化工等10個工業領域開展了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
據國家認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開展認證試點的10個工業領域中,有102個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體系并提出認證需求。認證結果顯示,包括寶鋼在內的一些大型企業通過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實現了較好的節能增效。
可再生能源取得豐碩成果
國家認監委積極開展節能減排相關認證工作,推動可再生能源及節能、節水產品認證。目前社會影響力較大、產品范圍較廣、發放證書量較多的5家認證機構開展節能認證產品共計78種,累計發放證書20472張,目前有效證書12060張;開展節水認證產品共計41種,累計發放證書2995張,目前有效證書2432張;開展可再生能源認證產品共計20種,累計發放證書1481張,目前有效證書1371張。9類節能認證產品、共涉及419家企業、32299個產品型號/系列進入《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
通過對發證量較大、計算方法成熟的產品納入資源節約產品指標量化體系中進行測算,其中節能產品29種,節水產品11種,可再生能源產品3種,這些產品共計節約/替代電力89462.55百萬度(約折合為3034.98萬噸標準煤),節約水資源161.81億噸。
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初步建立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認證認可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基礎設施之一,助力低碳經濟發展,積極推動《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盡快出臺。據悉,當前,國家認監委已會同相關部門順利完成《國家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草案)》及相關6個技術標準草案,并正式啟動行政規范性文件的立法程序和國家標準的立項程序,為2012年《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出臺和低碳產品的試點工作奠定技術基礎。
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建設方興未艾
有機農業在保障食品安全、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和解決“三農”問題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悉,為充分利用認證認可手段,認真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中關于“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國家認監委在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大力推動以區縣為單位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建設。2011年四川省西充縣、福建省安溪縣等11個縣市被授予“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縣/市”榮譽稱號,進一步提升有機產業品牌價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實施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制度
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后,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的規定,國家認監委在2010年底頒布實施了《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質檢總局131號令),正式實施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國共發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證書的機構195家。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制度的實施和全面推行,對于保障我國食品安全,加強食品檢驗機構的監督管理,提升食品檢驗機構的技術水平有重要意義。
保障家電下鄉產品質量安全
家電下鄉作為我國現階段擴大內需的一項實質性舉措,對改善民生、拉動消費帶動生產、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重要作用,家電下鄉政策所覆蓋的絕大多數產品均列入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
近年來,強制性產品認證工作不斷強化,家用電器產品質量顯著提升,但是仍存在部分生產企業擅自變更關鍵零部件、出廠產品貨證不符等現象。我國農村家庭供電系統基礎薄弱、漏電保護裝置缺乏規范安裝,用電環境的安全隱患較多,農村消費者用電安全意識不強,不合格家電產品進入農村家庭后,極有可能會導致大量的用電事故并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11年,國家認監委組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家電下鄉產品市場核查工作,核查共涉及16個省、48個市縣、130個經銷網點,核查中標產品1215個型號,約占全部中標產品型號的10%。針對現場核查所發現涉嫌問題的產品,通過進一步對生產企業進行逐一排查,共對14張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進行了暫停的處理。同時,國家認監委還要求認證機構對中標企業實施了“飛行檢查”、“特殊檢查”、“企業巡查”等一系列證后監管措施。
通過地方質監部門與認證機構的聯動監管,從結果來看,家電下鄉產品中標企業更關注于產品質量的持續符合,多種證后監管措施的實施有效提高了獲證產品質量,提升了強制性產品認證有效性。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2024年第1號公告,發布47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6項修改單。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1項通用標準、《乳粉和調制乳粉》1項食品產品......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海關2024年4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布。其中“天津海關動植食中心檢驗檢測用儀器設備液閃儀(含氚碳氧化燃燒爐、水中氚電解濃縮設備、大氣氚采樣器)及試劑耗材采購項目”顯示,天津海......
近日,修訂后的《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公布,并將于5月1日起施行。《辦法》的發布實施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福建省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現代......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下達2023年度市場監管行業標準制訂計劃項目的通知國市監辦發〔2024〕17號各有關單位:按照《市場監管行業標準管理辦法》和《市場監管行業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要求,市場監管總局確定了......
2月20日,上海詩丹德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領到全國首張由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審批頒發的國家標準物質定級證書。2023年,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調研中發現,許多生物醫藥、食品安全、環境監測領域企業希望在上海就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蒲淳31日在北京說,2023年全系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703.49萬批次,不合格率2.72%,較上一年下降0.14%。食品安全關系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蒲淳在當日舉行的發......
近日,江蘇省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省食品安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內容涉及消費者頗為關注的農產品安全,學校、托幼機構等食品安全監管,以及預制菜、臨期折扣食品等食品行業出現的新......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3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以高水平質量建設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質量強省建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得到有效治理,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質量供給能力明顯增強,質......
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食品委托生產行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就起草的《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近年......